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加快步伐融入“1+1>2”的新发展格局——鞍钢、本钢员工与客户代表热议企业重组

2021-08-23 09:47: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曹洪儒 通讯员 温兆龙 报道
 
  蓝图鼓舞人心,前景催人奋进。
  随着鞍钢重组本钢的落子有声,我国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深化国企改革,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的全局擘画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连日来,鞍钢、本钢职工以及客户纷纷热议企业重组对现阶段生产经营带来的巨大利好,同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了期待。职工们表示,蓝图已绘就、发力正当时,作为时代的创造者和见证者,将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热情和百倍的努力,积极顺应国家宏观政策大势和产业发展大潮,为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为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鞍钢员工及客户热议重组
  作为与上游设备客户紧密接触的采购人员,鞍钢股份设备资材采购中心生产备件采购部经理朱文豪激动地说,鞍钢重组本钢,有助于鞍钢产业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从而提高成本控制、资源保障、研发水平、议价能力。
  就采购组织而言,一是实现了采购规模效应,通过采购计划整合,实施一体化集中采购和协同采购,形成规模优势,避免重复采购,减少采购频次和供求对接成本,以市场换价格、以规模换价格,从而提升议价能力,有助于降低采购成本和提高采购效率。二是提高了资源掌控能力,原来都有着各自的供应商体系,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整合供应商资源,获得更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和服务,从而提升保障供应能力。三是可以有效降低库存资金占用,通过整合和利用库存资源,选择标准、通用的关键备件实行联合仓储,可以有效减少物流和仓储成本,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运转效率。
  作为大宗原燃料商情分析研判人员,鞍钢股份原燃料采购中心商情部经理陈永宽说,鞍钢重组本钢给采购业务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鞍钢本钢地域相邻,大宗原燃料外部资源高度重合。原来是各采各的,规模有限,与上游供应商议价能力不强。重组后,无论是煤炭焦炭,还是矿石,采购总量增大,可以握指成拳,利用规模优势提升资源议价能力。
  双方可以协调采购品种、采购节奏,物流仓储,实现品种调剂,降低港口库存,减少资金占用,规避市场风险。还可以在配煤配矿结构上取长补短,逐步统一,实现系统降本,进而促进采购品种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对于废钢资源,可以互通需求、库存、到货、质量等信息,协同采购,共同研判市场和价格涨落,合理控制区域废钢采购价格,减少资源外流。对于合金,可以通过技术交流,逐步统一两地合金使用的技术标准,逐步统一采购品种,扩大同一品种采购量,对资源的议价能力得到增强。总而言之,鞍本整合将提高采购效率,增强保供能力,降低采购成本。
  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热轧产品所所长黄国建听到鞍钢重组本钢的消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鞍钢重组本钢符合国家战略,符合鞍钢集团发展目标。
  2021年,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热轧所与本钢同行已开展技术交流策划科技协同。作为一名基层科技工作者,他非常高兴、非常激动,对鞍钢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鞍钢集团制定了“十四五”期间“7531”发展目标,鞍钢重组本钢后,将成为中国第二大钢铁集团,全球第三大钢铁集团。此举有利于国有资产的优化产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科技交流合作协同,有利于钢企做强做大做优,提升科技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符合国家提升产业集中度战略。
  鞍钢股份市场营销中心营销管理部营销运营主管宋宏宇表示,鞍钢重组本钢后,将会在产品、价格、客户、信息、服务、品牌等要素方面形成最大化协同和整合,提升目标行业市场占有率,扩大核心区域销售占比,打造鞍钢拳头产品,树立鞍钢强势品牌。
  一是实施“产品+服务”精品战略。发挥双方品种结构覆盖面广的优势,有效提升渠道拓展和产品开发能力,以及战略行业市场占有率,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依托产销研一体化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客户,提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构建“对内高效协同、对外快速反应”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提高客户满意度。二是充分发挥规模效益,以销定产、以产促销,提升多基地产线专业化能力和产销协同能力;构建钢铁行业新格局,通过强化区域合作,减少无序竞争,提升价格竞争力、区域占有率和品牌溢价能力。
  鞍钢股份炼铁总厂五高炉作业区瓦斯工王立峰感慨地说:“我在铁厂工作了35年,已经临近退休,经历了鞍钢多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我认为此次鞍钢重组本钢是鞍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对鞍钢发展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钢铁企业具有重大意义。相信以后鞍钢会越来越强大,我们在技术上、研发力量上一定会有新突破。同时,我也为自己在鞍钢工作而感到自豪。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有机会多与兄弟单位对标交流,互相取长补短,共同为建设高质量发展新鞍钢做出应有贡献。”
  作为鞍钢的老客户,中车物流有限公司金属部部长王广栋说,欣闻鞍钢重组本钢,心里甚是高兴。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两个钢铁龙头企业,战略重组意味着产量更大,能力更强,这是中国钢铁行业典型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做优的又一典范。
  中国中车与鞍钢集团合作始于1960年的铁路货车用耐候钢16MnCu。2014年鞍钢首创的S450AW大批量在C80E型敞车上应用,再到2017年鞍钢转向架用钢在时速350km“复兴号”上完美亮相。双方相互支持、共同成长。南北车合并后,2019年5月中车与鞍钢集团签署新的战略协议,将双方合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多年来一路同行,结下深厚友谊。
  王广栋相信,重组后的鞍钢不仅体量更大,保供能力也会更强,中车与鞍钢的合作会更加紧密,更加愉悦;作为一名与鞍钢长期合作并与鞍钢人建立深厚友谊的中车人,祝福重组后的新鞍钢品牌更响、能力更强、经营业绩持续创新高!
