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今年我国建筑行业总产值有望破25万亿

2019-07-15 09:27:00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产值规模不断上升,增速却逐年下滑,但在2015年触底后有所反弹。业界预计,2019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突破25万亿元,2023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达到33.05万亿元左右。

  7月12日高新发展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上半年盈利3000万元-4000万元,同比增长119.65%-192.87%,每股盈利0.096元-0.128元。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高新发展表示,源于建筑施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当天,中建西部建设也发布业绩预告,2019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公司加强区域化拓展力度,推动三项改革,主要产品销售量及销售价格同比提升,使产品销售收入和销售毛利同比提升。此前,开尔新材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250.00万元,同比增长8920.06%。就目前的披露情况,按申万行业划分来看,食品饮料、建筑装饰、建材、电子、电气设备、化工及国防军工等板块上半年业绩表现较好,是构筑A股公司上半年整体增长的主力。

  我国建筑业产值规模在2015年触底后有所反弹,业界预计,未来随着基建投资的发力,建筑业产值有望保持良好的上升趋势。

  以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为例,建筑装饰、建材行业呈现业绩集体高增长的态势。在两大板块17家已披露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中,有11家预喜,占比约65%。若剔除预告类型为不确定公司,这一比例接近80%。

  从预告净利润数据来看,上述公司中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上限额超过5000万元的有9家,其中东方铁塔、东南网架、浙江交科、建研集团的预计净利润上限额都超过2亿元。

  对于利润增长的原因,不少建筑装饰、建材公司都提到了“基础设施建设机遇”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建研集团为例,公司报告期内预计实现净利润1.7亿元至2.28亿元,变动幅度为45%至95%。公司表示,由于国家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工率及房地产投资增速稳步提升,因此公司主营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08万亿元,同比仅增长2.3%。2016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19.36万亿元,同比增长7.08%。到了2017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213954亿元,同比增长10.5%。截至2018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23.5万亿元,同比增长9.9%。预测2019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突破25万亿元,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7.08%,并预测在2023年中国建筑行业总产值将达到33.05万亿元左右。

  2018年,在宏观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建筑行业的改革继续深化,一系列旨在规范行业竞争、简化审批流程、提高经营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的行业政策相继出台,给建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联合资信发布的建筑施工行业观察报告指出,总体来看,建筑行业的相关政策有两个主要方向,第一是继续推进建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大力推广BIM、实行人员和企业资质审核的电子化等;第二是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强化信用体系建设,包括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鼓励以保函替代保证金、严惩招投标过程中的失信行为等。

  2019年以来,宏观经济出现企稳迹象,建筑行业政策也延续了2018年以来的基调。具体来看,全国范围内一大批基建投资计划集中出台,基建“补短板”政策持续落地,雄安、粤港澳等区域开发有望加速,从而在需求端给行业增长提供了支撑。此外,住建部提出支持民营建筑企业发展,在推动国内市场一体化、改善行业竞争环境、降低民企负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有利于进一步优化企业的经营环境。

  从今年一季度来看,随着基建补短板政策的持续落地,基建投资如期回暖;资金到位情况有所改善,项目落地有望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一季度,建筑业总产值及新签订单量增速均有所回升,但下游之一的房地产行业总体仍呈保守态势。基建投资方面,在“稳投资”“补短板”的政策推动下,基建投资有所回暖,整体符合市场预期。业界预计,装配式建筑和BIM两大领域的技术革新将有利于解决我国建筑行业在施工效率、质量安全、成本控制等方面长期存在的痛点,推动我国传统建筑业转型升级,并朝着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