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加强党的领导与政治建设 全面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中国金属学会2022工作会议召开

2022-07-11 10:12: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吕兵 报道
丁波 车彦民 摄影
 
  “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围绕高质量发展,围绕会员需求组织研究新技术、推广共性技术,特别是组织好低碳冶金技术研究,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会员单位科技创新。”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在中国金属学会2022年工作会议上表示。7月7日,中国金属学会在衡阳召开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提出了中国金属学会2022年工作的主要任务,并就当前行业面临的主要技术焦点问题如低碳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会议上,湖南省衡阳市政协副主席陶朝晖、湖南省金属学会秘书长莫军致辞,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有关领导、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科创平台处处长邹超作特邀报告,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作年度工作报告,中国金属学会专务副秘书长、宝钢股份中央研究院副院长毛晓明作关于中国钢铁业碳减排路径探讨的报告,中国金属学会能源与热工分会主任委员杜涛、中国宝武科协秘书长拓西梅、四川省金属学会秘书长谢湘云作交流发言。
  中国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高怀、赵晶、高斌,中国金属学会专务副秘书长、首钢集团一级科学家王全礼,专务副秘书长、河钢集团研究院原副院长李建新,专务副秘书长、鞍钢集团科技发展部副部长陈新,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王天义、副主任李文秀参加了会议。
图为大会现场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有关领导线上作了“科技类社团发展政策解读和学会规范化运行”的主题报告,报告对国家新近出台的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进行了解读,并指出科技类社团要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打造自己特色服务产品,引导科技类社团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
图为邹超
  邹超在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协开展一流学会建设与“科创中国”工作的总体情况。他指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目的是以支持引导学会全面深化改革、促进能力提升,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一流学会样板,示范带动学会工作整体提升,并对学会运营管理中的风险点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和解析,特别是对分支机构和科技奖励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运行风险一一进行了列举,指导学会规范化发展。他强调,“科创中国”是中国科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履行“四服务”职能,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改革创新举措,通过建设运营技术服务与交易数字平台、组建科技服务团、建设“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构建产学协同组织体系等工作打造“科创中国”品牌,最终目标是服务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
图为王新江
  王新江在年度报告中回顾了2021年中国金属学会各方面的工作成果:2021年,中国金属学会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导,把党史学习教育与建设一流学会相结合,开展了55次学术交流活动,参与人数30000人,报告1800余篇;围绕行业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一系列高端论坛和专题研讨会,如“钢铁行业低碳发展及氢冶金应用技术高峰论坛”等,承办了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京津冀绿色发展峰会;克服疫情影响,努力开拓国际学术交流合作新领域;加强智库建设,服务党和政府决策;围绕行业难点,为会员单位提供咨询服务,如低碳、双碳、电炉炼钢等技术服务方案;学会还依托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开展跨领域、跨学科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此外,学会还在工程教育认证、科普、团体标准建设、科技奖励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王新江还提出了2022年学会的主要任务,包括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政治建设,研究行业前沿技术开展学术交流,围绕高质量发展服务会员单位,抓团体标准体系建设引领技术创新,抓科技创新实现人才举荐上台阶,实现国际交流合作新突破,把握机遇强化智库建设,高质量推动科普工作和技术培训工作,持续推进“科创中国”工作,推进学会治理向纵深发展。
  王新江表示,2022年,中国金属学会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扎实履行党和政府联系冶金材料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职责,深入落实《中国金属学会“十四五”规划》,提升“四服务”效能,聚焦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国际影响力的全面提升,有效搭建各类服务平台,激励冶金、材料科技工作者创新建功,为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自强做出更大贡献。
图为田志凌
  田志凌在总结讲话中就建设一流强会,规范学会管理,提出了五点要求:
  一是,要强化学会党的建设,提升学会组织凝聚力。学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国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学组织建设,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活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2022年学会要继续深入推进理事会、分支机构和工作总部的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探索学会党建工作新机制,推动学会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是,要做好学会核心业务,提升学会学术引领力。学会坚持面向冶金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健康,主动对标国家战略发展,围绕学会战略核心任务研究新课题。特别是聚焦双碳、资源保障,用技术创新促进中国钢铁企业提升竞争力,要做好产业发展线路图和冶金学科发展研究,组织动员学会各分支机构围绕钢铁产业链、围绕基础重点前沿问题开展研究。各专业分会之间、专业分会与地方学会及会员单位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高质量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三是,要做好会员服务,提升学会社会影响力。会员是学会的主体,是学会存在基础和必要条件,服务好会员是学会的主要任务和学会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学会要在人才培养、团体标准建设、科技成果评价、教育培训、科学普及等方面需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和开拓,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年科技人员的培养和加强对企业会员的服务,推广学会会议系统的使用,为广大会员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四是,要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增强学会国际影响力。要全方位加强学会双边、多边国际学术交流和港澳台地区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与国际冶金学会的科技治理,克服疫情影响,组织好学会品牌国际会议,提升中国金属学会的国际影响力。
  五是,要推动学会分支机构规范运行和高质量发展。今年学会要落实《中国科协党组2022年工作要点》和《2022年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部署要求,推出分支机构的全面深化管理的办法,推动学会分支机构组织规范、运行有序、引领显著、实力强劲。
图为田志凌向专务副秘书长颁发聘书
  为更好地了解企业技术需求,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服务,及时把最新成果传递到企业,中国金属学会设立了专务副秘书长,聘请毛晓明、李建新、王全礼、陈新等四位专家为专务副秘书长,会上,田志凌为四位专务副秘书长颁发了聘书。
各地方学会分组讨论
专业委员会分组讨论
单位会员分组讨论
  在分组会中,各专业分会就过去一年的重点工作和各分会扩大专业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各地方学会深入交流了如何围绕行业发展和服务科技与经济融合开展工作,单位会员也就学会工作的服务领域,服务方向进行了讨论。
  本次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湖南省金属学会、衡阳市科学技术学会协办。中国金属学会各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单位会员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