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孙博文 报道
六钢集团 供图
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作为以钢铁为主、多产业链共同发展的大型企业,六安钢铁控股集团始终抓住绿色发展的主旋律,坚持建设“百年生态六钢”的宏伟目标不动摇,以企业的发展不破坏当地的环境为出发点,描绘出一幅企业与自然相映成趣、钢铁与周边环境共融共生的美好画卷。

图为六钢集团厂区一景。
六钢集团积极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率先邀请生态环境部工程评估中心专家组驻场开展超低排放预评估工作;成立超低排放实施工作推进小组,确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扎实有效推进,实施动态管理,开展环保绩效创A评估勘查工作;确立超低排放改造工程与创A工程协同开展,致力于打造成为长三角钢铁企业绿色发展的“标杆”。该公司严格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建设封闭式料棚,采用最先进的环保工艺,对烟气中的氮氧化物、二噁英、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行进一步处理,同时在多个生产环节实现了超低排放,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要求。
截至目前,该公司在环保项目上已累计投资近32亿元。在固废循环经济利用方面,该公司建有60万吨/年钢渣微粉项目、8万吨/年冶金除尘灰利用项目、70万吨/年水渣微粉等循环经济项目,实现固废处置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99.96%。在水治理方面,该公司厂内设有焦化酚氰废水处理中心与下游工序全厂综合废水处理中心,对不同工序水温、水质的差异化需求,实行串联供水,通过对废水进行预处理和深度处理,实现对废水处理达到100%,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达到98%以上,实现生产废水零排放。
该公司新建环境监测中心,完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和二次资源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污染物排放,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信息存储与查询、结果统计与分析等功能,提高管理效率。二次资源管理系统通过与全厂制造管理系统和物流管理系统对接,能够实时跟踪厂内循环、厂外处置情况;还对二次资源生产、运输、处置和综合利用全流程监控,及时掌握二次资源处置的合规性情况,从而完成了横跨自动化、可视化、信息化、智能化多专业的区块链延展,构建了低消耗、低成本、高效率的清洁生产运行体系。
绿色低碳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该公司投资3.25亿元建设六钢铁路专用线,实现“公转铁”,大力推广新能源代替柴油装载机,倡导绿色出行,厂区通勤车、职工班车、观光接待车、公务出差车均使用新能源,以此推进绿色、环保、高效的生产运输方式,做到清洁生产、低碳出行。该公司投资5000万元,投用30辆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用于物流运输,这是企业不断开拓智慧物流新场景,实现绿色运输的新跨越,积极落实“双碳”工作的具体实践。
未来,该公司将以“零碳生态”为目标,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固树立绿色低碳意识,增强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倾力建设绿色六钢、环保六钢、生态六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