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凝心聚力,推进行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国金属学会2024年工作会议召开

2024-04-01 10:12: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吕林 报道
 
  3月28—29日,中国金属学会2024年工作会议在江西上饶召开,会议号召全体学会工作者凝心聚力,推进行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图为大会现场
  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副秘书长郝志忠、高斌,专务副秘书长王全礼、李建新,专家委员会名誉委员王天义、李文秀等出席会议。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成果与技术评估部副部长(主持工作)武思宏作培训报告,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帅勇作特邀报告。会议由田志凌和王新江分别主持。
图为田志凌
图为王新江
  王新江作2023年度工作报告。他表示,一年来,中国金属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各项工作紧密围绕“四服务”的职责定位,努力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标和主要任务。主要体现在以下九个方面:一是持续深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二是服务科技工作者的力度持续加强;三是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工作有新亮点;四是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作;五是加强智库建设,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六是国际和港澳台民间科技交流全面恢复;七是依托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深化材料领域科技交流;八是开展工程教育认证工作;九是持续强化学会内部治理。
  对于2024年的重点工作,王新江特别提到刚刚闭幕的全国两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表示将以持续打造中国特色一流学会为抓手,有效搭建各类服务平台,重点在服务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降本增效,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推动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等方面砥砺奋进,努力在服务行业科技自立自强和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的作为。
图为武思宏
  不创造价值的科研方式不可持续,会上,武思宏从科技成果转化内涵与方式、科技成果转化2022年度报告、赋权改革等三项重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估与实践这四个方面做培训报告,解读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分享科技成果评估实践经验。据介绍,2022年,多种方式转化的科技成果的合同额均呈上升趋势: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合同总金额为227.4亿元,同比增长11.1%;技术开发、咨询、服务合同总金额为1354.4亿元,同比增长27%。而且,科技成果流向聚集明显,超四成转化至制造业领域。
图为帅勇
  帅勇在《改革创新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特邀报告中介绍了新钢公司在深化改革、降本增效、管理提升等方面的措施与经验,并展望了新钢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四化”为方向引领,坚持推进精品战略,加速打造智慧钢厂,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追求极致效率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张继
图为盛群
图为阮细保
  中国金属学会高温合金分会秘书长张继、东北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部长盛群、江西省金属学会副秘书长阮细保分别代表专业分会、单位会员、地方学会作工作经验交流。
图为分组讨论
  会议还组织了分组讨论,以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单位会员三个组别分别讨论了学会2023年工作报告和2024年重点工作,并对学会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图为专业分会组召集人、冶金固废资源利用分会秘书长龙红明汇报本组讨论情况
图为地方学会组召集人、河北省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义汇报本组讨论情况
图为单位会员组召集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规划科技部副部长顾大庆汇报本组讨论情况
  在听取各小组讨论情况的汇报后,田志凌作总结讲话。他表示,中国金属学会首要的是跟党中央保持一致,一定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传达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批示精神,而最近一个时期最重要的一项精神就是发展新质生产力。
  田志凌指出,新质生产力的重点是科技创新,人才是第一要素,这些都与中国金属学会的事业紧密相关。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金属学会亟须加强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切实提升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继续围绕“四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联合体等做工作,围绕绿色低碳、降本增效、数字化和智能化新技术新产品,服务好企业和会员,为其创造更多更新价值,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创新和转型发展。
 
图为党建活动合影
  来自中国金属学会专业分会、地方学会、单位会员的18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还开展了联合党建活动,大家来到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