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邓昊 甘志鸿 报道

图为金红兵工作场景。(新钢 供图)
金红兵是新钢集团炼铁事业部2500立方米高炉作业区值班工长。参加工作18年来,他与高炉为友,与铁水为伴。他在江西省赛夺魁,带队创下高炉大修周期新纪录,用实绩证明自己的成长;放弃办公室工作,主动要求下到一线,只为护高炉顺行。近日,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善思考 高炉旁淬炼钢铁青春
2006年,金红兵从重庆科技大学高炉炼铁专业毕业,来到新钢。从踏入新钢的那天起,这个来自浙江的小伙子,就与高炉结了缘——从初次上岗的8号高炉到6号高炉、再到整整工作10年的7号炉,从填补泥炮的炉前工到工长、再到升任组织生产的班长,金红兵用高炉的烈火,淬炼着属于他的钢铁青春。
谈起在新钢高炉区域的工作,金红兵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每一次的大修。进到闷热的炉内脚踩沉积金属的嘎吱作响、调查炉况时寻觅到的每一处裂缝、完成工作时已经由白变黑的口罩,一同构建起金红兵大修期间的工作日常。
曾有一段时间,高炉在开炉时经常炉况不顺。在火红的高炉前,在升腾的蒸汽中,总能看见金红兵忙碌的身影。为了顺利开炉,金红兵最长曾整整72个小时奋战在第一线,困了就在更衣室的椅子上小睡一会。在他的努力下,一次次炉况不顺被攻克,一场场开炉攻坚被顺利完成。但金红兵并没有满足于开炉的完成。他经常自己琢磨:“炉况不顺的主因在哪里?能否将之解决?”
很快,由金红兵主要负责的“7号高炉提高风温操作攻关”和“提高渣铁物理热”攻关项目相继上线,为高炉顺行夯牢基础。最终,两个项目均获当年该厂科技成果奖二等奖。
不服输先拿奖再破纪录
2019年,金红兵在江西省“振兴杯”钢铁行业技能竞赛中战胜该省的炼铁好手,勇夺炼铁工种第一名。算来,这已经是金红兵第6次参加省赛了。“虽然前几次都折戟沉沙,但我不服输,一定要证明自己。”回忆起比赛,金红兵的回答很是倔强。
这种不服输的精神也体现在他的工作上。2020年初,刚刚调至原二铁厂技术科的金红兵便遇上了8号高炉大修项目。与以往大修不同,该项目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面临人员短缺、物资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
“当时,公司限定我们40多天完成,很多人都认为难以按时完工。”金红兵回忆道,“但为了公司的生产,我们必须完成。”
为了抢抓大修进度,金红兵甚至主动放弃了春节假期,放弃了回老家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大修工作中。
在金红兵与队友的努力下,8号高炉大修项目共用时40天整,在当时创下了8号高炉大修工期最短、竣工达产最快的新纪录。当开炉工作完成时,看着一炉炉铁水奔流而出、一簇簇铁花飞溅四散,金红兵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喜悦。凭借着工作中的出色表现,2020年,金红兵获得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去一线护高炉平稳顺行
2020年底,伴随着新钢大厂制改革,原一铁厂、二铁厂被合并为原炼铁厂。也正是这时,金红兵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难以理解的决定——他放弃了技术室相对优良的工作环境,主动申请去一线,成为了10号高炉一名三班倒的值班工长。
“当时确实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我妻子。”谈及原因,金红兵挠了挠头,“但我在新钢的十多年都是在与小高炉打交道。我想趁着这次机会实地去操作、学习大高炉的运作。”
金红兵在2500立方米高炉上重新出发。凭借在小高炉十多年的积累沉淀,金红兵在该公司精益产线创建工作中,紧紧抓住燃料比攻关,通过在高炉加装设备,实现脱湿鼓风等举措,成功提高高炉利用系数和煤比,显著降低燃料消耗,年降本3000多万元。
2022年,针对高炉炉龄较高,存在频发慢风、难以长期稳定运行的痼疾,金红兵组织攻关小组,横跨酷暑与寒冬,用全年不间断的生产跟踪,换来了高炉全风堵口率达到99.89%的新突破,创效1300多万元。
近年来,金红兵所领导的QC(质量控制)攻关小组更是攻克重重难关,先后完成提高铁水内控合格率、提高料线合格率等多项工作,累计创效27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