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件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加征关税动作频频,引发轩然大波。其中,有不少涉及钢铁行业的举措,简单梳理如下——
● 当地时间1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额外关税,同时,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加征25%的额外关税,从2月1日起正式生效。
● 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钢铁和铝征收25%关税,“没有例外和豁免”。这些措施将于3月4日生效。
● 当地时间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
● 2月18日,特朗普称,美国将对进口汽车征收25%左右的关税,针对药品和芯片等产品的进口关税也将初步定在25%左右,并将在一年内“大幅提高”。
到目前为止,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还在持续发酵,连锁反应正在显现。2月11日,印度钢铁部长H·D·库马拉斯瓦米(H.D. Kumaraswamy)表示,印度将在未来6个月内对来自中国的钢铁产品征收15%~25%的临时关税。2月20日,中国第二大钢材出口目的地韩国宣布对中国厚板征收临时27.91%~38.02%不等的反倾销税。第一大出口目的地越南紧随其后,宣布对中国输越钢铁产品征收19.38%、26.94%、27.83%共3档的反倾销税。
“特朗普2.0”时代的“关税风暴”来袭,对中国钢铁影响几何?对于不确定的连锁反应,中国钢铁如如何稳舵前行?本期将进行多维解读。
深 度
25%关税有多重?
本轮加征关税不是特朗普政府第一次对钢铁产品祭出关税武器,早在首届任期内,特朗普就曾于2018年3月以“国家安全”为由,依据《1962年贸易扩展法》第232条条款,对进口钢、铝分别加征25%、10%的关税,初期豁免了加拿大、墨西哥、欧盟等盟友,但最终仍全面实施。
2018年的关税政策直接导致中国对美钢铁出口量从2017年的118万吨骤降至2019年的23万吨,降幅达80%,美国对中国钢铝直接依赖度至今仍未恢复。与此同时,中国通过第三国(如越南、墨西哥)转口美国的钢铁量增加,但美国随后加强原产地审查,封堵漏洞。那么,此轮加征25%关税对中国有多重?
关税悖论:短期保护与长期衰退
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实现“制造业回流”,促进本国产业工人就业,效果却并未达到。2018年关税实施后,美国钢铁进口量下降27%,国内企业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新建电弧炉炼钢厂等措施抢占市场;下游制造业(如汽车、建筑)在关税生效前的囤货需求增加,导致美国钢铁产量短期增长3%。不过“好景不长”,钢铝价格上涨导致美国汽车等下游行业成本上升。例如美国汽车制造商成本增加了约300美元/辆,迫使部分企业将生产转移至海外(如墨西哥),这一过程在2018年—2024年间持续发酵,最终导致岗位流失。哈佛大学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联合研究曾指出,尽管2018年关税政策为钢铝行业创造了约1000个就业岗位,但下游制造业(包括汽车、机械等行业)的岗位流失规模达到7.5万个,形成“就业净损失”,进一步削弱了钢铁需求。
与此同时,成本上升等不利影响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传导,持续冲击着美国制造业。如美国钢价在2018年关税落地后上涨40%,铝价上涨11%;得克萨斯州石油行业因钢管成本上升,导致页岩油开采成本增加15%;依赖进口钢铝的下游产业(如啤酒罐制造商)被迫承担更高的原材料成本,挤压利润空间。
另外,关税还带来了供应链的扭曲和效率损失。美国企业为规避关税,尝试通过第三国转口或本土采购,但供应链重组增加了物流和管理成本。例如,福特汽车因供应链调整导致新车交付延迟,间接成本上升。关税引发的全球贸易摩擦(如加拿大、墨西哥报复性关税)也进一步扰乱北美供应链,加剧了成本不确定性。
可见,特朗普2018年钢铝关税政策的初衷是“制造业回流”和“重振美国钢铁业”,结果却陷入悖论。关税虽短暂提振本土产量,但未能解决行业结构性矛盾(如技术落后、需求萎缩),反而加速下游产业外流,形成“杀鸡取卵”效应,加速本土产业的衰退。
逻辑透视:特朗普2.0时代
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
特朗普2.0时代关税政策存在极大不确定性。通过分析近期几次关税政策摇摆的典型案例,也可以窥探特朗普政府关税制定背后的部分逻辑。
案例一:对墨西哥、加拿大关税的“宣布—暂停—再威胁”循环。2025年2月1日,特朗普宣布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能源产品10%),但仅两天后(2月3日)又签署行政令暂停实施,推迟至3月4日。其间,加墨两国以边境管控承诺换取缓冲期,但关税威胁仍悬而未决。其背后逻辑是,通过突然调整关税制造紧迫感迫使对方让步,同时保留政策调整空间,体现其“震慑—交易”策略。
案例二:对华关税的阶梯式加码与摇摆。2025年2月1日,美白宫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关税。此外,2月7日,特朗普临时保留中国小额包裹的关税豁免,因执行技术问题而推迟。其逻辑是,通过阶段性施压试探对方底线,同时规避短期市场冲击。
案例三:“对等关税”政策的模糊与调整。2月13日,特朗普宣布将对所有国家实施“对等关税”,后又称不会立即征收,导致美元指数波动。此前,全球对等关税被普遍认为难以操作(因各国税率差异巨大),但特朗普仍将其作为谈判筹码。
造成特朗普2.0关税政策不确定性的根源,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多重目标冲突。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其关税政策同时追求贸易逆差修正、财政收入增加、国内政治议题(如移民)及制造业回流等目标,但这些目标的优先级却在不断调整和变化,进而导致了相关关税政策的反复。
