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铁路百年巨变见证复兴之路

2021-06-21 15:23:00


从辽宁调兵山站开往陈列馆的蒸汽机车。记者 潘昱龙 摄
  从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播下革命火种开始,到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紧密相连”,中国铁路经历了从落后到并跑再到领跑的飞速发展,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
  “今日之世界,非铁道无以立国。”百余年前描绘的梦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已真切地照进现实。如今,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铁路密布,高铁飞驰,复兴号承载着铁路强国的新使命,迈上新征程。
  革命火种在这里点燃 铁路工人运动潮起
  1902年汉阳铁厂制造的钢轨、泛黄的《二七工仇》小册子、悬挂着金色毛泽东像的火车头……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南侧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里,一件件文物史料向每个到此参观的人讲述着中国铁路百年前那段“山河破碎抗争起”的历史。
  从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播下革命火种,到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震惊中外;从铁道线成为抗日的最前沿阵地,到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列列火车承载着人民的重托,穿过炮火硝烟,助力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百年前,伴随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现代工业的标志性产物——铁路出现在中国大地上,成为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工具、军阀争霸割据的武器、买办官僚的吸血管。从那时起,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开始争路权、建铁路的苦苦求索。
  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迎来了曙光。1921年1月1日,李大钊、邓中夏等具有共产主义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在京汉铁路沿线长辛店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向工人阶级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学校——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播下。毛泽东后来评价称,中国工人运动还是从长辛店铁路工厂开始的。
  同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更是集中全力组织领导工人运动,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出版《劳动周刊》,举办工人学校、组织产业工会,一批进步工人迅速成长,成为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依靠力量。
  陇海铁路大罢工、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在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中达到了顶点。
  1923年2月4日,郑州铁路工人领袖高斌拉响了“二七”大罢工的第一声汽笛,3个小时之内,京汉铁路全线3万多名工人全部罢工,客、货、军车一律停驶,纵贯直隶(今河北)、河南、湖北三省的千里交通命脉顿时瘫痪。
  在这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风暴中,林祥谦、施洋、高斌等52名革命志士倒在了反动军阀的血腥屠杀下,他们用生命和鲜血进一步唤醒了中国人民,也显示出了中国工人阶级坚定的革命性和坚强的战斗力,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为党同其他革命力量合作、掀起全国规模的大革命准备了条件。
  1924年,全国铁路总工会成立,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全国性产业工会。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讲师张琪悦表示,铁路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传统从建党初期就已经开始。
  沪宁线上的抗日烽火、“四保临江”中的钢铁运输线、3005次秘密军火列车……在此后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的进程中,这一红色基因融入铁路大军血脉,代代相传。
  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教研室副主任杜琳琳看来,诞生于战火纷飞年代、驰骋了75年的“毛泽东号”机车无疑是“火车头中的火车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更体现着工人阶级跟党走的坚定意志。
  1946年,解放战争打响,哈尔滨机务段原有的几台破旧蒸汽机车远远无法满足为前线运输物资的需要,“死车复活”运动由此展开。铁路工人把一台临近报废的蒸汽机车拉了回来,四处寻找配件,在连续抢修了27个昼夜后,旧机车变得车身油黑锃亮、铜钟金光耀眼。
  时任驻哈尔滨机务段军事代表的宋力刚在维修期间感触颇深,认为铁道好比党的路线,车头好比共产党,车厢好比人民,毛主席就是这列火车的指挥人。鉴于此,当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把这台机车正式命名为“毛泽东号”。
  “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毛泽东号’就开到哪里。”带着豪迈誓言,这台悬挂着金色毛泽东像的火车头冒着枪林弹雨,穿梭在军用物资运输线上,它的第一个任务是排雷。
  当时,滨绥线乙线被日本人埋上了地雷,开通需要先排雷。“毛泽东号”必须带头往上冲。怎么办?工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将三辆运货的平板机车加在车头前方,炸飞一辆再换上一辆。一趟趟跑下来,顺利打通了铁路线。
  为了多拉快跑,“毛泽东号”还率先实行新行车制、循环运转制,使机车质量和运用效率大为提高,有力地支撑了解放战争。
  1949年1月,军委铁道部成立,提出了“建设一个准确、迅速、安全、经济、效率高、成本低的新型人民铁路”奋斗目标。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回到人民手中的铁路开启了新征程,“毛泽东号”也迎来新的使命,13任司机长、185名机车乘务员与这台机车一起见证着铁路的发展、国家的巨变。
  “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铁路工人运动很难开展起来,中国革命也很难走向胜利。”每次讲解到革命战争年代的这段历史,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总会这样告诉参观者。
  张琪悦表示,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国铁路始终担负着开路先锋和先行官的重任,铁路产业大军的血脉中始终流淌着最听党的话、永远跟党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光荣传统和红色基因。就是凭着中国工人阶级的高度政治觉悟和全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赶走了帝国主义,推翻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自力更生 铁路网框架初成型
  数量少、布局偏、标准杂、质量差,总里程仅2.18万公里,有一半还处于瘫痪状态,偌大的西北、西南几乎为空白……这是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的铁路“烂摊子”。
  百废待兴,唯有奋发图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多次规划下,中国铁路克服重重困难,在恢复旧线的基础上,开始了大规模的新线建设和既有线改造,诞生了一批“中国第一”。到1978年,铁路营业里程超过5.17万公里,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取得了很大发展,铁路年客货运量分别达到8.1亿人和11亿吨,是1949年的7.9倍和19.7倍,为推动我国工业体系建立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车头顶部用铁架支撑着“西南铁道”四个大字,正中悬挂着毛泽东主席像,其上方是金色的党徽,下方是“纪念中国共产党三十一周年”“庆祝成渝铁路全线通车典礼”两排标语……
