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祖国颂 | 中华好儿女】致敬钢铁英雄模范人物(四)

2021-10-07 21:50:00

  独步圣明世,四海称英雄。为庆祝祖国72年华诞,感受英雄模范精神,《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小编收录了各位钢铁企业模范人物的事迹,特以此文向各位钢铁英模们致敬!

(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蔺红霞,1976年12月出生,2002年从护士转岗成为山钢集团莱钢建安公司电焊工,刻苦钻研,先后掌握了冶炼工程施工中的各种焊接方法和操作技巧,焊条电弧焊、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及氩弧焊水平高超。她先后参与了上百项新建、检修冶金建设项目,探伤一次合格率达97%以上,焊接构件合格率达100%,带领焊接团队攻克大批体量大、技术难点多的项目,创效上千万元,近3年攻关国内领先成果6项,获国家专利28项,发表技术论文40余篇。蔺红霞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当选党的十九大代表。

  邹明,1970年出生,高级工程师,鞍钢集团钒钛(钢铁)研究院一级专家、轨道交通用钢技术研究所高速重载钢轨开发项目团队负责人。他先后获全国劳动模范、四川省劳动模范、“魏寿昆青年冶金奖”、攀枝花市有突出贡献专家、攀枝花市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荣誉。邹明以打造国际一流钢轨品牌为己任,27年来,坚持扎根科研一线,突破一系列国家重大“卡脖子”技术,研发出的钢轨新产品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创造了多项中国乃至世界钢轨的第一。邹明带领团队先后研发了相关的钢轨生产技术,其产品出口至35个国家和地区。

  马景强,1954年2月出生,曾任攀钢炉前高级技师,现已退休。1994年以来,马景强连续多年获得攀钢优秀共产党员、标兵、攀钢英杰等称号;2000年至2005年,先后荣获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7年,马景强成为一名后渣负责人,负责出渣、堵渣口。面对当时钒钛磁铁矿冶炼时,渣口往往在生产过程中就封“死”的局面,马景强提出“一班两次”对渣口主动浇烧作业的操作方法。该操作法每天可多生产铁20吨,当年创效达694万元。此后,马景强总结出“两低一高”放渣操作等技术,提出合理化建议40余项,创效达3000余万元。

  石跃强,1965年2月出生,河北普阳钢铁党委副书记、总经理。他2009年被评为邯郸市劳动模范,2012年当选武安市第七届人大代表,2017年当选武安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被评为河北省优秀企业家,201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2011年8月,石跃强任总经理之后,普阳钢铁经营业绩逐年提升,自2017年起,纳税连年突破20亿元,吨钢利润和纳税居全国同行前列;投资60多亿元,实施环保升级改造项目100余项,各类排放指标均优于国家超低排放限值,在区域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起到了引领作用。

  曾乐,中共党员,原宝钢工程指挥部、宝山钢铁(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曾乐为中国冶金工业和宝钢建设,尤其是焊接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曾主持宝钢一期工程长达450公里主焊缝的焊接工程,获原国家科委的工程金质奖;创建精密焊接试验室,为宝钢自行修复电脑集成块创造了条件。他著有《现代焊接技术手册》《精密焊接》《焊接工程学》等专著。他曾获得原国家科委发明奖、原国家科委重大科技成果奖、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李双良,中共党员,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治渣顾问,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曾获时代领跑者——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上世纪80年代,临近退休的李双良把堆积了近半个世纪的1000万立方米的大渣山改造成一座大花园,创造价值3.3亿元,被誉为“当代愚公”。1988年,他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收入《保护环境及改善环境卓越成果全球500佳名录》并荣获金质奖章,成为中国劳模登上世界舞台第一人。中华全国总工会曾号召“向李双良同志学习”,并高度评价双良精神。

  黄荣昌,1926年出生,重庆涪陵人,曾任重钢副总工程师,重庆市总工会副主席。1950年,木匠出身的黄荣昌考进重钢,成为一名普通工人。他发明了新中国第一台机械化锯木机,并研制出剪刀式起重机、大型龙门行车等装卸设备。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他先后完成革新项目97项,使重钢木工车间、码头、料场的装卸运输全面实现机械化,泥土、石工装卸运输也部分实现机械化。他是第一届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和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曾17次见到毛泽东主席,多次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艾爱国,195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焊工高级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为其颁授“七一勋章”。1968年9月份,他到湘钢工作,在焊工岗位上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多年来,他凭借高超的技能,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技术难关400多项,改进工艺100多项。他先后获得全国十大杰出工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工自学成才奖、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他主持的湘钢板材焊接实验室,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宋嗣海,1965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河钢塞钢执行董事。2021年6月28日,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宋嗣海带领团队扎根异国他乡,婉拒高管待遇,和当地员工一样吃食堂、租住所、拼车上下班。他引入河钢精细化管理、绿色制造等20多项专有技术,走出了一条经营海外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河钢塞钢连续3年成为塞尔维亚第一大出口企业。他坚定落实河钢集团“利益本地化、用人本地化、文化本地化”的管理原则,赢得了塞钢职工和当地民众的信任和尊重,用真诚和付出把中塞友谊不断推向新高度。

