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贾林海 报道
记者 朱亚明 摄影
“这是我参加的第三届‘钢铁奥运’竞赛了!”
9月24日,在“沙钢杯”第十一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场,《中国冶金报》记者遇到了刚刚巡考完的李太旭。
图为李太旭接受《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
“我在第9届竞赛中担任监审,在第10届竞赛中担任副裁判长。”李太旭拿起挂在胸前的牌子向《中国冶金报》记者展示:“这一届,我继续担任金属轧制工赛项的副裁判长。”
作为“钢铁奥运”竞赛的“元老”,李太旭对赛项设置和钢铁工人的变化感受颇深。
“可以说,中国钢铁工业的技术水平实现了从‘跟随者’到‘并跑者’再到‘领跑者’的转变。”李太旭兴奋地说,“这是一个很大的跨越!如今,我国已经发展成为钢铁大国,无论是从装备水平、人员储备水平、技术人员研发能力,还是从节能减排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钢铁行业都是在我国41个工业门类中最有走在前列实力的行业。”
在上一届“钢铁奥运”竞赛中,金属轧制工赛项引入了虚拟VR设备,模拟生产现场,考核选手们对现场故障点的排查能力。在本届“沙钢杯”竞赛中,虚拟VR设备再次登场,但这一次在考核内容上有了让李太旭印象深刻的改变。
“今年,金属轧制工赛项在虚拟VR安全隐患排查上,更加注重对日常生产安全故障排查能力的考核。”李太旭解释道,“从这几年钢铁行业发生的安全事故来看,往往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事物引发了大事故。因此,今年,我们把一些较为细节的安全隐患设置在虚拟现场中。”
“安全无小事!”李太旭说,“在今年的竞赛中,我们想让选手们充分感受到,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就在身边。我们希望通过虚拟生产现场,能帮助选手改掉恶习,避免以后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这一类问题。这就是这场比赛的目的和意义。”
“更要感谢竞赛组委会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为选手们提供了比武大练兵的平台。”李太旭介绍,裁判组在前期命题时就形成了一个共识:“通过各赛项的设置和各种试题组合的挑选,要考出选手的真实水平,而不是为了考住他们。”
从李太旭参与的这3届“钢铁奥运”来看,他认为这种目的已经实现了。选手们无论是在考前还是考后,都会毫无保留地互相学习、交流。“这种氛围非常好,这是我们的初衷。”他说,“通过这样一场竞赛,能真正促进钢铁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钢铁强国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而且,在选手们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他们爱企业、爱岗位、爱钢铁的精神。”李太旭表示。
“下一步,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围绕钢铁行业装备升级改造和产品技术创新,加快推动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转变,为打造更多的‘国之重器’贡献钢铁力量。”李太旭展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