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实习记者 贾林海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摄影
“我有一种感觉,就是最近这几年,社会上对中国钢铁有不同的声音,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有点被冷落。今天看了大型纪录片《钢铁脊梁》,使我感到非常温暖,这是对我们钢铁人的一种肯定,也是对我们的激励。非常感谢《钢铁脊梁》给钢铁人带来的正能量。”11月27日,在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冶金报社承办的《钢铁脊梁》纪录片首播座谈会上,全联冶金商会创会名誉会长、原国家冶金工业局副局长、原国资委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赵喜子,在观看完纪录片《钢铁脊梁》后难掩激动的心情。

图为赵喜子在会上发言
“中国钢铁走到今天,取得巨大辉煌,最根本的是钢铁人敢于自我革命、不断否定自己。”赵喜子表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钢铁从小到大,从落后到高速发展,从所谓的“傻大黑粗”到绿色低碳生产,从单纯的计划经济到双轨制及完全的市场经济,从手工作坊式生产,到基础自动化、过程制度化、管理制度化,再到信息化及智能化,从1年钢产量只有16万吨到1天钢产量有300万吨左右……中国钢铁工业巨大的变化,源于钢铁人不断求变、不断否定自己。在他看来,“否定自己”是中国钢铁人搞好中国钢铁的不竭动力。
“我们要牢记中国钢铁艰难辉煌,不忘使命担当。在新时代,中国钢铁将继续不断否定自己、不断求变。相信我们不只是钢铁大国,更是钢铁强国。”赵喜子对未来发展满怀期许,“希望借《钢铁脊梁》正能量,让中国钢铁在新时代再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