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盛大开幕,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四川成都。这次世园会主会场锦云楼、综合服务馆、主展馆、天府人居馆、植物馆五大核心场馆主体钢结构均由中国五冶集团钢结构及装配式工程公司(简称五冶钢构)匠心“智”造,一经亮相便“吸粉”无数。
不仅如此,2023年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主会场所在地——主火炬塔、大运会闭幕式主会场——成都露天音乐公园、成都城市文化旅游名片——成都熊猫基地扩建工程、天府艺术公园等一批世界大运会精品工程也均由五冶钢构承建。“五冶造”连续亮相世界级展会C位,展现了中国五冶集团在“大、难、新、特”钢结构工程领域的雄厚实力,“五冶钢构”子品牌日趋响亮。

浙江湖州太阳酒店
坚持高质量发展
推动建筑业“工业化变革”
近年来,中国五冶集团始终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建筑工业化、绿色建造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深度布局装配式及钢结构板块,投资建设了集建筑产品研发、设计、中试、生产为一体的及突出装配式建筑技术引领、建筑产品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制造、高端制造的示范性科技产业园——中国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形成了具备“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工业化、数字化”全产业链服务优势。

图为中国五冶集团(成都)建筑科技产业园。
为提升工厂化生产能力,中国五冶集团在该生产基地装备了一大批居于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的钢结构制造设备,如国内钢结构集成化最高的H型钢智能化生产线。该生产线采用自动埋弧焊接工艺,激光焊缝自动跟踪、工件自动翻转、新型卧式矫正等先进技术,通过参数化人机交互,可实现H型钢智能化生产;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智能无人下料产线,可实现智能下料,无人切割、自动分拣、自动转运等无人化生产;西南地区最大、功能最全面的钢板预处理自动化生产线,可实现上料、抛丸清理、除尘、喷漆、烘干、下料以及废气处理等7项工序。此外,还有行业最先进自动化装配和免示教自动化焊接机器人设备、行业最先进激光切割钻锯锁自动化生产线、西南地区行业最大涂装设备等现代化设备,并构建了国内一流的钢结构全寿命周期平台,可实现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全面达产后,该基地可实现年产16万吨钢结构制造能力,成为集钢结构技术研发、产品中试、行业示范为一体的现代化工厂。
该产业园一系列高精尖设备和流水线自动作业,在大幅度提升产能和生产效率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对建筑生产的固有印象,使得传统的“现场建造”变成了“工厂生产,现场装配”,为四川乃至西部地区建筑生产转型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科技赋能
全面提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
除了布局生产基地,中国五冶集团还建立了国家级焊培中心、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中心西部研究院、四川省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材料新技术及应用示范基地、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联盟等产业实体,开展装配式建筑标准制定、技术集成、成果转化,加强与装配式相关的新型墙体材料、防腐材料、厨卫集成及装配式装修等实体资源的组合和交流合作,补齐拓展延伸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条,为行业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上述举措的推动下,中国五冶集团在装配式及钢结构建筑领域的技术实力不断发展,持续保持和巩固在大、难、新、特钢结构产品上的技术优势和领先地位,五冶钢构已成为中国五冶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五冶集团累计荣获鲁班奖38座、国优奖52座、詹天佑奖8座,中国钢结构金奖21项;荣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54项;授权专利3165件,申报取得国家和省部级工法496项,主参编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95部,88项成果运用获得国际先进及以上科技成果评价。其中,在大型复杂钢结构领域,总结形成了“大型复杂钢结构数字化建造理论、技术与应用”成果,荣获2020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大型复杂钢结构数字化制造”高质量发展经验成果,荣获2021年全国质量标杆、四川省工业质量标杆称号。
坚持以匠心铸造精品
持续擦亮品牌形象
作为在蓉大型央企,中国五冶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深度融入四川省、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在中高端钢结构领域的品牌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建设了一批世界之最、全国之最和西南之最的“五冶钢构”经典作品,得到了各地政府、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广泛赞誉。诸如世界最大的全景声半露天半室内双面剧场——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全球最大的钢球体建筑——浙江湖州太阳酒店,世界最宽桥面大桥、世界最高倾斜桥塔、世界最大跨径非对称曲线形扭索面独塔斜拉桥3项“世界之最”——金简仁快速路跨沱江特大桥,全国最大的轻型种植屋面——天府艺术公园,国内第一座大型仿生拟态开合钢结构建筑——成都大熊猫基地熊猫观光瞭望塔,全国最大规模TOD建筑——雄安国贸中心项目,全国首例全通透钢结构高空环廊同步提升项目——重庆仙桃数据谷等经典代表作品。

