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以减污降碳为抓手 加快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转型

2023-03-09 09:46:00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城乡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钢铁行业作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重点领域,应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抓住减污降碳“牛鼻子”,持续推动绿色转型。
  当前,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
  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迅速,污染物绩效值显著下降。自2019年4月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政策文件正式发布以来,钢铁企业持续投资实施改造。截至2023年3月4日,全国已有47家钢铁企业约2.07亿吨粗钢产能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215家企业约4.8亿吨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其中25家企业完成部分环节改造(有组织或清洁运输),并在钢协网站公示。2022年,全国重点统计企业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吨钢排放绩效值较2019年分别下降31.3%、37.0%和32.4%,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
  积极落实“双碳”目标,低碳转型取得初步进展。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钢铁行业快速统一思想、积极响应,率先发布《钢铁担当,开启低碳新征程——推进钢铁行业低碳行动倡议书》,发布《钢铁行业碳中和愿景和低碳技术路线图》,明确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愿景的六大技术路径。全行业秉承绿色发展理念,通过淘汰落后、节能降耗、超低排放、智能制造等方式,积极推动钢铁低碳转型,多家钢铁企业明确“双碳”时间表和路线图,争做碳达峰碳中和先行者,并携手科研院校开展绿色低碳冶炼技术创新。
  但也要看到,钢铁行业减污降碳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面临巨大挑战。
  一是超低排放改造质量与进度存在差异。部分钢企在整改路径上试图走捷径,不脚踏实地依据“四真”要求实施高质量改造,而是“假治污、真治数”,结果迟迟无法通过标准严格的超低排放评估核验,甚至出现在线数据造假,被钢协撤销公示。
  二是减污降碳协同路径待提升。当前,高炉煤气精脱硫、烧结烟气内循环、加热炉煤气反吹、高炉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等清洁生产源头减排工艺的行业普及度仍不高。
  三是高碳化的用能结构尚未改变。受资源、能源与环境制约,全行业用能仍以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总体能源消费结构高碳化局面未改变。
  四是行业下行影响低碳转型投入。在行业下行期,企业对节能降碳项目的选择及投入更为谨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业总体加快绿色布局、用能及结构优化调整的步伐。
  钢铁行业减污降碳重点方向如下:
  一是持续推进超低排放改造,高质量实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从源头减排措施到过程管理机制再到末端精益治理等全流程改造,实现减污降碳大背景下的钢铁工业污染物持续减排。
  二是依托智慧管控平台精细管理。利用图像智能识别技术实现对气体排放的控制与监管,使用大数据模型优化、机器学习自适应算法等信息技术,建成钢铁智慧环保管控平台,实现全流程精准治污。
  三是坚持用系统理念统筹谋划钢铁低碳转型方法路径。准确把握“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新要求,构建并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标准体系、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先进技术研发体系,全面推动经济方式转型的绿色化和低碳化。
  四是推动与行业低碳转型相配套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发展,全面服务行业落实“双碳”战略;另一方面,将绿色低碳产业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有机融合,通过对标交流,形成新一轮国际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建议如下:
  首先是从政府层面来看。
  一是建议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对标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修订绿色产业目录、绿色信贷标准等。鼓励金融机构制订针对钢铁行业的碳核算、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产品、绿色租赁等绿色金融标准。
  二是建议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加大对绿色金融的正向激励力度,强化金融、产业、环境、财政等政策协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创新推出基于碳排放权益的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产品。
  三是建议通过税收优惠支持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扩大优惠目录覆盖范围,适度降低适用门槛、增加优惠力度;考虑出台钢铁绿色发展鼓励类产业目录的执行口径,提高绿色低碳产业项目适用优惠税率的便利性。
  其次是从企业层面来看。
  一是利用减污降碳协同工艺,高质量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在确保工艺稳定性的前提下,应用高炉煤气精脱硫、烧结烟气内循环、加热炉煤气反吹、高炉均压放散煤气全回收等清洁生产源头减排工艺,优化末端治理设施的运行负荷,实现节能降碳。
  二是以“低碳化+数字化”为抓手,通过“低碳管控+污染物无组织管控”的管控模式,搭建钢铁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全过程智能管控与评估平台,系统提升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和能力,全面评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效果。
  三是结合钢铁企业生产特点及低碳转型发展阶段,系统谋划减污降碳协同发展路径,分步骤、合理有序推动实施。从短期看,可积极推动极致能效改造、原燃料及能源结构优化等可推行且行之有效的路径;从中长期看,应着眼于创新冶金技术的应用及电炉短流程炼钢的发展。
(本报首席专栏作家 范铁军(作者系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