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潘家华: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019-08-28 13:47:00

        在通常的认知中,发展和环保是相背离的,企业多将环保视作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生态的恶化,“企业社会责任”尤其是环境责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环保标准的提高和监管加严,也让企业认识到,环境成本正在逐渐内化为企业成本的一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企业一定要转变思路,社会责任是一个战略机遇而不是负担。
  “要做百年老店,就必须要有担当,战略取向和价值取向是企业的根本。”潘家华是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联合国环境署北京代表处高级项目官员、能源与环境顾问,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社会经济评估工作组(荷兰)高级经济学家;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三、第四、第五、第六次评估报告主要作者。
通过清洁生产来履行环境责任
  《中国经营报》:环境责任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种。您认为环境责任是一种生产力和潜力,而企业实现环境责任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清洁生产。但往往对企业来说,清洁生产意味着要增加投入,从而使得生产经营成本更高,可能会有损于企业的竞争力。这个矛盾如何解决?
  潘家华:清洁生产是一个过程,只要比过去的生产方式污染更少,我们就可以说它是清洁的。清洁生产要设定标准,比如淘汰落后产能要有一定的门槛,这个门槛不是高不可攀、遥不可及的,是可以达到的,这个门槛也要随着技术进步和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升、对美好生活期望的提高,不断往前推进。行业引领能力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说明这个企业的效率高。我认为清洁生产的标准应该由企业制定,这样标准就有了市场属性。国外很多标准都是由行业协会制定的,这样企业实现了高效节能、清洁生产,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号召力。此外,生产者需要对环境关爱和为之行动,消费者也需要对环境关爱和为之行动,这就是消费者的选择,这也会对市场产生压力,如果企业不遵循市场需求,可能就无法生存。环境责任不应该仅仅是责任,而是动力,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效率、竞争力和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让消费者选择推动企业环保
  《中国经营报》:消费者的选择确定会对企业形成压力。现在有一个热词叫作“消费降级”,在房价高企的情况下,大量收入投入到房地产市场上,在其他方面的消费就会减少,各种廉价产品尤其受到收入较低人群的欢迎。这种情况下,消费者如何能对企业形成环保压力呢?
  潘家华:现在房价虚高或者说人为抬得太高,导致房地产成了资金的蓄水池,但房子又是刚性需求。北京某些房子的月租高达万元,对消费者来说,大量的收入用在住房和房租上,这是一个客观事实。消费者是有预算约束的,在房子上投入得多,在其他方面可以用来消费的收入就少了,所以现在很多快餐、垃圾食品、低端产品在市场上盛行。我们要客观理性地看待这一点。我认为,企业的准入门槛和产品标准应该对消费者、社会和自己负责,那种抱着“打一枪换个地方、反正又没有经济损失”想法的企业,不但违背了道义和自我责任,也难以逃脱法律的惩治。对消费者来说,选择便宜的产品是饮鸩止渴,这是一种被动无奈的选择。但是要对身体健康和家庭负责,选择消费品时必须有一个最起码的标准,不能没有底线,多数人也不会选择“毒药”。
  消费者还有一个选择,就是去房价低的区域。美国人口并不是都集中在华盛顿,旧金山市区面积122平方公里,人口86万人。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人口约为40万人,海牙人口约为20万~30万人,欧美国家少有超级大城市,但中国一个中心城市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人口。这需要公共政策对公共资源配置做出明确的导向。比如中国的优质高校集中在北京,各省最好的学校集中在省会城市,而国外的牛津、剑桥一所大学就是一座城市,斯坦福大学距旧金山有60多公里,他们的大学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均匀。再比如唐山,污染严重,“傻大黑粗”,这和优质资源都在附近的北京、天津有关。有个流行的说法,全球钢铁产量中国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如果唐山有985高校给当地提供技术支撑,唐山不会成为“傻大黑粗”。年轻人需要寻找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不一定要集中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创业要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地区,不一定要在房价高企的地方。我们要改变思维定式,城市发展要全面、均衡、均质化,现在交通有高铁和飞机,空间不是问题,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使得信息没有时差,大学图书馆也可以全部搬到网上,即使不是在一线城市也可以随时了解纽约时装周、巴黎时装周。我认为,对中国来说,工业制造业正趋于饱和,生物技术、农业才是发展空间所在。我个人觉得农村生活宽松悠闲,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品质较高。
  环境风险并不遥远
  《中国经营报》: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风险报告2019》中,和环境有关的风险占了十大风险的一半以上。如何让企业切实认识到环境风险会给企业带来风险呢?
  潘家华:我是湖北人,我们湖北有几千年的洪患文化——每年都要发洪水。我家在湖北枝江江汉平原西边、离荆州不远,我们那里的房子都是建在土台上,每年都被洪水淹,家家户户都有船。每年夏天,16岁以上的人都要巡防大堤。这种自然环境给大家形成的认知就是,房子建得再好、金银财宝再多,也会被洪水冲走。湖北历史上有政治家、军事家,就是没有大商人,即使现在也是“小、轻、巧”,例如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着重点就是“小”。这种洪患文化深入骨髓,如何能够发展、积累,企业又如何能做大做强?再比如气候变化,这会和企业没有关系吗?欧盟规定,2025年要达到每公里行驶汽车排放不超过95克CO2的刚性标准,气候风险转换成排放的刚性约束,这就是门槛。对企业来说,风险并不遥远。
  央企国企民企应一视同仁
  《中国经营报》:我国在污染治理上越来越严格,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正在进行。在上一轮督察和水、大气强化督察中,很多“小散乱污”的企业被关停并转。在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中,两家央企被列为督察对象,其下属子公司也被通报在第一轮督察时就弄虚作假、敷衍整改。这些企业是对社会责任认识不到位吗?如何推动企业履行环境责任?
