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刘建军:钢铁发展史就是一部特钢更新史

2024-02-22 10:11: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赵萍 报道
 
  •我国特钢行业已经形成30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中信特钢系,10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宝武系、沙钢系,5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河钢系、建龙系、湖南钢铁系,1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新兴铸管、邢钢、济源钢铁等产业竞争格局。
  •未来国内钢产量处于减量发展时,特钢产量将保持相对平稳。预计2025年,我国主要特钢企业的特钢产量将保持在8300万吨水平。
  “特钢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历史发展表明,特钢的内涵是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而更新的。”2月1日,中国特钢企业协会秘书长刘建军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钢铁发展史就是一部特钢更新史。
  特钢的应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是众多高端制造行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原材料。特钢生产能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能否成为钢铁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正因为如此,特钢是具有使命特质的材料,会在钢铁不断发展中更新内涵,需在支撑下游发展中冲锋在前,能在市场更迭中始终保持需求。
  我国特钢行业已进入新发展阶段
  “在实现供需平衡升级的过程中,我国特钢行业已经进入由数量规模扩张转向重视品种品质品牌发展的阶段。”刘建军表示,在此期间,随着行业的进一步兼并重组、大型企业集团内部特钢生产基地和特钢产品的整合,以及市场竞争的淘汰,我国特钢行业专业化分工也将逐步形成。
  他介绍,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特钢行业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如特钢产量世界第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部分装备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细分领域产品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等。随后,他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了我国特钢行业的发展现状。
  在产量规模方面,目前,我国特钢产量居世界首位,大多数特钢品种的产量也居世界首位。据特钢协统计数据,2023年,特钢协主要会员单位生产优特钢粗钢0.76亿吨,同比增加124.6万吨、增长1.7%,其中特殊质量合金钢产量为2957.4万吨,同比增加90.5万吨、增长3.2%;生产优特钢钢材0.69亿吨,同比增加324.3万吨、增长4.9%,其中特殊质量合金钢钢材产量为2525万吨,同比增加217.6万吨、增长9.4%。刘建军表示,特钢供需已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产业和产品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工艺技术发展不断取得进步。特钢产业已形成满足市场不同层级、不同档次的具有专业性品种需求的产品,并持续为中国制造提供关键材料支持。
  在科技创新方面,目前,大多数原来不能生产的特钢产品已被开发出来,不能稳定生产的特钢产品已实现稳定供应,并在下游关键领域中得到应用;部分产品还实现由跟随向领跑的跨越,如齿轮钢、弹簧钢等汽车用钢,以及轴承钢、高性能油气管线钢等;一批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如650摄氏度超超临界火电用钢、大型水电工程用钢、海洋平台用齿条钢和系泊链钢、海洋风电用钢等。“目前,中国部分特钢产品已经成为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中的一环。”他说道。
  在产能规模方面,2023年,中信特钢整合南钢集团,建龙集团重组西宁特钢。自此,我国特钢行业形成30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中信特钢系,10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宝武系、沙钢系,5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河钢系、建龙系、湖南钢铁系,100万吨产能规模以上的新兴铸管、邢钢、济源钢铁等产业竞争格局。“这些大型特钢集群将为我国特钢产业提高集中度、有序形成多样化市场格局产生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推动特钢行业可持续发展。”他表示。
  未来我国特钢需求将保持稳定
  “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发达国家钢铁发展的共同点是,钢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特钢占比逐步提高。因此,未来国内钢产量处于减量发展时,特钢产量将保持相对平稳。预计2025年,我国主要特钢企业的特钢产量将保持在8300万吨水平。”刘建军分析了典型发达国家钢铁发展史及未来国内外特钢行业发展环境后,得出了以上判断。
  他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从美国、日本、德国等典型发达国家的钢铁发展历程来看,各国的钢铁行业都经历了培育、发展、峰值、减量、峰后复苏和平稳发展等阶段。
  从目前与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的减量阶段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入后期时,发达国家的钢产量基本达峰,房地产和基建等行业用钢需求明显下降成为钢产量下降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包括制造业大规模设备更新基本完成、资源能源约束影响等。
  从峰后复苏阶段来看,发达国家的转型升级措施主要是两项。一是产品结构优化。各发达国家钢企逐步将重心转移到探索新技术、产业重心转移、积极提升钢材质量和附加值等满足以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需求上,并开始减少量大面广、本土竞争力较低的中低端产品产量。二是产业布局优化。通过产业布局逐步由资源能源型布局向靠近消费地、劳动力成本低、环保要求弱的地区转移,日本、德国等通过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等措施提升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以促进钢铁产业布局优化、减少同质化产能。
  从平稳发展阶段来看,转型升级措施取得一定效果后,各发达国家最终形成了以特钢产品为主导的市场竞争格局。目前,发达国家的特钢占比相对较高,日本特钢年产量占钢总产量的比重约为20%,法国和德国为15%~20%,瑞典则高达45%左右。“由此可见,特钢的需求并没有随着整体钢铁需求的下降而减少。”他说道。
  随后,刘建军分析道,我国特钢产业有着最大、最活跃的制造业内需市场和巨大的替代进口空间,再加上未来主要用特钢产品行业的“十四五”规划,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实际效果,以及对未来需求的分析,特钢有较好需求的概率较高。此外,新兴行业带来的特钢用量新需求,整体上看是特钢品种结构性调整,对特钢总体需求影响并不太大。
  “我国特钢行业的中心任务及目标是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刘建军表示,预计到2025年,我国特钢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综合竞争力实现大幅提升;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建设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领军企业;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大幅提高,攻克一批关键短板钢材品种;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形成一批低碳绿色工厂,打造一系列绿色低碳特钢产品;智能化水平上新台阶,培育形成一批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标准的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修订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准;形成技术先进、质量稳定、品牌突出、绿色低碳、经济效益好、综合竞争力强的特钢产业发展格局,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钢强企,特钢强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