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稳增长为基础 深化防风险攻坚战

2019-02-25 08:49:00

  2019年三大攻坚战号角已吹响。针对位列三大攻坚战首位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中央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和安排。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下午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着前期多项政策的出台,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初战告捷,尤其是多项指标显示,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效显著。今年,防风险攻坚战将全面深化,将更加注重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在宏观政策上,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将搭配持续发力,在具体监管政策上,则将进一步补齐前期的监管短板,并进一步引导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防风险”关系到国家经济金融安全,已经成为近三年来中国经济领域的关键词。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按照党的十九大的要求,今后3年要重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指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多种原因,仍处于风险易发多发期,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一直被摆在中央以及金融监管部门各项工作中的重要位置,相关政策纷纷落地。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目前,针对债券市场、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地方债务等多领域风险隐患的政策都起到了显著作用,相关风险整体可控。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也表示,针对同业业务、理财资管业务,监管部门持续加强规范,防止了金融脱实向虚和金融空转,可以说,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成效显著。

  多项数据表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宏观杠杆率得到一定控制,资金脱实向虚的势头得到遏制。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最近表示,2012年到2017年,我国杠杆率的年平均涨幅是11.8个百分点,初步测算,2018年我国杠杆率比2017年下降1.5个百分点,是2012年以来首次实现降杠杆。与此同时,杠杆结构也进一步优化,2018年住户部门杠杆率增幅比上一年同期收窄0.6个百分点,政府部门杠杆率增幅比2012年到2017年的平均增幅低0.3个百分点,企业部门杠杆率则实现2012年至2017年的首次下降。另据央行有关数据统计,影子银行规模在2018年收缩了6%左右,通道业务、嵌套业务有所下降。银保监会数据也显示,截至2018年底,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和贷款拨备率较2017年末分别上升5.1个和0.24个百分点,银行风险抵御能力在增强。

  业内人士表示,2019年防风险攻坚战依然艰巨,政策将更为强调在稳增长的基础上防风险,进一步平衡好二者关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从长远来看,金融风险实际的最终来源与实体经济有关,如果实体经济下行,信用风险上升,最终将会演变成金融部门的损失。所以,防风险与稳增长二者并不冲突,长期来看是相互统一的,稳增长实际上是为更好防风险创造条件。

  从宏观政策上看,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将持续发力。货币政策方面,《2018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服务好打好三大攻坚战、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要求,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营造适宜的货币环境,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继续累积风险。财政政策方面,2019年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普惠性减税与结构性减税将共同发力,制造业和小微企业减轻税负成重点,地方收费项目将得到进一步清理规范,乱收费查处和整治力度也将加大。

  在具体监管政策上,总体来看,2019年金融监管政策将会回归守正持中,更加强调稳增长与去杠杆、强监管之间的协调。兴业研究分析师陈昊此前表示,2018年大的框架性政策已经基本都出了,2019年主要是补齐部分之前没有出完的,同时出台一些之前框架性政策的配套文件,如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监管办法、资管新规配套文件等。

  “尽管防风险工作成效显著,但未来针对局部领域风险隐患还有一定的政策空间。在一些目前监管薄弱的领域,监管要进一步跟上。在影子银行领域,虽然监管已经加强,但仍要警惕其风险未来可能进一步上升。此外,还要避免不同部门政策措施的叠加效应对经济平稳运行带来压力,从更高层面加以整体把握。”连平说。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