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欧盟“Fit-for-55”提案:拟从2023年起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

2021-08-09 09:38: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刘献东 报道
 
  近日,欧盟委员会提交了市场期待已久的立法改革提案(“Fit-for-55”提案),计划改革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此次改革将确保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仍与欧盟内部的碳减排目标一致,即到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55%。该计划将把欧盟ETS的覆盖范围扩大至航运业以外的建筑业和运输业。同时,碳边界调整机制(CBAM)与差价合约将使欧盟开展低碳转型工作的重点从电力行业减碳转向工业脱碳。
  根据该提案,CBAM计划从2023年起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作为欧洲绿色新政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于两年前就宣布了该计划。根据欧盟委员会的提议,CBAM要与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兼容,特别是要尽可能减小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根据该提案,欧盟进口商需要购买碳证书,如果非欧盟生产商能够证明其已在第三国家为其所生产的进口商品支付了相应的碳税,就可以全额扣除相应的成本。CBAM将通过鼓励非欧盟国家生产商实现生产过程的绿色化,降低碳泄漏风险。
  据悉,为了确保提案在法律审核流程中的稳定性,CBAM将逐步展开实施,最初将只适用于部分特定的碳泄漏高风险商品,比如钢铁、水泥、化肥等。后期,欧盟委员会将进一步评估CBAM应该如何运作,从而决定是否将其覆盖范围扩大。作为欧盟自身的潜在资源,CBAM的收入将为欧盟实施绿色新政的预算做出贡献。
  ETS是全球首个主要的国际排放交易系统,它规定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上限。碳配额必须在ETS交易市场上购买,一定数量的免费碳配额能有效地避免碳泄漏,但也影响了国内外投资绿色钢铁生产的积极性。因此,CBAM将逐渐成为ETS的替代方案,所有行业的免费碳配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免费补贴也将逐步取消。
  根据该提案,2023年~2025年底为CBAM的过渡阶段,欧盟进口商仅仅需要报告其二氧化碳排放量,无须支付相关费用。2026年,CBAM得到全面运行后,进口商则必须每年申报并交出事先从当局购买的CBAM证书。CBAM通过确保进口商按照欧盟ETS支付与国内生产商相同的碳税,保证欧盟本土产品和进口产品享受平等待遇,进一步避免碳泄漏事件的发生。
  由于CBAM旨在鼓励清洁的钢铁生产过程,欧盟也随时准备与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合作,帮助其实现制造业的脱碳转型。此外,欧盟还将向欠发达国家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