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李新创:智能制造是钢铁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2019-08-07 08:29:00

        (原题:李新创院长主持第一届“人工智能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报告环节并作主题报告)
  2019年8月6日,由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英国皇家工程院支持,北京科技大学、英国莱斯特大学主办,北京材料基因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材料基因工程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承办的第一届“人工智能在冶金工程中的应用”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李新创院长作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应邀参会。
  上午,李新创院长主持报告环节。在李新创院长的主持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陈龙庆、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杨春政、奥地利莱奥本大学教授吴孟怀三位嘉宾,分别作了题为《Chemical potentials and phase-field model for multicomponent multiphase systems containing stoichiometric compounds》《钢铁制造流程中智能化应用实践探索》《From numerical modeling toward the intelligent design/control of metallurgical processes》的精彩报告,并同与会代表进行积极互动和探讨。
  会上,李新创院长还围绕人工智能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助力钢铁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
  人工智能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
  在国内外经济背景、国际竞争形势及全球钢铁产业发展形势下,李新创院长分析了2019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特点。上半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总体平稳,但存在产量大幅增长、钢材价格稳中有降、进口铁矿石价格急剧上升、行业利润明显下滑等情况。李新创院长指出,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处于数量时期的减量阶段、高质量时期的重组阶段和中间过渡的环保阶段的三期叠加,正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减量、环保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重组成为关键所在,将决定能否实现由数量时期向高质量时期的平稳过渡。
  对于行业发展趋势,李新创院长认为,我国钢铁生产消费仍将在较长时期保持高位水平,后续将继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兼并重组、加快绿色低碳发展,而且绿色智能化将成为钢铁行业发展新方向。企业竞争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智能制造是钢铁企业实现资源优化和智能化管理的有效措施。
  人工智能助力钢铁智能制造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世界各国争相制定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我国人工智能也迎来了政策红利期,智能制造在国内工业领域得到深化发展。李新创院长基于我国钢铁行业的突出特点及现存问题指出,产品质量、生产成本和精准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资源和环境约束的不断强化以及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智能制造成为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先进制造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将深刻改变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为钢铁行业的竞争力重构创造了新机会。
  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在基础自动化、过程自动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全行业智能制造奠定了较好基础。李新创院长指出,人工智能是钢铁智能制造的重要抓手,其能够使信息系统具备“认知和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智能制造。我国钢铁智能制造应以打好数字化网络化强基固本基础,进而充分挖掘智能化需求为实施路径。通过新一代智能制造系统的实施应用,钢铁企业将从本质上提升制造系统处理复杂性、不确定性问题的能力,极大提高制造系统的性能,从而实现装备智能化和决策智能化。
  人工智能在钢铁工业中的应用
  李新创院长在报告中介绍了钢铁生产中的主要人工智能技术,表示人工智能已经在钢铁企业经营决策、计划与调度、过程控制、质量检测、智能设备、环境与安全、能源优化、智慧物流等方面得到了成功应用。我国钢铁企业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实现了成本决策优化、采购决策与综合配料优化、智能排产优化、能源调度优化和全流程质量分析。
  李新创院长强调,智能制造的目标是资源优化,我国钢铁智能制造的关键是构建数据自动流动的闭环(数据-信息-知识-决策),核心是工业软件,而软件的本质是事物运行规律的代码化。
  最后,李新创院长介绍了冶金规划院自主研发的钢铁智能制造基础支撑体系(iSteel)及其实施亮点。截至目前,冶金规划院已经为荣程钢铁、德龙钢铁、德胜集团、石横钢铁、富伦钢铁、鑫达集团、东海钢铁、宁波钢铁、首钢、新余钢铁、昆钢、中信特钢、三宝集团、源泰德润、贵绳集团等众多钢铁企业提供了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咨询服务,iSteel体系已经在数十家钢铁企业中得以成功应用。钢铁企业通过iSteel体系的实施,实现了生产业务流程全覆盖在线管控、采购自动结算、无人值守远程计量、采购配料优化、成本预测与分析和个性化生产,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撑,为企业降本增效创造了巨大收益。

来源: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