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吴幼珉:中国科技创新靠啥赢得不竭动力

2019-08-08 09:44:00

        美国人还在诬蔑中国输美商品的生产线为“血汗工厂”,因为那时中国出口商品主要来自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现在,美国的反华政客则集中诬称中国“偷窃美国知识产权”“强迫技术转移”。这其实反映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国力、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从量变到质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中国5G通信技术等领域已经处于当今世界的领先地位。
  中国科技创新的源泉不断
  当然,美国的贸易和科技霸凌行为也揭开了当今世界科技竞赛的序幕。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中国近些年科技创新发展,可归纳为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资不断提高。2018年,中国对科技创新的投资约占GDP的2.18%,可以说已经接近发达经济体的标准了。而且,随着中国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今后对科研投入的比例不容小觑。
  第二,中国的知识工人数量在增加。2018年,中国有860万名大学毕业生,中国每年培养出来的工程师数量要大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和。这其实表明了,一个包括杰出科学家在内的人力资源库已经在中国形成。
  第三,中国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获得大幅度提升。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后,美国知名财经杂志《财富》曾做过一篇特别报道,描述了马云在上世纪90年代作为翻译人员,跟着一个中国代表团访问美国,并首次从当地互联网上获得即时信息和进入商业平台时的兴奋心情。尽管这只是一个很小的事例,但其实显示出文化交流和技术流通,对中国科技应用和经济发展的确起到了积极的意义。借助于互联网,中国社会的整体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对外开放促进中国科技创新
  笔者注意到,在中美经贸谈判过程中,多名中方代表都能流利使用英语,尽管他们在谈判过程中不一定需要用英文来表达己方的立场,但他们显然对美国社会和美国文化有一定的认知。相反,美方主要代表却不能用中文进行交流或表达。笔者不认为这是美国软实力的体现,而是一些美国人的知识面比较狭窄,甚至可能因文化傲慢而导致判断力和谈判技巧的缺失。当然了,经贸谈判和科技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并不一定有交集,但却反映了中美两国社会平均知识水平的此消彼长,两国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
  从主观愿望来说,中国与其他各国进行文化、科技交流和发展经贸联系是不可须臾或离的,而外来的知识、国内取得的经验和知识正在一起提升着中国社会的知识水平,这是一种无形的资源。在美国挥舞“贸易保护主义”大棒的当下,中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反而在提升,由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此。
  中国科技创新具备特殊优势
  正是因为如上三方面特点,促进了中国创新科技的发展。除此之外,中国还具有其他国家所不具有的优势。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助力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现在,许多在中国从事创新的人与改革开放前的处境很不一样,他们从事自己的事业,有自利的动力,有市场需求的创新能提高发明者的福祉,这大大活跃了国内创新活动和消费市场。
  其次,中国进行科技创新与前苏联不同,中国的许多创新成果并不是直接用于军事用途,而商业用途的科研成果又满足了市场需要,刺激了经济增长,反过来又全面提升整体国力。中国政府还积极制定了科研的规划,并采取政策倾斜或参与孵化等方式来扶持创新,宏观调控的作用是显著的,许多外国学者都意识到中国的这个优势。
  相反,财政状况和对社会资源协调能力等方面的短板使得美国较难与中国政府的能力比拟,而且,特朗普总统发推特应该比倾听科学家意见的兴趣还要更大一些。
  最后,中国国内市场庞大,并且积累了充裕的产能。一方面,国内市场规模和持续上升的工资,使新产品或服务能较容易地获得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让初创企业赢得了现金流、利润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市场规模和较低的经营成本使创新产品能相对容易地生存下来。当然,市场需要与否才是科技创新能否持续的关键。
  另一方面,中国充裕的产能,使得新的设计能够容易找到生产商。中国工厂有不一样所有制、不一样的规模、不一样的自动化程度,容易实现定制生产,让创新投入生产有较多的选项。体制因素在不同的创新模型中,可以是内源或外源的因素,而市场规模和产能则应是外源条件了。
  中国已经加快了科技创新的发展,而保持现在的动力、加强基层理论研究和把优势扩大至不同领域等也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我们不知道在20年后,美国会否抱怨中国限制技术输出。而在未来一个历史时期内,中国创新科技的继续发展是可期的,可持续进步的领域和空间也很宽阔。(作者是香港资深经济评论员)

来源:环球时报

编辑:杨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