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杨悦 报道
“冶金工业经济研究中心对27家钢铁上市公司2023年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报告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钢铁企业在ESG信息披露及相关治理方面正在逐步加大投入,并呈现出披露率不断提高、报告丰富性持续增强、报告内容越来越接地气、报告规范性方面越来越与国际标准相接轨等多个明显特点。” 在于10月20日召开的ESG中国·创新年会(2024)之钢铁业的ESG革新与探索分论坛上,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拥军如是介绍。
他表示,ESG理念在中国钢铁工业的重要性正逐步提升,钢铁企业围绕ESG做了大量工作并收获了一定成果。然而,与国外头部钢铁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很多工作仍有提升的空间,还需长期努力。“中国已明确提出‘双碳’目标,钢铁行业深化ESG理念,拓展ESG管理的应用广度与深度,是实现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李拥军强调。
“我个人认为,‘ESG管理’实际上是一个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李拥军说,“向社会展示企业良好的ESG形象是工作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企业需要梳理内部和外部的各种问题。这时,ESG工作就从目标导向变成了问题导向。面对各类问题,企业需要挖掘问题的本质及产生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去梳理工作方针、制度和具体措施,从而形成有针对性的行动方案。当企业将行动方案落实到工作考评体系中时,企业理想的ESG形象便得以落地。因此,对于钢铁企业推进ESG管理而言,我认为,重点是以塑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ESG形象为目标,倒逼整个企业内部ESG体系建设及相关管理制度改革,以达成最终的ESG治理结果。”
就目前而言,我国钢铁企业ESG工作表现如何?“目前,我国钢铁上市公司ESG报告披露率逐年上升,特别是2023年披露率高达96.3%,接近100%,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在钢协会员企业范畴内,一部分企业已经主动公开ESG相关报告,展示了其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与实践。在民营钢铁企业中,普阳钢铁、永洋钢铁、澳森特钢、佰工钢铁等24家企业发布了ESG相关报告。值得注意的是,国有大中型钢铁会员企业、上市公司会员企业在发布ESG报告方面展现出更强的积极性与更高的透明度,体现了其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李拥军向参会的专家学者展示了一组能够反映行业ESG报告发布趋势的数据并讲道。
他介绍,以首钢股份为代表的钢铁企业的ESG体系建设正逐步规范化。围绕顶层设计,不少钢铁上市公司提出了ESG理念、搭建了ESG框架、制订了ESG发展规划,为系统开展ESG工作指明了方向。围绕治理架构,目前国内已有15家钢铁上市公司搭建了ESG治理架构,包括首钢股份、包钢股份在内的6家企业搭建了分层级的ESG治理架构,激励管理人员重视ESG管理,提升公司的ESG管理水平。同时,其供应链的ESG管理及风险管理也在得到加强。
“我认为,首钢股份、山东钢铁和包钢股份的ESG报告是非常典型、有特色的,有积极的借鉴学习意义。”他展开举例道,“首钢股份提出来的口号鲜明、有个性——‘做绿色的先锋——环保低碳引领可持续发展’。其中,‘先锋’和‘引领’突出了首钢股份在中国钢铁行业的领先地位。同时,‘技术领航’一词凸显了首钢股份在电工钢、汽车板等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山东钢铁ESG报告重点突出‘绿色典范’‘产品升级’‘高效治理’,其以一种朴实简洁的语言风格,让企业形象特点跃然纸上,具有山东企业品牌朴实、直爽的地域特色记忆点。包钢股份以另一种表达方式彰显了自身品牌特色。‘战略资源的承接者’这句话鲜明展示出包钢自身白云鄂博铁矿及稀土矿的资源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围绕产品,包钢在报告中突出‘稀土钢材的开拓者’,自主研发‘稀土钢’,打造世界一流新品牌,极具‘包钢特色’。”
“我个人认为,这3家企业的报告都突出了自己企业的特色,而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品牌形象。因此,这3家企业的ESG报告在今年的各种评级中都取得了飞跃式的提升。”他补充道。
“中外钢铁企业在ESG方面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为了更好地认识国内外钢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进展,李拥军还围绕国外头部钢企与国内钢企的ESG报告,对其环境与社会议题披露现状及绩效结果进行了对标分析。
李拥军坦言,国内企业一方面虽然对ESG理念很重视,但是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ESG企业文化;另一方面围绕ESG战略,缺乏顶层设计及ESG工作主动性,未形成系统的ESG战略规划、工作目标及行动计划。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只有不足10%的钢铁上市公司制订了专项制度。在ESG信息披露方面,我国钢铁企业还需要加强相关工作,比如英文版ESG报告披露力度还不够,钢铁企业应积极披露英文版ESG报告。“此外,在治理架构方面,50%的钢铁上市公司建立了ESG治理架构。这同时也说明还有50%的企业没有建立这一架构,更多的是把ESG报告当成了一份宣传工作。”他补充强调道。
李拥军表示,对标国外5家头部钢铁企业(安赛乐米塔尔、纽柯钢铁、奥钢联、日本制铁、浦项控股)可以观察到,国外头部钢铁企业非常重视ESG管理,并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了企业的日常经营中。一是制订了可持续发展框架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明确了ESG工作目标、发展方向和行动计划。二是其董事会有专业委员会或搭建专门机构负责ESG管理。三是国外头部钢铁企业制订了完善的ESG制度体系,并持续根据ESG相关全球倡议进行修订。四是在ESG信息披露方面,国外头部钢铁企业均较早并持续发布ESG报告,同时不断优化报告框架,并且遵循了国际主流标准GRI等。五是客观地披露了负面事件。六是非英文母语的钢铁企业也都发布了英文版ESG报告。
为此,李拥军建议,国内钢铁企业要加强顶层设计,加速制订ESG专项规划,打造ESG战略模型,明确目标及行动计划,搭建ESG治理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制订ESG工作的相关制度,结合实质性议题,制订对内对外的专项管理制度,切实将ESG理念融入到生产经营当中,让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互契合。同时,他建议企业完善可持续的信息披露流程,综合参考多个国际主流标准编制报告,全面客观地评价环境和社会影响。
“钢铁企业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持续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努力实现生产过程的低碳化、清洁化和循环化。这是每一家钢铁企业都要落实到根本点的。不论是绿色还是环保亦或是社会责任,企业最终都要做到低碳化、清洁化。”他说。
“就目前而言,在国际钢铁行业的ESG表现排名中,多数中国钢铁企业处于中档水平,位于头部的中国钢铁企业比较少,这样的排名结果未能准确地反映中国优秀钢铁企业在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这一现象的产生,与国外ESG评价标准更有利于国外钢铁企业相关联。我们在世界钢铁ESG评价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关键在于,一定要做出我们自己的钢铁行业ESG评价标准。”他最后强调,期待更多钢铁企业、金融机构及相关机构能积极参与中国钢铁行业ESG标准的制定工作,更客观、更合理地体现国内外钢铁企业在ESG管理上的真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