  唐笑宇,1985年3月出生,2008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专业,现担任河钢邯钢邯宝炼钢厂转炉车间副主任,先后获得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2021年6月28日,他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自参加工作以来,唐笑宇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默默扎根基层,解决多项制约生产的难题,助力河钢高端产品走向世界。2017年,他成功晋级第12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并在2018年印度孟买进行的总决赛上一举摘得职业组冠军,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陈晓,1940年5月出生,原武钢研究院副总工程师,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陈晓长期从事新钢种研发工作,主持研制了八大系列50余个新钢种,填补了钢铁领域20多项空白,结束了我国高性能钢材长期依赖进口并受制于人的历史。他研制的钢种广泛应用于国家重大工程,为国家节省外汇超过6亿美元,创经济效益超60亿元。他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和硕士30余人。2008年,他获得武钢“事业成就奖”,并将12万元奖金全部捐赠给汶川地震灾区。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王增亚,1952年6月出生,原宝钢总厂炼钢厂运转车间主任,1985年上海市劳动模范、1989年全国劳动模范。王增亚曾是上钢一厂炼钢工,以炼钢操作工身份援建阿尔巴尼亚钢厂,回国后作为骨干调入宝钢。面对300吨转炉,他从零开始、勤学好问、刻苦钻研,以超乎常人的毅力,迅速掌握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在攀钢实习期间,不仅冶炼成功率达100%,而且掌握了根据钢样模子的光洁度判断钢水含碳量的绝活;曾被派往新日铁实习,很快通过考核,成长为第一个独立操作的炉长。他作为原宝钢炼钢炉首任炉长,圆满完成炼钢厂的“第一炉”生产任务。

  刘自力,1964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宝钢股份武钢有限炼铁厂生产技术室原炉前总技师。刘自力沉淀了35年的炉前工经验,拥有8小时透开9个风口、27分钟卸下一个风口二套的技术绝活。他发明的高炉球形炮盖,在20年前即降低炉前材料消耗金额达90余万元,至今仍在武钢有限高炉炉前应用;发明的“铁口泥套浇注”先进操作法,使高炉泥套使用寿命由3天延长至30天;领衔实施的“高炉干拌料泥套制作方法”“特大型高炉炮泥操作法”改善了武钢有限高炉炉前技术和操作环境,连续3年实现全风堵口率99%以上。他曾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晏章华,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新疆八一钢铁总厂炼钢厂钢渣加工车间主任。晏章华1951年参军,在新疆军区后勤部学工队参加了八钢的创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顽强的毅力和冲天的干劲,和大家一起建成八钢第一座转炉。1955年,他创造了班组全年转炉炼钢合格率99.73%的优异成绩,195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1956年3月参加重工业部第一届先进生产者会议,1958年被评为乌鲁木齐市第一个五年计划劳动模范。

  阿不都瓦克·阿不力米提,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宝武八一钢铁股份炼钢厂第一炼钢分厂转炉作业区炼钢工。他先后从事合金工、炉前工、一助手等工作,是少数民族技术人才。他热爱工作,甘于奉献,忠于职守。“多出钢、出好钢”是阿不都瓦克的工作信条,他用行动诠释炼钢人的品质、时代呼唤的工匠精神。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查全良,1948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1966年9月参加工作后,查全良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并将砌砖技术从实践上升到理论,总结出独特的操作方法:“四认真”操作法、砌砖“6字诀”和“三把关”工作法。经他手砌筑的高炉底板,从未发生跑钢、漏钢事故,他连续保持22年砌底板不跑钢的全国最高纪录,给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用跑钢为零的事实打破了冶金行业“要炼钢就得跑钢的定论”。1989年,他获全国劳动模范时为马钢第一炼钢厂整模车间底板工。

  卜维平,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南山矿业公司电铲司机,现为国家级卜维平技能大师工作室、全国冶金矿山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负责人。40年来,他带领核心技能团队广泛开展群众性创新和岗位创新创效活动,累计完成创新革新成果1353项,取得国家授权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6项,产生直接与间接经济效益2.14亿元,个人拥有国家实用型专利和发明专利39项、先进操作法3项。他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吴保桥,1973年出生,中共党员,马钢股份技术中心型钢研究所所长,高级工程师。吴保桥带领团队完成海洋石油平台、高强耐火抗震、铁道车辆耐候等用热轧H型钢高端产品的开发工作,产品曾获得冶金行业卓越产品、冶金金杯奖、特优质量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累计开发新产品60个,新产品销量超过41万吨,多个产品市场占比达100%,新增利润超3亿元。他获得授权专利7项,主持和参与重型H型钢等1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修订工作。他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

  李国平,1975年出生,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不锈钢首席研究员,长期从事不锈钢研究工作,开发双相、耐热、高氮等一系列资源节约型高性能不锈钢,填补国内空白,满足了石化、造船、核电等多行业需求。李国平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负责国家“863”项目1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牵头编制不锈钢国家标准3项,为我国不锈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李国平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首届国家杰出工程师鼓励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

  罗东元,1949年6月出生,曾任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电气高级技师、电气主任工程师。罗东元是韶钢的一名普通工人,经历30多年的刻苦学习和工作磨砺,成为一名高技能人才,其140项技术革新成果应用在韶钢生产实践中,为企业节省投资、创造效益5000多万元。罗东元获得全国劳动模范2次,曾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也是中国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获得者。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