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吴憬
首钢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启用一年半以来,门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无处不在,一站式医疗服务实现新飞跃,极大地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与医院服务效率。
近日,笔者来到首钢医院门诊大厅,只见服务台和“一站式服务中心”的蓝色字体醒目而温馨,医护人员身穿白衣,面带微笑,仪容规范。“请问外地医保可以在首钢医院看病吗?”“我想查查血压和血糖,可以自助挂号吗?”“能不能帮我复印门诊病历?”得益于该院推出的门急诊“数字化+一站式”服务,患者的问题与需求在这里都会得到耐心细致的解答和专业帮助。
步入首钢医院,便捷的智能化服务设施处处可见。在挂号缴费区域,自助服务终端一体机整齐排列,患者在这里可以快速完成挂号、缴费等一系列操作,同时医保在线结算功能让患者在医生诊室就可以完成费用支付,无需于多个窗口间来回奔波。在候诊区域,智能排队叫号系统有序运行。患者在挂号或签到后,系统按照顺序自动叫号,并通过显示屏和语音播报实时告知患者就诊信息;电子病历系统让医生能迅速查阅患者的过往病史、检查报告等资料,为精准诊断提供有力支持。在门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高效运转。医生开具处方后,系统会自动将信息传输至药房,自动发药机迅速精准地调配药品,药师核对无误后,患者即可取药。整个过程快速准确,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取药等待时间,也降低了人工调配可能出现的差错率。
那行动不便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又该如何顺利就医?笔者发现,首钢医院还设置了“共享轮椅”服务区,有序摆放着多辆智能轮椅,患者及家属只需通过手机扫码,按照提示操作,即可轻松解锁使用。这一数字化共享模式不仅解决了行动不便患者的短距离移动难题,还通过智能管理系统实时监控轮椅的使用状态和停放位置,方便医院进行调配和维护。笔者了解到,自首钢医院新门急诊大楼启用以来,“共享轮椅”已为7000余名患者提供了便民服务,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好评。
数字化手段为门急诊创新赋能提效,而流程的灵活化则帮助患者和家属实现少跑腿、省时间,多种业务一次办结。笔者看到,在首钢医院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患者可以享受住院病历复印,麻醉卡办理,病历复印申请单、急诊病历、门诊影像报告等开具、补打,医保政策咨询,医保门诊特殊备案、注销等便捷服务。
来到首钢医院信息中心,笔者看到这里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了智能管理医疗设备、实时监控药品库存,以及在线调查患者满意度等功能。这些数字化手段共同构建了一个高效、便捷、人性化的医院门诊服务体系,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事情几分钟就办好了,不用再来回来去地跑着排队,非常方便!”“在一个地方集中办理业务,省时又省力!”接受过首钢医院门诊“数字化+一站式”服务的患者纷纷给出了赞扬。
从门诊的智能导诊到科室的病程管理,DeepSeek(深度求索)的接入,全面提升了首钢医院的诊疗效率和质量。在首钢医院全科医学科,笔者了解到,近期通过部署DeepSeek-R1人工智能大模型,该科室实现了住院病历小结的智能化生成。该院信息中心主任余浩表示,工程师团队经过数月调试,已完成不同参数规模的模型部署。目前,这套系统已在首钢医院全科医学科、修复重建外科、骨肿瘤科等科室投入应用,支持智能问答、医疗知识检索、门诊病历自动生成等六大核心场景。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庹晓晔告诉笔者,接入DeepSeek后,原本需数十分钟的病历书写流程如今缩短至几秒,帮助医生更专注于诊疗患者。此外,该模型还具备文书纠错功能,通过提升医疗文本的准确性,降低了诊疗风险。
首钢医院相关工作人员还透露,这套被称作“医生智能助手”的系统,未来将拓展至更多临床场景,进一步为患者就诊提供全流程、协同化、集约化服务。首钢医院信息中心主任余浩和门诊部主任李猛表示:“我们会持续改进传统诊疗服务模式,对患者就医过程进行流程再造,围绕患者需要,数字化医疗服务项目及功能也会不断丰富和完善,让患者就诊更加便捷高效。”
“让数据动起来,让患者少跑腿。”首钢医院通过服务创新、流程再造、DeepSeek接入,以及智能协同,将传统诊疗的“多处折返”变为“一站顺畅”。技术赋能带来的不仅是效率提升,还有服务水平的升级:当病历精准快速生成时,当药品通过物流系统自动传输时,当报告文书的准确性由AI(人工智能)严格守护时……首钢医院的医疗管理与服务正在突破传统流程瓶颈,构建起“以病患为中心”的数字管控体系。这也折射出该院医疗“数字化+一站式”转型的深层意义——让优质医疗资源如春风化雨,“润泽”每位患者。
《中国冶金报》(2025年04月23日 08版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