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邵启明 通讯员 蒋政慧
聚合成长力量,驱动创新裂变。今年上半年,南钢推进“钢铁+新产业”双主业发展,形成“一体四元一链”(“一体”即特钢新材料,致力实现全系统极致效率、全系统智能制造、全系统绿色低碳;“四元”即通过“产业+投资”,围绕核心产业平台及产业链能效提升,发展新“智”造、新互联、新材料、新能环等产业;“一链”即聚焦整体服务能力,延伸产业链)的大产业生态。
在此背景下,南钢新产业投资集团(下称南钢新产业)围绕“四元一链”,汇聚以金恒科技、金元素、柏中环境、钢宝股份、印尼基地等核心产业平台为主的53家子公司,其中全资及控股19个、参股15个、基金投资19个。各子公司坚定信心,保持发展定力,打造产品创新“策源地”,跑出经营创优“加速度”,全力以赴推动南钢新产业的经营发展迈上新台阶,努力让南钢新产业发展的“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1月—6月份,南钢新产业投资集团累计创效5.6亿元,同比增长6.22%。
加快新“智”造步伐
南钢新产业围绕工业软件、工业大数据、智能控制、智能装备等,在新“智”造板块汇聚了多家优秀公司,加快新“智”造步伐。
今年初以来,金恒科技克服钢铁行业波动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坚持“成为数字化转型生态构建者”的南钢新产业发展愿景,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工厂为牵引,打造了设备智维、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安全、智慧园区、无人行车及产线机器人等产品。今年上半年,该公司推动首个非钢企业超千万项目落地;累计签单2.47亿元,其中外部订单总价值达6121万元,同比增长31%。
金宇智能以开发国际最先进水平的智能检测系统为目标,深耕钢铁、轨道交通、汽车、风电等四大业务板块,目前拥有1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多次承担国家与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及其产业化的项目。今年上半年,金宇智能的“钢板全板面相控阵超声波自动探伤系统研发及应用”“钢厂铁运双轨式轨道伤损多参数检测及智能评价系统研发与应用”两个项目经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评定,分别获得“国际先进、国内首创”“国内领先”的评价,并成功实现配套产品首发。
汇聚新互联板块优势资源
南钢新产业围绕智慧采招、智慧电商、智慧物流、智慧仓储等,推进“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在新互联板块汇聚了6家子公司的优势资源。
其中,钢宝股份针对行业采购、生产、物流、沟通、成本五大痛点,自主研发出一款钢材加工服务平台——“钢E切”。该平台具备链接、匹配、算法、服务等功能,全面整合中板资源及切割加工资源,为用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创造价值。“钢E切”的加工配送云切平台上线订单量持续增长,今年前5个月累计创效3507万元。
此外,鑫洋供应链持续稳定“车、船、港、仓”四大生态圈业务,并强化重点企业合作,推动耐磨板等存量业务稳步提升;开展造船业务,推进船板供应量增加;布局原燃料大宗商品、建筑辅料、废钢业务;关注物流基础设施投资业务、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业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利润4406万元,年度指标完成率达52%。
更值得一提的是,鑫智链以S2B2C智慧采招的交易平台,结合其在招标行业权威及区块链技术研发,开拓区块链服务中台、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累计完成招标项目2550个,实现利润3809万元,年度指标完成率达51%。同时,鑫智链区块链应用场景获评为“江苏省区块链优秀解决方案”。
逐步完善新材料产业平台
南钢布局金属复合材料、汽车轻量化材料等细分领域,逐步完善新材料产业平台,提供综合性材料解决方案。
今年初以来,金晟公司以“轻资产+政府资金扶持”模式,完成安徽来安年产100万套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指由多个电池单体组成的电池组)系统轻量化零部件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了该公司的产能规模,实现具有业内领先水平的复合材料与高强钢相结合的轻量化电池包产品量产,进一步提升金晟公司的行业地位。
此外,今年初以来,作为南钢新产业旗下一家国际领先的汽车轻量化部件供应商,德国科勒集团月度营业收入持续创新高,并连续盈利。德国科勒集团生产轻量化批量产品和模具,具备先进的材料处理能力,是全球顶尖的一级、二级供应商,产品主要供应全球知名整车制造厂。
同时,金元素公司也积极推进钛材复合板的轧制,丰富现有产品结构;以技术和订单为资源,推进爆炸复合板项目政府谈判及合作伙伴引入,实现爆炸资源和爆炸复合产线订单突破。金元素公司是国内唯一批量稳定供应500兆帕级别桥梁钢复合板、国内唯一供应825镍基合金热轧复合板、国内唯一供应船用复合板的企业。今年上半年,该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5%,创效金额同比增加407万元。
新能环产业综合解决能力显著提高
目前,南钢新能环业务已涵盖水废、固废、气废处理及能源等领域,区域环境治理的综合解决能力显著提高。
其中,今年上半年,柏中环境公司成功中标菏泽污水处理厂BOT(建设—经营—转让)项目;宁夏普道危废处置项目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正式投入运营;“王小郢提标改造及除臭降噪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最高奖“詹天佑奖”;气化渣1200吨/天项目开始进料试运行;印尼焦化产业园区污水处理项目于6月份正式开工,这是柏中环境公司首个走向海外的项目。
此外,金瀚环保公司的“高炉热风炉低温烟气余热利用协同脱硫降碳技术及应用”项目,经中国金属学会及钢协等的专家认定,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东西区饱和蒸汽、220烧结余热发电经系列调整优化,机组装备整体升级,发电效率预计提升9.85%。同时,该公司拓展新能源电车、能源回收(高炉渣显热回收、焦炭烘干)利用及废渣综合利用的新业务,不断取得好成绩。
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延伸
截至目前,南钢协同钢铁主业,围绕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资源价值提升,已投资铁矿、焦炭等上游资源和下游产品及副产品延伸加工等11家产业链公司。
今年上半年,金安矿业实现原矿产量185.92万吨、铁精粉产量51.78万吨;持续推进降本工作,单位生产成本同比减少77元/吨;实现效益2.51亿元,圆满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此外,南钢印尼金瑞是印尼青山工业园区焦化产业园的率先投产企业,受限于外围煤气管网配套不完善等,部分焦炉煤气不得不点火放散,对南钢印尼金瑞的效益造成了一定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南钢印尼焦化项目部会商印尼青山工业园区煤气调度中心,做出向焦化产业园以外企业转供煤气的决策。今年6月6日,通过与青山园区煤气管网对接、协调、打压、置换,南钢印尼金瑞的焦炉煤气正式转供到焦化产业园外的用户。该项目预计每月可为南钢印尼金瑞多创效约600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钢逐步完善财务投资项目管理机制,并共同设立转型发展基金,重点依托南钢现有的工业场景,寻找补强产业链的投资机会,落地“产业+投资”的策略,打造产业生态,促进南钢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南钢转型发展基金已投资了19个项目,投资金额达6.24亿元,项目估值由投资时的246亿元增加至目前的311亿元,增值约65亿元,对应权益增加约1.44亿元。其中,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项目有12个,占总投资比例的60.42%;新材料领域投资项目共5个,占总投资比例的30.13%。
《中国冶金报》(2023年07月26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