     潘家华:在环境治理上,单纯强化自上而下的管制不利于企业实现环境社会责任。这种单方面管制可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好大喜功,制定的标准要求可能不符合经济发展需要和国计民生的基本情况。并且企业有可能行贿、污染却没有受到处罚。执法不统一也容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而且,运动式的执法对环境质量的改善效果没有持之以恒的执法效果好。而且,单纯的自上而下的管制,企业往往会做表面文章,什么要求都可以满足,但实际怎么做的不好说。我认为,环保督察有其必要性,它起到发出信号和威慑作用。当环境治理在法治的同时,实现自下而上全民参与和社会共治,环境就有希望了。现在我国最大的二元结构是体制内和体制外,央企国企是体制内的、是一家人,不治理污染也没风险,民企是体制外的,有污染就要关停并转。打压民企没有风险还是政绩,打压国企则有政治风险。国企行政属性比较强,他们都有行政级别,例如央企是正部长级、副部长级、局级,那县环保局的科级官员能管吗?在我们的官员序列下,是管不了的。对地方政府来讲,国企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支柱,是就业大户和财政收入大户,尽管税收大部分被中央和省级拿走了,但地方还是能留一点的。而且,地方如果严格监管,企业就拍屁股走人了,而我国对官员的考核是GDP导向、就业和财政导向,地方官员当然不想管。另外,央企国企一般都有齐全的检测设备,县城环保部门则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装备,没有底气去管理,央企国企就更加肆无忌惮、我行我素。大量体制外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就业、税收和社会服务,尤其是提供了很多国企不涉及、民众需要的消费品。
  我认为,应该给民企一些生存发展空间,否则生活不便。现在流行“宜居”这个说法,环境治理是为了生活更好更便捷。国企和民企这二元体制思维要从根本上改变,必须一视同仁。国企应该还原为企业主体,不要当成政府序列的组成部分,依靠法治和标准进行监管。在非洲赞比亚,很多企业去那里开采铜矿,当地政府一般是不去检查的,但是如果排污超标,企业就会接到法院的传票。
  制定合理的管控方式
  《中国经营报》:您刚刚提到现在GDP仍然是考核地方政府的一个主要指标。我发现在几个五年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设定目标的时候通常都是单位GDP能耗下降多少、碳排放减少多少。这种表述是不是容易产生误导,甚至地方为了政绩修改数据?如果是您来设计方案,您会怎么设计呢?
  潘家华:我要设计的话,就以环境质量标准来管控,只要企业排放不超标就可以,其他的给予企业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最开始是用排放标准控制,结果大家都“达标”,但是环境质量却恶化了。政府想把企业的每个环节都管,所以政府官员数量庞大、执政成本高企。我认为只要监控好排放,要相信企业有能力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怎么做成本最低。例如,节能目标的单位GDP能耗,太阳能和风能是净零排放的,那么企业能耗多少不需要管理,我们只管理化石能源的使用就可以。很多人认为西部不应该发展高耗能产业,我认为恰恰相反,西部在太阳能风能方面得天独厚,可以发展高耗能低耗水的产业。在碳排放方面,碳是一个恶品、没有人需要这种商品,因此只要发生碳排放就征收碳税,那么企业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自然知道要去想办法减少碳排放。
  中国治污要靠自己
  《中国经营报》:有一种说法是,英国现在环境良好,是因为英国发现了北海油气田,从而实现了能源去煤化、将污染大的低端产业转移到海外从而减少了排放。中国要实现环境治理目标,是不是也需要借鉴这个经验呢?
  潘家华:欧盟在低碳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上世界90年代人均碳排放15吨,现在是人均7.2吨。欧盟的目标是,2030年再减半,2050年人均排放下降到1~2吨,这具有很大挑战性。现在,英国彻底去除煤炭使用,德国计划在2038年彻底去煤,丹麦计划在2025年实现净零排放。欧盟的行为和意识是世界领先的,北欧的自行车数量比汽车还多。我一个学生在丹麦技术大学工作,她家离工作地点12公里,她经常骑自行车去工作然后跑步回家,或者反之。发达国家也不都像英国那样,例如德国和日本并没有出现产业空心化,德国198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是3.8亿吨标准煤,现在是3.3亿吨标准煤,下降了15%,但是经济发展翻番、人口也增加了很多,德国现在仍然是欧洲制造业中心、欧洲经济的发动机。
  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量和人口,如果产业转移出去,恐怕不能满足人们需求;并且以邻为壑也不可取,对全球生态安全没有保障。我们还是要通过自身努力来治理环境,推动企业实现社会责任。《中国经营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18)》显示,2018年,中国企业300强社会责任发展指数为34.4分,整体仍处于起步者阶段。和国外企业相比,这是不是很大的差距?潘家华:这要考虑发展阶段问题。比如美国农药DDT,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人们才认识到它的毒害,才被禁止使用。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中国起步是比较晚的。当年湖广总督张之洞设立汉阳兵工厂时曾经说过,推开窗户就要看到冒烟心里才舒服。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时间,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也需要时间。而且中国有很多后发优势,现在我国有很多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比如清洁能源,我们的太阳能2005年才起步,但现在装机容量和投资都是世界第一;燃煤电厂的超临界发电是全球最高水平,原来是500克煤炭发一度电,现在是270克煤炭发一度电,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来源:中国经营网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