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高晓曦
近年来,本钢恒泰公司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不断健全改革推进机制,积极探索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主线的“项目单元最小化,运营模式市场化”(简称“两化”)改革,以“两化”破题推进改革落实落地,日益增强企业活力,持续提高效率、效益。
推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改革尝试初见成效。该公司核定上交利润指标,通过竞价“摘牌”方式产生项目经理,按照市场化原则独立经营、核算,其余收益由项目单元自行分配。2021年4月份,本钢恒泰公司在板材炼钢厂率先开展项目经理负责制试点,迈出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2021年4月份和11月份,该公司分别对运输业务、机械加工业务实行项目承包,并于2022年2月份对机电作业区的9个维保班组实行项目承包。
精简机构人员编制,层级管理扁平化。根据项目承包经营需要,该公司实行扁平化管理,撤销作业区级机构,形成公司直管项目单元(项目部、班组)模式。改革后,该公司内设机构由11个压减至5个,压减比例为54.5%,两职群人员压减了32.5%,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
全员竞聘上岗,选人用人不拘一格。该公司打破干部、工人界限,不再论资排辈,让符合岗位条件的操作人员可以凭实力参加其他序列岗位竞聘。经过竞聘,该公司11名职工由操作岗竞聘到专业职能和技术岗位,12名原专业职能和技术岗位的职工转至操作岗;C、B级落聘率为23.5%,机关人员落聘率为24%,岗位变动率为76%。
推进充分授权放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该公司建立“项目单元自由组队,竞价摘牌自行运营”激励机制。项目经理对内是班长,授予其选人用人权、差异化分配的自主权;对外是经理,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授予其全面运营决策权。在薪酬分配上,该公司依据内部工作量结算,打破“大锅饭”,实施“精准激励”;同时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末位淘汰”主要依据。2022年上半年,该公司基层项目单元整体薪酬固浮比差异系数达1.3,同班组人员最大薪酬相差1500元/月。
创立“项目单元最小化”模式。该公司承揽的每个项目,无论大小,都交由项目单元负责。项目经理按“选聘+组合”方式自由组队、双向选择,从而使项目团队人员精干、生产效率提升。维保各班组在业务量不变的情况下,优化冗员共计24人,优化比例达9%,在岗职工收入人均提高了15%,职工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经过本次改革,该公司一年可节约人工成本达100余万元,82名在职职工进入赋能中心流转,占职工总数的24.4%。
《中国冶金报》(2023年02月22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