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共建良性数字生态,让数字“活水”浇灌钢铁未来

2023-03-20 12:21: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这是促进数字中国建设,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对于钢铁行业而言,加快数字化转型,有基础、有能力,也有挑战,总体而言大有可为。
  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近年来,钢铁行业在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尤其是头部大型钢企率先发力,依托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探索出了一条适配自身产业链、价值链需求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例如,中国宝武启动钢铁工业大脑战略计划,实现核心技术能力累积沉淀,打造了一批大数据、人工智能与钢铁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项目;南钢建设云边融合与数字孪生的智慧运营中心,贯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超万家,由经营公司向经营生态快速转变;等等。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目前我国钢铁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比较突出,大多数中小型钢企数字化水平低,特别是由于行业内存在“数字鸿沟”等难题,数字生态建设较为缓慢,行业覆盖面、功能完整性、模型组件丰富性等方面相对滞后,等等。这些都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钢铁加速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需要我们拿出实力和勇气不断攻坚克难,有所作为。我们应该看到,加速数字化转型,尽快打造形成数字生态是实现“钢铁数字经济”的必由之路。为此,全行业必须携起手来,提高整体数字化水平,尽最大努力跨越不同企业间的“数字鸿沟”,打通企业内部的数据堵点、连接断点,真正让高质量数据要素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一是标准先行,助力数字化水平整体跃升。钢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仅靠头部钢企是远远不够的,数字生态的有效创建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包括中小型钢企在内的每一家企业的共同融入和普遍参与。这就需要在行业层面加快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发挥好标准规范指导作用,通过标准化降低数字技术应用门槛,以降低整个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难度,助力整个行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近3年来,钢铁行业面向国家发展战略和钢铁行业迫切需求,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以支撑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技术应用为着力点,积极推进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工作。截至2022年12月底,钢铁行业已发布42项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全面覆盖智能制造应用场景,逐步完善的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发挥了规范引导作用,为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钢铁行业融合创新应用发挥了巨大作用。接下来,中国钢铁工业还应把在智能制造领域创造的先进经验转化为标准,同时加强前沿领域标准研究和应用实施,为整个行业实现高水平数字化转型贡献力量。
  二是强化数字能力建设,助力价值创造。大部分钢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面临着数据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如今,数字化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为钢铁企业快速解析海量数据中蕴含的生产过程规律提供了可能。对此,钢铁企业应侧重于数据资产管理和价值创造,从价值点、价值链、价值网络、价值生态等层级出发,从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及体,让大数据真正“活起来”,为企业经营输送“血液”,逐级推动数字化转型价值显现。比如,已基本具备数字化基础的钢铁企业应积极搭建“数据底座”,包括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数据治理、大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引擎、大数据流动驱动等,进而形成一个可服务于整个钢铁行业的良性数据生态,帮助全产业链优化资源配置、赋能产品研发和制造、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拟定企业生产经营战略、推动全链路的降本增效。
  三是加速更深层次数字化改造,破解升级难点。由于钢铁产业链条长、生产流程复杂的特点,前期钢铁企业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对机器设备和生产流程等进行了优化更新,但我们必须看到,仅仅优化更新是不够的,还必须着力破解工艺复杂、工序繁多、风险难控等升级难点,如钢铁生产流程中的“黑箱”和“不确定性”等。通过加速数字化改造向更深层次推进,以最大程度实现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数字化,为进一步打通全数据链、挖掘数据价值,真正以数字赋能钢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随着中国钢铁数字化转型的脚步不断加快,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经过全方位、全链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历练的中国钢铁将迎来一次新的跃升发展,为打造数字中国作出钢铁贡献。(李江梅)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