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高端访谈

刘艳平:不锈钢企业要抱团取暖,寻路转型升级

2020-04-21 10:57:00

  本报实习记者 赵萍

 

  “据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统计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大部分不锈钢企业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下游需求不足局面,主动停产、减产,预计第一季度不锈钢产量为580万吨~590万吨,同比下降10%左右。”4月10日,在“2020年上海期货交易所产业培训基地线上金属周”活动中,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秘书长刘艳平介绍了疫情影响下的第一季度不锈钢行业运行情况,就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不锈钢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同时指出了不锈钢发展面临的挑战。

  刘艳平介绍,疫情暴发的时间正好在钢厂常规检修停产期,加上严格的交通管制和人员隔离政策,原料、钢材运输受到影响,钢厂被迫延长检修停产期。钢厂复工复产后,下游用钢市场需求不高,加上人员到岗率低等影响了钢材出口,使得钢厂库存和市场库存大幅攀升,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不锈钢价格持续下跌。

  “不过,在市场机制各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不锈钢价格有望尽快回升。”刘艳平就目前不锈钢市场热点问题向《中国冶金报》记者表达了她的看法。她表示,在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有序逐步复工复产后,全球疫情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印尼为应对疫情停止开采镍矿,同时菲律宾镍矿、南非铬矿等主要原料的进口受到影响,镍铁、铬铁等原料价格开始上涨,对不锈钢价格产生影响,不锈钢企业开始主动减产,通过调整供需平衡应对价格下跌。

  同时,全球性疫情对不锈钢出口产生影响,部分不锈钢企业制成品出口订单被取消或无限期延后,消费动力不足。不过,刘艳平指出,我国不锈钢产业始终以国内消费为主,同时兼顾国际市场的需求。

  “中国不锈钢行业的发展主要是满足国内旺盛的不锈钢消费需求。持续释放的内需潜力为不锈钢行业稳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同时,消费升级使不锈钢成为受关注的材料。”刘艳平表示,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高端不锈钢应用领域不断扩展。根据已经公布的《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国家将重点支持高技术船舶、海洋工程装备、核电、先进轨道交通、电力、航空航天、机械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所需高端钢材品种的研发和产业化,并持续增加有效供给。

  同时,刘艳平特别介绍了不锈钢在建筑和水管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随着建筑结构、装饰用材对材料的耐久性和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选用不锈钢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成为流行趋势。同时,近年来建筑师对不锈钢幕墙设计越来越青睐,预计未来3年~5年幕墙使用不锈钢的占有率将达到20%~30%。在水管应用方面,随着水务、工装、家装对管材要求的不断提高,不锈钢水管耐腐蚀、抗地震、降低漏水率、防止二次污染、寿命长等优点被熟知,逐渐成为贮存、输送、净化、再生、海水淡化等水工业的最佳选材。“目前,日本、韩国等国家主推316L不锈钢波纹管,瑞士、德国等国家主推445J2不锈钢波纹管,我国此前也有企业研发出了445J2不锈钢波纹管。”刘艳平介绍了我国不锈钢水管的最新研发情况。

  最后,刘艳平指出我国不锈钢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一是我国当前主要原料(镍、铬)对外依存度高,其中镍矿对外依存度超过85%,铬矿几乎100%依靠进口。并且,主要原料来源高度集中,印尼禁矿后,镍矿进口主要来自菲律宾,铬矿主要来自南非。这给不锈钢行业经营增加了风险。为此,刘艳平呼吁:“希望废钢的回收和利用能够得到重视。”这有助于不锈钢行业有效规避价格波动、供给不稳定等风险。

  二是不锈钢行业面临国内产能过剩、国际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在国内,我国下游需求增速不足,产能集中释放加剧行业竞争压力;在国外,欧洲市场竞争激烈、印尼不锈钢产业链建设将促进形成新的全球不锈钢竞争格局,国际贸易摩擦将对不锈钢产品进出口产生影响。

  “为应对这些挑战,不锈钢企业要抱团取暖,寻求转型升级之路。”刘艳平给出了建议。一是钢厂之间可以互相合作,优势互补;二是钢厂可与原料企业合作,稳定原料供给;三是国内企业可积极走出去,寻求国际合作伙伴或者投资。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网站实习2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