图为成都露天音乐公园。

成都2024世园会锦云楼

成都2023大运会火炬塔

图为重庆仙桃数据谷高空环廊。
此外,五冶钢构还打造了一大批城市景观桥梁和网红打卡地,包括全国首座多元场景人行天桥——交子之环、国内首座莫比乌斯环异形大桥——五岔子大桥、四川首个多场景莲叶造型慢行桥——交子人行桥和首创温度阶梯曲线控制技术——锦尚大桥……

图为交子人行桥。
除了一系列城市中的地标建筑外,五冶钢构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方面也做出了积极贡献:打造了装配率99%的成都百花园健康驿站和全装配式钢结构桥梁-羊犀立交;在道孚县藏式民居改造项目中成功运用“以钢代木”技术成果,实现了装配式钢结构对传统木结构的替代和改造,在引导居民采用绿色环保建筑材料方面发挥了重要意义;承建了凉山州喜德县农房试点项目,为四川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建造新技术蓝本。
如今,五冶钢构已拥有以模型化精准设计、钢结构技术、围护墙技术、标准化装配技术和智慧化部品配套集成体系为代表的一批核心技术,以及超过100项相关专利。同时,五冶钢构还拥有国际领先的“正反弧形曲面直立锁边彩钢压型板一次成型工艺及高空安装技术”“高精度轨道钢结构箱形梁制作”等科技成果,以及国家级工法“高位大跨度悬挑钢结构施工工法”、省级工法“高位大跨度悬挑钢结构施工工法”“钢桁架悬挑支架施工工法”等成套技术。五冶钢构装配式及钢结构建筑产品的工业化生产和工程总承包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驱动格局愈发清晰。
坚持建圈强链
引领行业发展
作为国家工程建设领域的骨干企业,中国五冶集团始终坚持“齐心向党、强企报国”的初心使命,主动担当四川建筑产业链“链主”责任,充分发挥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单位优势,依托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和现代化智能化建筑科技产业园,着力助推四川省建筑产业“建圈强链”。
2020年4月,四川省装配式建筑产业协会钢结构分会依托中国五冶集团在西南地区中高端钢结构领域的影响力与品牌优势成立,分会成员涵盖高校、设计院和钢结构上下游企业逾170家,进一步凝聚四川省钢结构行业骨干力量,统筹完善产业链产品体系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行业行为,为钢结构建圈强链和推动行业的全面健康有序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同年5月,由中国五冶集团牵头发起,联合省内知名院校、设计院以及相关装配式建筑企业共同成立的四川省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联盟工作正式启动。联盟旨在发挥中国五冶集团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的技术优势,组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四川省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产业生态圈,打造全国钢结构装配式住宅领域集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和开放服务于一体的核心平台,目前已集聚设计院、知名院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近30家。
此外,中国五冶集团还牵头承办了“川渝住建杯”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和成都市第一届建筑职业技能人才大赛等多项赛事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川渝地区装配式建筑技能水平提升。
目前,中国五冶集团已同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省内外知名高校和各类市场主体构建了紧密的产学研用协同体系,从技术研究、设备研发、工艺革新、标准体系建设等多方面发力,积极搭建面向未来的建筑产业生态圈。
面向未来,中国五冶集团将始终锚定“以高质量发展铸就全产业链顶级服务商”的奋斗目标不动摇,继续深耕建筑工业化,坚定不移打造装配式及钢结构行业领军企业,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五冶力量。(杨颖)
(图片来源:中国五冶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