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基”

2019-01-25 08:26:0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今年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近期,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工作部署,均将推动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地方政策导向和扶持措施必不可少,各地因地制宜夯实基础性工作也不可缺席。因为基础性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方制造业未来转型成败。

  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关键是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些年来,围绕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各地既有成功经验,也有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低水平建设的沉重教训。在区域竞争层面,不顾地区实际和基础条件,盲目引入时髦的高端制造业,“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在领域层面,过去个别行业重复建设,产能过剩,占用了信贷资金,增加了金融体系风险。更有些行业看重概念和噱头,缺少具体转型升级路径,并没有多少实质内容。

  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制造业转型升级基础工作不牢有关。不难发现,但凡制造业转型升级顺利的地区,技术研发、要素流动、营商环境、市场规范等基础性工作做得都比较扎实。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注重打好地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所依赖的技术研发力量,要素配置,适宜的营商环境和规范有序的市场等,将最终决定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高度和质量。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容易在关键元器件上受制于人;要素配置不畅或低效,势必增加生产与流通成本;营商环境建设滞后,不利于民间资本发展;市场竞争无序,将引发制造业产品供求错配。

  因此,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各地要结合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因地制宜统筹规划,从技术研发能力培育、优化资源要素配置、营商环境建设、市场规范整治等四个纬度入手,打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地基,建设能够推动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队伍系统培养。当前要重点建立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既能吸引优秀人才,又能留得住,在基础科学研究上有突破。还要提倡工匠精神,将其深入到产品制造全流程。

  二是进一步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处置僵尸企业,释放可利用资源。以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为突破口,健全完善要素市场体系,引导资源优化配置。

  三是加快推进营商环境建设。推动全国整体营商环境建设向国际先进标准看齐。及时总结各地在营商环境建设上的典型经验,研究在全国推行的可行性。探索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区域营商环境评价体系。

  四是打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目前,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在一些地区、领域和行业中仍然存在。各地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市场的不合理行政干预,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此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强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当前全球高端制造业正转向数字和智能技术融合,我国必须尽快从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这既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目标。立足实际,夯实基础,营造环境,从点滴做起,积极探索数字和智能技术在传统制造业的科学应用,培育和发展以数字和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兴高端制造业,推动我国早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