二是法律工具的灵活性与随意性。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后,频繁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而非传统贸易条款(如“301条款”),绕过国会审查,加速了政策的出台与撤回。
三是市场与政治的双重博弈。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的摇摆反映了其试图平衡短期市场稳定(避免通胀飙升)与长期战略目标(重塑贸易体系)的矛盾。
总而言之,“特朗普2.0时代”关税政策的本质是“以不确定性为工具”的博弈策略,其反复性既源于个人执政风格,也反映美国结构性矛盾(如财政赤字、产业空心化)。应对此类政策,我国需摒弃短期妥协幻想,转而构建“反脆弱”体系——通过技术自主、市场多元化和制度性反制,将外部压力转化为内部升级动力。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的核心是耐力比拼,而中国在产业链深度与政策工具箱上的优势,为长期博弈提供了坚实基础。
作者:郭达清
深 度
对电工钢产业链影响深远
随着全球范围内“双碳”目标的推进、节能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蓬勃发展,电工钢等软磁功能材料在各国的应用日益广泛。美国此次加征25%关税,对我国电工钢产业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
据海关总署统计,2024年我国电工钢出口量为144.76万吨,含取向电工钢64.25万吨、我国无取向电工钢80.51万吨。从出口地分布来看,我国无取向电工钢对外出口量最大的前3个地区分别是亚洲(占比60%)、美洲(占比27%)、欧洲(占比13%)。取向电工钢对外出口量最大的前3个地区分别是:亚洲(占比55%)、美洲(占比24%)、欧洲(占比18%)。

虽然出口美洲数量位居第二,但直接出口量并不多(2024年出口至美国的取向硅钢仅占美洲数量的0.3%),特别是自2014年我国主流电工钢企业经历反倾销调查以来,直接出口至美国的电工钢数量已显著减少。如今,我国电工钢产业已积极调整市场布局,将优质资源更多地投放到其他国际市场,尤其是近年来,取向硅钢向欧洲、非洲等市场出口的数量及份额均在逐年加大,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不过近期,美国加征关税或对全球电工钢产业链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影响中国电工钢贸易格局。一般情况下,普通热轧卷涨价会影响电工钢热轧卷下跌。据市场机构数据,目前美国本土普通热轧卷板价格受征收关税影响正在上涨,总体看,美国本土普通热轧卷比中国普通热轧卷价格高出许多。若继续上涨,有可能影响电工钢价格,美国因能力不足及需求不够,会增加来自欧盟等国电工钢的进口或寻求新的供应商及方式。但新增关税壁垒或导致中国出口至美国电工钢数量下降。若中国电工钢通过转口贸易进入美国,叠加关税后的价格优势将大打折扣。中国在美国已建或在周边建设的变压器厂应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在此背景下,中国正积极通过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拓展东盟、中东等新兴市场,降低对美国的依赖。同时,商务部已明确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并将相关措施诉至世贸组织,若WTO裁决支持中方立场,这将为后续谈判提供有力依据。
第二,影响全球电工钢贸易格局。美国加征关税,导致对美出口电工钢的国家和地区在美国市场竞争力下降,从而将出口转向其他市场,改变全球电工钢的贸易流向。美国本土电工钢企业的国内市场份额可能增加,而外国电工钢企业则可能市场份额被压缩,甚至退出市场。
不过,美国能源部(DOE)与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联合报告显示,近年来,美国电网对配电变压器需求迫切。据悉,美国大约55%的配电变压器服役超过33年。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电动汽车(EV)、充电站和可再生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使得变压器,尤其是升压变压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且美国本土生产能力很难满足。如美国取向电工钢生产能力和110等级以上主变的制造能力有限,特别是能效升级后,高端电工钢自给能力不足,海外市场依赖度会持续存在。
第三,影响电工钢产业链。以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的电工钢企业可能面临订单减少、营收下降的挑战,需要进行产能调整。而美国本土电工钢生产企业,则可能因竞争压力减小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价格,但长期来看,缺乏外部竞争可能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
与此同时,若我国电工钢出口受限,对上游硅铁等原材料的需求可能减少,造成原材料供应商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美国的电力、汽车等下游应用行业,也可能因进口电工钢成本上升而转向使用本土电工钢或寻找替代品,若本土供应不足或性能不符要求,将影响相关行业的生产和发展。
第四,影响电工钢市场价格。受关税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电工钢出口受阻,供应过剩可能导致价格下降。然而,若其他国家采取反制措施或贸易保护政策,全球电工钢市场可能陷入混乱,价格波动加剧。在美国,进口电工钢成本的增加和进口量的减少,或将推动电工钢价格上涨。
综上所述,电工钢市场的动态变化不仅影响着上下游产业链的稳定和发展,还牵动着全球贸易格局的演变进程。各国需共同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挑战,推动电工钢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卓(作者系中国金属学会电工钢分会原秘书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科技发展中心专家顾问)
业界 声音
钢贸商:对钢市行情表示关切 将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包斯文
