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违约风暴下发改委再出手 提前制定企业债防风险方案

2019-02-14 09:45:00

  违约风暴下,国家发改委“出手”了。

  2月1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度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认真开展企业债券存续期监督检查和本息兑付风险排查。一是对已发行企业债券情况开展专项检查;二是对2019年企业债券领域风险进行全面排查;三是加强企业债券转报和存续期管理。

  这是近几个月来,国家发改委就企业债发布的第二个重要文件。

  去年12月12日,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优化债券融资服务,发改委发布《关于支持优质企业直接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债券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通知》(下称1806号文),支持信用优良、经营稳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或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企业须符合主体信用等级达到AAA等七个条件。

  1806号文称,支持信用优良、经营稳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或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引领作用的优质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现阶段重点支持符合七项条件的优质企业 。

  在2018年债市出现大规模违约潮后,市场普遍预计,信用风险可能依然会是2019年债市的主旋律之一。虽然外部融资条件改善,但民企风险依然存在甚至高发。回望2018年,债市共165只债券出现违约,总涉及金额1506.84亿元,比2014-2017年4年违约债券金额总和还要多。而且本轮违约潮的主力军是民营企业,在2018年违约的债券中,发行人为民企的债券有126只,占违约债券总数的76.36%,涉及金额1136.19亿元。从违约主体所处的行业看,集中在制造类、综合类行业,违约原因更多的还是经济下行引发的内部现金流恶化和多元化扩张导致的资金链断裂。

  穆迪报告显示,2015年是公司债券发行的最高点,2016年进一步增长,达到人民币9万亿元,而多数发行人发行的是3年期债券,预计这批债券会集中在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到期。

  尽管央行今年1月降准1个百分点,对冲到期MLF之余继续向市场注资;同时创设的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更被认为是变相降息。债券市场的违约潮并没有因此而止住。2019年再添数十起新发违约,而今年面临兑付压力的债券超千亿。

  在这一数据下,企业债自然在2019年很难“受欢迎”。

  据彭博整理的数据,截至去年末,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同业存单总规模达21万亿元,而包括中票、短融、企业债和公司债在内的非金融企业信用债持仓却不到2万亿元;环比增速来看,前者持仓环比增速在12月达到2.29%,为2016年末以来最高,而基数较小的信用债持仓增速未能突破8月前高。

  企业债又可分为产业类和城投两大主体。产业类主体以央企与大型地方国企为主要构成,因此承担的主要是一些重资产、长周期的工程项目,如电网电站、油气管道建设,从绝对资金规模来看,这两者吸纳了超过一半的募集资金。

  城投主体,其企业债的资金流向比较突出补短板和政策性。据天风固收统计,棚户区改造(指广义棚改,包括安置房、经适房、廉租房、旧城与城中村改造等)吸纳了接近8000亿的企业债资金,占比32%;园区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等一般性基建项目占用了接近6000亿,占比24%;剩余资金则主要流向公路桥梁、环境治理(污水、河道、土壤等)、停车场、城市地下管廊、轨交等板块。

  两者对比来看,城投企业债突出基建、改善民生,具备较强补短板、稳增长的属性。天风固收孙彬彬团队认为,在稳增长诉求下,宏观层面的逆周期调控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而当前的政策环境与逆周期管理需要有基建支撑以及增量资金流入,面对财政特别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约束,企业债作为基建资金来源的重要补充弥足珍贵。

  自去年7月国常会以来,在稳增长、补短板的诉求下,不同场合、不同时点,国常会、国新办、发改委等多次提出保障在建项目以及平台公司的合理融资问题。政策暖风之下,市场也再度青睐城投债。

  据中诚信研究院统计,城投债发行较去年12月回升幅度较大,1月共计新发行城投债423只,规模合计3189.22亿元,环比回升18.34%,净融资额持续增长达到1537亿元,环比增加451.62亿元,1月城投债发行成本和发行利差以回落为主;截至2019年2月3日,存量城投债券规模合计7.85万亿元。

  国家发改委二度发文,从保在建和借新还旧的角度外推,考虑政策含义,城投类企业债作为宏观调控逆周期管理的重要工具,或具备较强的政策外溢作用。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