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独家报道

【钢铁荣光】钢铁沃土绽放民族之花

2024-10-07 10:08:00

  9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云南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中强调“:各族人民都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越开越绚烂。”
  新中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心协力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中国冶金报》特别邀请10位来自钢铁行业的少数民族干部职工,从他们自身的经历出发,讲述自己是如何与企业共成长的故事。
  来自不同民族和岗位的他们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意气风发、阔步前行。
  我是青格勒吉日格乐,目前在科研一线已经工作了19个年头了。在从事球团矿生产工艺及炼铁低碳技术研发的工作生涯中,我先后负责完成了20余项科研攻关项目,多项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我带领团队首次开发出了用消石灰制备低硅高碱度球团矿技术,这项技术使得首钢京唐公司504平方米的大型带式焙烧机成功生产出了二氧化硅含量达2.0%以下、碱度达1.1以上、还原膨胀率达15%以下的优质碱性球团矿。我们团队还在首钢京唐公司3座5500立方米高炉应用55%以上球团矿,改变了我国以烧结矿为主的传统高炉炼铁流程,实现吨铁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10%,为钢铁行业碳减排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路线,获得了两项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此外,我们团队还研发出了我国第一台400万吨大型带式焙烧机的投产运行技术,实现了带式焙烧机的高效投产及达产。这一技术中工艺制度优化及低温焙烧制度的开发实现了带式焙烧机工艺的高效低耗运行,吨球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至40千克/吨以下,工序能耗降低至14千克标准煤/吨,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我国带式焙烧机工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烧结矿和球团矿是高炉炼铁的两种主要原料,但球团工艺的污染物和碳排放量低,高炉使用球团矿可以大幅度提升技术经济指标、降低碳排放。不过,制约因素在于球团用铁矿资源不足。对此,我带领团队开发出了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多种颗粒粗、烧损高的复杂矿粉在球团中应用的技术,获得了印度、韩国、日本等国家的授权发明专利,并在球团工艺实现应用,大幅度拓展了钢铁行业可用铁矿资源。我们还率先开发出了镁钛低硅新型球团矿,对钢铁稳定生产和技术经济指标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我们团队主要在低碳炼铁、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固废资源化利用等低碳新技术上发力,争取为钢铁行业的低碳绿色发展再尽绵力,为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钢铁力量。
  我是唐笑宇,目前在钢铁行业从事工作已经16年。我是党的二十大代表,曾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河北省道德模范、全国钢铁工业劳动模范等荣誉。
  记得初入钢厂时,面对炽热的炉火和冰冷的钢铁,我曾有过迷茫和困惑。但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逐渐爱上了这份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工作。我深知,要想在这个行业中脱颖而出,就必须不断锤炼自己的技艺,追求卓越。
  在生产一线,我践行工匠精神,锤炼过硬本领,获得2017年“重科杯”全国模拟炼钢——轧钢大赛炼钢的冠军,并帮助团队获得企业组团体冠军。2017年,我成功晋级第12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并在2018年印度孟买进行的总决赛上一举摘得职业组冠军,为国家争得了荣誉。
  凭借多年的实践经验,我逐渐摸索出了一套260吨转炉留渣冶炼方法,有效降低了钢水终点磷含量。我还创造了“高温高氧炉渣溅渣操作法”,这一操作法不仅能维护转炉炉况,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在技术主管平台上,我参与了“大废钢比条件下品种钢氮含量控制技术开发与应用”的公司级课题,在完成降低铁耗任务的同时,使品种钢合同兑现率达到100%,该课题获邯钢科学技术一等奖。我参与的“IF钢冶炼新工艺及高品质汽车板”攻关,推动了高拉碳、顶渣改制、转炉底吹等技术攻关课题的实施和落地,全面推进了汽车板洁净化生产,IF钢转炉平均终点氧含量较原工艺降低230ppm(ppm即百万分之一),仅提高铁元素收得率一项1年便可创效1500余万元。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我相信,只要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共同书写出中华民族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我是杨正平,在今年初获得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在我从事检化验工作10余年间,我一直恪守初心,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严把质量关、认真核对每一个数据的质量指标,当好柳钢质量的“守门人”。
  在刚参加工作时,我主要是对进厂大宗原料煤样进行质量把关,做好来煤质量监控。为了提高自己专业领域技能水平,我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得了“广西技术能手”“龙城技术能手”“柳钢工匠”等称号。
  随着近些年公司调结构、促改革、稳生产,为了进一步提高检化验各环节的分析准确率与分析及时率,我与团队成员设计出相关方案,共完成“冶炼新物料分析方法开发在耐火材料、油品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铬镍钴合金及高纯金属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高温黏接剂中五氧化二磷的分析研究”等55项科技攻关和分析方法改进工作,确保了分析数据工作又准又快,其中多个项目获评为广西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秀成果,柳州市青年岗位科技“五小”成果奖。