  本钢员工热议重组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本钢新时代功勋员工”、本钢机电安装公司首席操作罗佳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重组工作顺应了产业发展大潮和国家宏观政策大势的战略部署,百年本钢将再次焕发青春,我们一线职工热烈拥护。”
  他表示,重组之后,本钢集团将借力大型央企的强大战略资源、管理经验、资金资本,迅速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机遇。他和他的徒弟们将继续发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立足本岗,为企业做出更大贡献。
  在“辽宁好人”、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领创人、本钢板材热连轧厂首席操作郭鹏的眼中,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都是共和国的功勋企业,且相距仅60余公里,重组后将极大地壮大东北地区钢铁产业规模和实力,是一件可以载入史册的大事。两家企业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产线分工、优势互补,更有利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大幅提高东北地区钢铁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作为一名一线职工,郭鹏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说,今后,自己更要立足岗位,学习鞍钢优秀的管理思维、工作模式、轧制技术,不断提高技能,生产优质热轧产品,为企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在本钢国贸公司,在销售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副经理李忠诚对重组工作充满信心:“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同在辽宁省地域范围内,多年来,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终端市场方面有着广泛地合作。重组之后,两家企业产线布局、产品结构、销售网络等定会产生‘1+1>2’的效果。”
  他表示,从产品销售角度来看,两家企业重组之后,营销体系将会实现优势互补,更加符合市场要求,稳定客户渠道,同时能更加高效地利用现有物流优势,形成合力,提升效率;可以充分整合优势资源,统筹进行体系认证、生产归集、产线分工、优势品种开发,提升新鞍钢集团的市场开发能力和水平,使区域开发更全面、更细致。
  另外,他强调:“不断加强客户服务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砝码’,重组之后这方面也将成效凸显。比如,双方可以在剪配服务、用户信息共享等方面深入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不断提升客户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本钢研发院汽车板研究所副主任研究员陈宇是一名年轻的技术人员,他对企业重组有着自己的理解:“实施重组能够在资源、研发、物流和新能源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形成统一布局,维护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特别是将大大推动整合技术研发体系,聚焦‘前瞻性、颠覆性、战略性’的前沿技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他表示,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是新时代钢铁企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名本钢的一线研发人员,能最直接地享受到重组之后的“红利”,能够学习到鞍钢先进的技术以及理念,双方企业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他将充分利用好整合后的技术、设备和产线等资源,围绕优化产品结构,打造优势产品,服务好市场和客户,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本钢矿业南芬露天矿电铲作业区检修班班长赵雅新得知企业重组这一消息,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他放下手中的检修工具说,作为一名一线班组长,要将企业重组的信息全面、准确地传达贯彻到每名班组成员,让他们真正了解掌握本钢集团当前改革发展的情况,正确认识重组对于本钢集团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坚定改革发展的必胜信心。同时,自己作为一名基层职工,在企业全力推进各项改革工作的同时,将积极落实好本钢集团对矿山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同行业先进水平,在生产运行和班组管理等方面,深挖潜力,确保作业区生产稳定运行,提升生产运行效率。
  九万里风鹏正举,新征程气象万千。勇立时代潮头、积极拥抱变革,这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生存之需、改革之需、发展之需,精品、绿色、智能、共享的新鞍钢正在阔步向前,蜕变重生。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