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经纬 报道
10月15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暨2023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在上海召开。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望明在会上作主旨发言。
胡望明介绍了中国宝武碳中和冶金技术路线图。这一路线图是宝武碳中和冶金六个技术突破方向的深层次融合,包含着两条主要工艺路径。一是以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为核心的高炉-转炉工艺路径,二是以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路径,两条工艺路径可以在炼钢交汇,用于应对低品位炉料的挑战。
胡望明分别详细介绍了中国宝武HyCROF商业化进程和HyRESP工艺。他指出,氢冶金面临两大技术挑战。一是如何实现低耗加热,以及氢气与铁矿高效换热、固态高效还原;二是高品位铁矿石资源偏少,难以满足DRI-电炉流程大规模发展的需求,需要开发中低品位矿的高效氢冶金技术。
对于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胡望明表示,评价方法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钢铁行业本身及下游用户,很大程度上会对钢铁低碳转型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他介绍,考虑到国家与区域间发展阶段的差异、资源能源禀赋的差异、技术发展水平与产业结构转型时间的差异,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中国宝武与中钢协、相关钢铁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成立了专门的研究团队,正在开展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研究,预期在明年二季度发布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并划分钢铁产品碳效等级,三季度发布宝武低碳排放钢铁产品组合,并持续推进国际交流与互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