这段时间,美国加征关税的阴影,给钢材市场行情带来负面影响,引起钢贸商高度关注。上海华磊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太庚在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若美国对全球各国加征同样关税,对中国影响不会太大。”上海瑞坤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双认为:“特朗普上调关税造成期货价格下跌,将致使后期钢材市场走势存在不确定性和多变性,贸易商经营难度和市场风险加大,预期变得悲观。”
从事钢材进出口贸易的钢贸商对美国提高关税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十分关注。2024年,我国出口到美国的钢材仅89万吨,占我国钢材出口总量的0.8%。但钢贸商认为:“在直接或间接出口的钢材品类中,占比较多的为板材类、管材类等较高端的钢铁产品。关税因素或将导致该类企业出口订单减少、利润收缩,甚至导致亏损。”也有钢贸商认为,从事普材贸易的钢贸公司受冲击更大。
不过,正月十五(2月12日)过后,钢材市场逐渐回暖。在采访中,钢贸商介绍,过去一周(2月17日—2月21日),上海钢材市场价格整体攀升,如冷轧卷板、热轧卷板、中厚板价格分别上涨70元/吨、60元/吨、30元/吨~40元/吨等。市场解读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可能会与中国达成新的贸易协议,关税战出现松动迹象,所以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上行。
国内钢贸商将如何应对?贸易商大都表示“以变应变”,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和经营品种。比如,减小普钢的经营规模,转向市场看好的优钢、特钢。再如,进行市场调研,拓展新市场,注重多元化经营,改变钢材出口格局。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内钢材出口将更多倾向于东盟、中东、非洲等地,避免流入高关税区域。那些集钢材加工、贸易于一体的,计划将粗加工环节留在国内,把精加工和组装转移到东南亚等“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规避高关税。
钢贸商普遍表示:“要增强信心,日子不好过也得过,路不好走也得走,这也是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产业链布局和经营短板的契机,如果能借机加速转型升级,或将获得新生。”
业界 声音
中机联:短期有影响 长期影响不大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杨悦
“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增加关税政策,短期内对机械行业还是会有一定影响。但长远来看,个人认为影响不会很大。”2月14日,在2024年全年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形势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副主任陈斌在答记者问时如是回应。
陈斌表示,2024年,中国机械工业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连续第4年超过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了7.5%,占全国货物贸易的19%。“去年的国际贸易环境十分恶劣,可机械工业仍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贸易顺差达5000多亿美元。可见,中国机械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陈斌解释道。
此外,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为机械工业开展出口贸易打开了新局面。“2024年,机械工业面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在总出口量中的占比增长至14%,近几年,我们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出口贸易基本上都达到两位数的增长。与此同时,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区域这几年的出口贸易量都在增长。产品在欧美受到阻力之后,企业很快就在其他方面打开了局面,大有‘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的意思。”陈斌继续表示,“此次加征关税是面向全球所有国家,但相信机械工业企业总有办法突破困境,增加贸易收入。”
以汽车行业为例,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640.7万辆,同比增长22.8%;出口额8346.5亿元,同比增长16.5%。“中国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脚跟站得还算稳。”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近几年在国内的销量有很大变化,但出口量并没有那么多。这一情况的关键在于海外基础设施建设没有跟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节奏。”陈士华补充道,“多数企业也在想办法联合做充电桩,但这个步伐可能会迈得比较慢。”
“面向欧美市场,我们将继续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他们无论是选择加征关税还是提高碳排放要求,都是在变相拉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到欧美国家建厂,以带动当地的产业链发展。虽然出口贸易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但多元化的海外布局将成为主流发展趋势。”陈士华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