  除了各项科研项目的攻关,我还会参与新方法的编写工作。2022年,在我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化学研究室完成了冶金行业标准《铌铁分析方法第1部分:钽、磷、铝和钛含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起草和编制工作。这是柳钢集团首次作为第一编制人编制化学分析领域行业标准,填补了行业空白。为充分满足生产贸易检验快速、准确、高效的需求,减少化学试剂污染,适应国内外检验行业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发展趋势做出积极贡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持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发展,不断提升自己;通过进一步梳理和优化工作流程,提质量、增效率;通过参与技术攻关与分析方法研发,力求总结出更加快速精准的检测方法,降低化学分析工的劳动强度,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我是常庆明,从1994年参加工作,到今年正好30年。最开始,我的工作是扫大盖,因为学得比较快,没多久就被调入调火班,两年后当了调火班班长。2008年3月份,我被提升为炼焦车间副主任。2013年,我被任命为济钢炼焦二车间主任。
  在现场那几年,清理苯槽、调火、测温、护炉铁件调整等等,各种各样的活我都做过。也正因此,我明白了改善现场环境的重要性。从那以后,如何改善现场职工工作环境成为了我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
  2022年,我解决了两个现场管理难题,一个是振筛现场环保升级,另一个是环境除尘效果提升及能耗优化。
  振筛用于焦炭筛分,区域扬尘异常严重,体现在数据上就是除尘系统吸力不足,达不到设计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制订出了两个阶段的计划,第一个阶段是解决除尘吸力不足的问题,第二个阶段是解决现场积灰问题。我带着同事们对现场几个除尘点的翻板开度、除尘吸力进行试验,重新优化吸力排布,同时更换自动调节翻板并加装连锁,对整个除尘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从根源上解决粉尘外溢问题。之后,我们对现场积灰进行了彻底清理,当时103/104皮带机头位置,焦粉堆积差不多有10公分厚,振筛一启动,现场瞬间乌烟瘴气,隔着10米都看不清人。我们用了近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整个振筛区域的清理升级,环境焕然一新,现在进去不戴口罩也不会有任何问题。    
  工作这些年,我总结出一个心得:心无旁骛,一心为工作,任何事都可以干成。当前钢铁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更需要我们这些一线管理者团结好广大职工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钢铁力量。
  我是吴豪,在从事稀土行业10年的时光里,我从一名扎根一线的技术人员成长为基层部门的管理人员,深刻体会到了个人的发展要融入到集体的发展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回想当年,刚从化工专业毕业的我,在进入课题组时对稀土材料的应用仅仅有一个粗浅的概念。彼时我们课题组研究的稀土高分子助剂在稀土应用领域是一个很新的课题。作为这个领域的一名“小学生”,我跟着公司前辈试制不同的配方,边尝试边重新认识稀土材料。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积累及同事们的科技攻关,我们研制成功第一款用于PVC(聚氯乙烯)的热稳定剂并且实现了技术转化,作为课题组的一分子,我感到无比荣幸。
  随着我们的产品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化生产,我需要承担起产品生产的工作。实验和生产是两个不同的工作,与之相配的是不同的工作思路。在前期的生产过程中,我投身到生产一线,与那里的操作人员共同完成原料投送及产品的包装、码垛、发货。后来,我慢慢积累了生产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同时产品也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也逐渐增强。
  2019年,北方稀土瑞泓(包头)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我的工作职责再一次迎来转变,负责管理瑞泓公司生产部。为了更好地组织生产,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我总结了前几年从事生产工作所积累下的经验,对现有生产线完成了4次大改造,编制出适合PVC稳定剂生产线运行的记录表格,完成生产线自主改善,几年来累计组织生产PVC稳定剂产品6500余吨,实现产值6000余万元。
  我个人10年来的奋斗可以说是我们这个集体10多年来奋斗的一个缩影。目前我们面临诸多挑战,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敢于创新,就能在高分子助剂材料中继续取得新的突破,为建设“两个稀土基地”贡献新的力量。
  我是白澈力格尔,自2020年10月份加入荣程钢铁集团以来,我始终秉承着“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的原则,在技术研发的岗位上,全心全意为荣程钢铁集团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荣程钢铁集团,我深刻体会到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荣程钢铁集团就像一个大家庭,不同民族的员工共同工作、相互学习、共同进步。作为蒙古族的一员,我不仅在技术领域发光发热,还在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我经常组织和参与公司内部的文化交流及学习活动,帮助其他同事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和传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在技术研发领域,我在部门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开展了多项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包括“大规格高强度预应力钢丝及钢绞线用热轧盘条研发”“耐磨钢球用合金钢大棒材开发及技术创新”“高铁轨枕预应力钢丝用盘条的研发”等6项科技成果,被评为国际领先和国际先进级别。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此外,我还积极推动自主研发的知识产权转化,将专利、标准、工艺操作方法等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价值;积极参与产学研平台的建设,推动荣程钢铁集团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将继续以一名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为荣程钢铁集团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是潘康信,来自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大山岑努村。2006年我大学毕业后来到永钢集团工作,到目前已有18个年头。2021年,我有幸成为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的一员,积极参与各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2022年,我荣幸地获得苏州市“最美石榴花”的称号。
