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走进智慧钢城】打造“黑灯工厂”:中冶赛迪点亮钢铁生产智慧时代

2022-03-28 09:36: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陶海银 报道
通讯员 周珣 报道
 
走进智慧钢城
  走进宝武湛钢的无人化码头,在夜晚昏暗的灯光下,吊运行车在头顶来回穿梭,巨大的机器臂抓着重达数吨的冷轧钢卷,一卷一卷平稳地放入货轮的仓库,定睛细看,空中行车驾驶舱内却不见人踪,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黑灯工厂”?
  “黑灯工厂”是对智慧工厂的一种生动描绘。同以往的工厂不同,“黑灯工厂”没有太多工人,生产操作由机器按照程序自行完成,而生产工人则可以从低端重复的劳动和危险的生产环境中解放出来,转而从事更具创造力的工作。“黑灯工厂”的背后,覆盖了大量目前最前沿的技术,包括A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等等。这些技术的集成,让工厂生产运行效能得到大大提升。
  在数字转型时代潮流中,中冶赛迪不断践行“黑灯工厂”理念,将60余年积淀的钢铁冶金领域知识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以创新为抓手,构建“平台、大数据、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设计”五位一体的智能化能力体系,完成一个又一个钢铁生产智能化突破,让无人化自动运行的“黑灯工厂”一步步向现实靠近。
湛江无人化码头
  01  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的核心基座
  2021年智博会,中冶赛迪在产品发布会上展示了自主开发的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这是全球钢铁工业唯一全流程实战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受到广泛关注,中冶赛迪也被评价为设计院向智能化数字化企业转型的典范。
  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智慧制造的核心技术之一,不仅能将原材料、产品、智能加工设备、生产线、工厂、工人、供应商和用户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能利用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域的互联信息,以更高的层次给出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和加工过程,提升制造过程的智能化程度。
  中冶赛迪高度注重工业互联网平台核心技术的安全、自主、可控,在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中,打破传统ISA95信息化架构,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扁平化系统架构,解决了钢铁企业传统多层系统架构的纵向数据衰减和横向数据孤岛的问题,搭载一系列钢铁核心组件,使平台可以高效采集和处理海量数据,具备跨工序、跨系统的参数体系,让行业数据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的核心底座,为钢铁企业提供全新的、完整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已在宝武集团、南京钢铁、永锋钢铁等大型钢铁企业开展了深度规模化应用,推动了钢铁企业组织架构重塑,实现技术提升、流程优化和扁平化管理,成为目前流程工业起步最早、应用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经济效益最突出的平台。2020年,在工信部组织的第二届中国工业互联网大赛上,中冶赛迪“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钢铁一体化生产智能管控解决方案”荣获全国总冠军,代表了当今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先进水平。
水土云中冶赛迪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中冶赛迪已形成了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铁区一体化、钢轧一体化、智能生产管控中心一体化产品架构,积极打通智能化大数据与钢铁工业深度融合的通道,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色产品投入行业应用,推动了钢铁生产的智能化变革,在无人少人、降本增效、精益管理、本质安全等方面成效显著。
  02  铁区一体化:告别“脏、累、险”,实现效率变革
  铁区生产覆盖高炉、烧结、焦化、球团、石灰窑、原料厂等多道工序,生产能耗在全厂能耗中占比大,作业环境涉及高温、煤气、烟尘等多种危险源。在传统炼铁作业中,各操作岗位分散于现场一线,工作环境恶劣,工作内容重复枯燥,且大多数生产操作依赖工人经验。传统铁区生产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对一体化高效集中控制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中冶赛迪基于大数据一体化管控的智慧炼铁集控产品实现了铁区管控一体化、操作集约化,大大减少作业区数量,提升人事效率、生产效率,开创铁区生产新模式。
宝武韶钢智慧中心——中冶赛迪总承包建设的钢铁行业首座铁前智慧集控中心,打造了中国钢铁智能制造领域里程碑式的标杆
  在宝武韶钢,中冶赛迪成功打造了全球首个钢铁智慧中心,原本分布在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大工序、30个系统、42个中控室,全部整合融入占地1600平方米的智慧中心,400多名员工从涉煤气等重大危险区域撤出,实现5千米以上远距离大规模集中控制。在铁区和能介区生产现场,总共安装了1600多个摄像头,采集画面在智慧中心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并通过视频联动技术进行自动弹窗报警,提醒操作人员第一时间处理,安全得到了本质的提升,管理也更加人性化。一体化管控让数据在统一平台汇聚,也让各操作区工作人员的协同模式提档升级,为生产顺利平稳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项目投产后,生产指标明显优化,吨铁成本降低25元,平均日产量提升500吨;彻底创新了钢铁生产组织模式,作业区数量下降60%,人事效率提升40%,总体劳动生产率提升近40%。
