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金融时报:货币政策需保持定力 既防过紧也防大水漫灌

2019-02-25 08:37:00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2日就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举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在主持学习时,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特别强调,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金融服务好实体经济,在当前显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性。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金融业也是改革开放中我国走得最远、最前沿的行业。因此,在实体经济发展承压、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金融有能力、更有责任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服务好实体经济,同样是金融业健康发展的长远道路。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从多个维度发力。要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形成两者的良性循环,需要把握好不同层次的不同特性,运用差异化的手段精准发力,促进金融从多角度、全方位服务好实体经济。

  首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这正是当前货币政策的总基调。2018年以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通过强化逆周期调节,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大体匹配,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货币政策在适度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方面颇有成效。同时,货币政策以把好总闸门、不搞“大水漫灌”为前提,适度发挥结构性调节的作用,通过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多种政策性工具,精准滴灌“三农”、民营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下一阶段,货币政策仍需保持稳健,把握好宏观总量的同时施行定向调控,从供需两端共同夯实疏通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基础,继续为实体经济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需要注意的是,定向调控并不是“大水漫灌”,稳健也不代表一成不变。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意味着货币条件维持不变,而是要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动态优化和逆周期调节,适度熨平经济的周期波动,在上行期防止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在下行期对抗经济衰退和通货紧缩。因此,货币政策需要坚持市场化的取向,加强前瞻性和灵活性,相机调整,适度发挥结构性调整功能,着眼于推动货币政策传导边际改善,继续推动“宽货币”转为“宽信用”,促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其次,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是防范化解风险的基础,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稳金融作为“六稳”中的重要一环,其核心在于为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条件,既要防止货币条件过紧引发风险,也要防止“大水漫灌”加剧扭曲和累积风险。金融监管需要紧跟金融业务实际,及时做出优化调整与改革创新;货币政策需要保持定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坚持稳健的取向;严格治理金融乱象的工作需要继续深入。

  防控风险的最重要课题,是怎样在稳金融和防风险的同时促发展。发展与增长,本身就是安全与稳定的“压舱石”,没有一定质量和相应速度的经济增长,许多风险与不稳定因素便会暴露出来。因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必须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进行。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也要与促进金融业发展与改革创新并行。具体来说,需要兼顾严监管、控杠杆与稳增长,尽可能在降低道德风险、保持金融稳定与金融创新的三角中寻求平衡。这需要金融监管机构和市场主体协作配合,借助市场的力量去探索解决。总之,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防风险便失去了意义,而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本身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表现与内涵。

  再次,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增强其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治本之策。金融不但要深化本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要服务好其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金融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金融体系结构调整优化为重点,继续深化金融业的改革开放。金融服务好其他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于提供恰当的货币条件。要处理好货币政策与其他结构性政策的关系,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适宜的货币条件,帮助其他领域在稳发展的同时赢得改革的空间。同时,要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处理好政策调控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避免政策运用影响到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多用改革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结构性问题。

  金融是经济的“排头兵”,实体经济越是面临压力,越需要金融的鼎力支持。运用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防风险的同时稳增长、促发展,坚持以市场化取向推进结构性改革,金融就能够多维度全方位地服务好实体经济,实体经济也将成为金融业继续创新发展的丰沃土壤。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