  刚进企业时,面对不熟悉的生产设备,我还是有点不知所措。我逐渐意识到,我们从学校中学到的知识远远无法满足工作的需要,学习成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此后,我便扎根在一线,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场实际对应起来,遇到难题就向现场的老师傅们求教,慢慢地熟练掌握了现场操作,积累了实战经验。记得在一次生产过程中,由于烧结固体燃料配比问题,生产时间滞后,影响了整个生产计划。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于是我主动请缨,带领团队开始研究解决方案,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尝试,探索出了一套全新的操作方法,得到了生产实践的检验。这项成果在当时属于行业首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在工作中,我积极对标找差,将学习转化为实践,多年来践行着“实干创新”的企业精神,创新在炼铁厂混匀料中成功添加白云石粉,不仅降低了企业内部运输成本,减少倒运次数,还避免了道路抛洒和扬尘,缓解了环保和道路交通安全压力。
  永钢的企业愿景是“永创千秋业,联结四海友”,任用人才不分地区和民族。无论你来自哪个民族,只要凭借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敬业精神,都能像我一样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未来,我将立足岗位,继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是赵博琦,截至目前在昆明钢铁从事宣传工作已经5年、从事综合治理工作2年。在昆钢,我亲历了和不同民族兄弟姐妹并肩作战的点点滴滴,见证了钢铁与民族团结共同铸就的辉煌篇章。
  在宣传工作中,我积极挖掘并传播昆钢多民族职工团结协作的感人故事。从生产线上的默契配合,到技术攻关中的集思广益,再到生活中的互帮互助,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民族团结的光辉。我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将这些正能量传递给每一位昆钢人,激励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综合治理工作中,我更是深刻体会到民族团结对于企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各民族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参与到平安昆钢的建设中来。无论是巡逻防控、矛盾调解,还是安全教育、法治宣传,都能看到不同民族职工忙碌的身影。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共同构建起了昆钢的综治维稳防线,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作为昆钢大家庭中的一员,我深感自豪和荣幸。我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用镜头捕捉民族团结的温馨画面,用文字讲述昆钢人的奋斗故事。同时,我将继续积极参与企业的各项活动,为昆钢的发展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民族团结之花在昆钢的每一个角落绚丽绽放!我相信,只要我们各民族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昆钢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我是游名记,2021年加入酒钢集团。也是在这一年,酒钢1号、2号焦炉优化升级建设项目破土动工。这个项目以满足大型高炉对焦炭需求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焦化工厂。在1年的轮岗实习结束后,我被定岗到1号、2号焦炉,作为一名机械设备点检员参与到了这个项目的建设中。
  到岗后,我主要负责焦炉区域设备安装的跟踪盯控工作。为确保设备安装的质量,我需要每天早上7点在现场与施工单位沟通确认当天的施工计划,之后再查阅图纸掌握设备安装的各种参数。在施工过程中,我还要紧盯设备安装的每个环节和步骤,如果出现问题我会及时反映,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从抽调到1号、2号焦炉项目建设工作到项目建成投产的300多个日夜里,我先后发现各类设备安装问题40余项,提出改进建议10余项。作为一名焦化人,我能够参与焦炉的建设,从心底里感到非常自豪。
  入职以来,我亲历了1号、2号焦炉在工艺、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见证了焦炉投产后全系统自动化操作,我的操作技能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从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懵懂大学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机械设备点检员。2023年9月份,我又从机械点检员成长为一名机械协理工程师。    
  我的成长故事是酒钢集团乃至中国工业绿色、智能、高端化发展的一个生动写照,也是中国工业人艰苦奋斗、创新引领的生动写照。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我将为酒钢绿色制造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我是金梅,在首钢水钢博宏公司负责宣传工作。我对自己工作的要求是: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努力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组织、宣传及档案管理,这些工作虽然繁杂,但是我坚信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得到的结果一定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2015年,我从车间转岗到办公室负责宣传工作。为迅速提高写作水平,我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穿梭于各类写作培训班。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朋友,在写作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写作兴趣也更加浓郁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不断的总结和磨炼中,新闻稿件、散文持续不断地从笔下流出,我的作品不仅得到了水钢内部刊物的青睐,还相继在《首钢日报》《劳动时报》《六盘水日报》等媒体发表,这给了我无限的动力。    
  我的另一项工作是党务工作。为把党务工作和支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我积极组织“书记上党课”“党建知识业务培训”等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在按党总支要求组织好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和相关年度考核工作的同时,我还协助支部认真抓好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建材料上传、谈心谈话、党员党风廉政建设等日常工作。除了做好分内日常工作外,我还主动承担起一些临时性工作,配合公司纪委制作的警示教育短片在公司评选中获得三等奖。
  作为新时代少数民族职工,企业关怀、同事关心都让我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今后,我将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献出一份力。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