  在宝钢湛江钢铁,中冶赛迪建成了钢铁行业首座智能化原料场,实现了对湛江原料场的精确、实时管理,大幅提高作业质量。以往钢铁原料场在盘库过程中,只能依靠人工测量,过程辛苦不说,而且测量准确性依赖于工人经验,误差最大时可达几千吨,严重影响生产安排。而湛江智能化原料场可以通过激光扫描仪自动生成原料堆三维模型,电脑在模型基础上实时算出每个原料堆的体积,从而计算出它们的准确重量,测量误差能够控制在1%以内。湛江智能化原料场还实现了堆取料机无人化运行,操作人员不用在现场操作,只需要在集控中心远程控制操作堆料取料即可。湛江智能化原料场的无人堆取料作业能够自动规划作业策略,保证物料堆存的整齐划一,减少沿途洒料,大幅提升料场利用率。项目建成后,劳动生产率提升80%,原料场利用率提升20%,盘库效率提升90%。
湛江智慧原料场
  03  钢轧一体化:用“机智”解放“人智”
  钢铁生产工艺多、流程长,其中的轧制环节长期以来是钢铁生产中对自动化程度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轧制精度和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人工操作难以满足生产的实际需求。中冶赛迪在钢轧领域推出一系列智能管控产品,实现钢轧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降低人工成本,重塑一线工人工作环境。
  2019年12月,中冶赛迪承建的宝武武钢有限热轧操控中心投运,首次实现了行业内热连轧产线的稳定高效远程操控生产。在2250轧线操作区,以往分散的粗轧、精轧以及卷取共7个岗位合并至3个岗位,轧线作业人员可以实现全线信息共享、实时协同作业;在2250和1580热轧加热炉区,原来的6个岗位被合并至2个岗位,轧制节奏控制、自动烧钢、自动装/抽钢、电子围栏等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轧制节奏的智能控制,工人在现场的自行操作也转变为远程的集中监护。
中冶赛迪打造的武钢热轧智慧集控中心,首次实现宽带钢热轧生产线远程操作轧钢
  智能化改造不仅让机器操作代替了人工一线操作,还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化决策模型辅助工人进行智能化决策,用“机智”辅助“人智”更上一层楼。在武钢操控中心运维区,中冶赛迪运用质量自动判定、设备自动诊断、水量自动平衡等智能化技术,实时收集质量、设备等关键部位的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精准推送,一旦设备出现需要更换或维修的状况,运维区域的操作工会提前收到相关信息,从“事后破案”变成“事前预警”,点检工作实现了实时化、可视化、智能化。
  在宝武八一钢铁,中冶赛迪建设的行业首个智能热轧钢卷库正在有序地运行。来来往往的行车不断将钢卷夹起、放下,完成一次次入库出库的过程。然而这些行车并没有驾驶员在现场驾驶,而是由工作人员远程监控,当人工远程下达指令之后,行车会自动进行卸卷、倒卷、装车作业。传统的人工驾驶行车往往会对汽车厢体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损伤,而该系统能够适应高温、复杂环境,智能优化作业路径,通过高精度定位控制,保障行车安全、高效、可靠运转,彻底消除钢卷货物及设备损伤。这套热轧智能化钢卷库系统实现了行车、调度、库房管理无人化,库区作业人员减少50%以上,库区整体作业效率提升10%以上,综合能耗降低5%-10%。
中冶赛迪建设的八一钢铁热轧钢卷库智慧仓储项目
  04  全流程管控一体化:打造统一平台的新时代智慧钢厂
  智能原料场、智能炼铁、智能轧钢、智能钢卷库、智慧铁水运输、智慧水集控……中冶赛迪通过多年的创新与实践,最终连点成线,实现了水土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上的全流程智能管控,让全厂生产数据在同一平台汇聚,让厂区每一块物料都实现信息回传,数据不落地、流程无断点,描绘出工业4.0时代智慧钢厂的崭新面貌,为高质量精益生产创造了可能。
  2020年,中冶赛迪打造的行业内首个基于统一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全流程数字钢厂——永锋临港智能工厂陆续上线,数字化的智能管控贯穿“铁-钢-轧”全流程,真正实现钢铁生产全生命周期统一管理。
  在该项目中,中冶赛迪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开放应用平台、统一生产协同平台,连接了全厂原料、炼铁、炼钢、轧钢、能源、物流、安环等各生产工序的设备超过3万台,实时数据超过50万,让生产要素和生产过程数字化,为工作人员合理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中冶赛迪开发生产、设备、能源、物流、安环等12大类智能应用app,为进厂、库存、加工、出厂每个生产环节提供了数字化支撑,让钢铁工业生产、管理效率实现新的飞跃。
中冶赛迪建设的山东永锋临港产业园智能工厂项目
  同年,中冶赛迪还在镔鑫钢铁启动了首个运行钢厂全流程数字化改造项目,承担了印尼德信全厂智能化项目,将智能制造产品推向海外。这意味中冶赛迪在打造“黑灯工厂”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黑灯工厂”承载着人们对智能化、无人化生产的想象与期许,这些期许背后是社会对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也是不断优化劳动环境、以人为本的人文理想。中冶赛迪作为国家冶金建设国家队领跑者,从未忘记国家与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操作无人化到协同自动化,再到决策自动化,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丰富和发展着“黑灯工厂”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立足新时代,中冶赛迪将不断自主创新,以信息化、智能化技术重塑钢铁工业的生产、管理、运营,让“机器智慧”解放人力,让数字力量赋能行业,真正让智能化为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