  1952年7月1日上午10点,这列火车载着各界代表,缓缓驶出重庆车站。在同一时间的成都车站,汽笛长啸,另一列火车也迎头向重庆驶去。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正式通车,四川人民半个世纪的夙愿实现了!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早在1903年,清政府就有兴建川汉铁路的意向,这条铁路的西段就是成渝铁路。1935年,国民政府也决定修筑成渝铁路,但直至1949年一寸钢轨未铺。而新中国成立后,这条全长505公里的线路从开工修建到顺利通车仅仅用了两年时间。
  1950年春,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同意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请求修建成渝铁路的报告。在全国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先拨2亿斤大米作修路经费”。
  “那时候百废待兴,我们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都比较缺乏。成渝铁路的建设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军队和民众一起用心来完成的。”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介绍说。
  成渝铁路通车只是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新线建设和既有线路改造的一个开始。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全力恢复国民经济,国家用于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共17.7亿元,占全国基建投资总额的22.6%。其中,以沟通西南、西北为重点,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穿越沙漠的铁路包兰铁路、通往青藏高原的兰青铁路等大量铁路干线、支线和枢纽,累计修建新线8475公里。
  这一切在改变新中国交通格局的同时,也为彼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提供了支撑。1953年,党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同时国家制定了《1953-195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一批为国家工业化所必需而过去又非常薄弱的基础工业建立起来。
  运输任务很重,运力却有限,怎么办?1952年5月,数万公里的铁路运输线上,一场以满载超轴五百公里为中心内容的劳动竞赛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拉快跑,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和效率,创造了无可估量的经济价值。
  1958年,党中央制定了《全国铁路十五年(1958-1972)新线纲发展规划》。进入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面对极为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确定对西南、西北等内陆地区开展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即“三线建设”,该区域铁路建设再掀高潮,成昆铁路便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助理讲师魏晓萌介绍说,在没有经验借鉴、物资极度匮乏的条件下,成昆铁路建设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会战攻关。当时,关村坝隧道施工进度创造纪录,党中央专门发来贺电,这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还是首次。
  这并不是个例。川黔铁路、贵昆铁路、襄渝铁路、兰新铁路(兰州-乌鲁木齐段)、宝成铁路(改造为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广袤的神州大地上,一条条巨龙蔓延,串点成线,到1978年初步形成了全国铁路网基础框架。
  随之走出从无到有之路的还有铁路技术装备:
  1952年7月,新中国制造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八一”号下线投用,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蒸汽机车的历史;
  1957年10月15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在万里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铁两用桥;
  1958年9月,中国第一台内燃机车在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厂试制成功,采用电气传动,自重60吨,最高时速85公里;
  1969年1月,中国第一代电力机车——韶山1型电力机车小批量生产,这是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电气化铁路干线的主型电力机车;
  ……
  周伟表示,党领导中国铁路通过自力更生,改变了技术装备落后的局面。加快工业布局调整,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工业体系;确立了以“内燃为主、内燃电力并重”的机车工业发展方向,国产蒸汽、内燃、电力机车以及客货车辆在较短时间内相继研制成功并形成系列产品;铁路线路、桥梁、隧道、通信信号等技术取得很大发展,各种新技术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铁路运输能力和效率,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改革引擎激发动能 铁路实现飞速发展
  平均不到15分钟,就有一列重载列车从大秦线“龙头”湖东站驶出,满载大同的“乌金”一路向东,横跨桑干峡谷,穿越燕山山脉,最终抵达渤海之滨秦皇岛。
  这条1992年全线开通运营的“中国重载第一路”,担负着全国铁路20%以上的煤炭运量,连续创造并保持列车开行密度最高、运行速度最快、运输效率最优以及单条铁路运营量最大等多项重载铁路世界纪录,实现了中国重载铁路由落后到追赶再到领跑的“转身”,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中国铁路阔步前行、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实行“大包干”经济承包责任制;开展铁路建设大会战;连续六次大提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这一时期中国铁路加速开跑,路网规模不断扩大,运输能力大幅提升,服务水平全面提高,技术创新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开创了铁路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工农业发展全方位提速,与此同时,也面临能源短缺与交通运力不足。
  党的十二大把交通运输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继续抓好铁路建设,大力加强公路、水运和空运的建设,改善运输结构,促进运输的现代化和各种运输方式的合理配置,提高运输的效率和质量。争取到一九九○年,各种货运总量比一九八五年增长百分之三十左右。
  在此之下,经过快马加鞭地论证、勘探、设计、建设,1988年12月28日,大秦铁路一期工程开通。很快,大秦二期工程列入国家“八五”计划。四年后二期工程竣工,大秦铁路实现全线运营。
  5000万吨、1亿吨、3.4亿吨、4.5亿吨……大秦铁路的年运量与中国经济列车同步递增,创下每年增运5000万吨的世界奇迹,超越单条铁路年运量不超2亿吨的理论极限,截至2020年底累计发运煤炭70多亿吨。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党校讲师郭思璐介绍说,大秦铁路已经掌握了世界重载铁路最先进的九大核心技术,并始终保持领跑优势,开创出独具特色的运输组织方式,取得诸多自主创新成果。
  除了“北战大秦”,彼时铁路建设大会战还在我国其他地方打响:南攻衡广、中取华东,强攻京九、兰新,速战宝中、侯月,再取华东、西南……一批横贯东西、沟通南北的铁路干线陆续建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源源不断提供动力。
  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要求通过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此后,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部署,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全面启动。
中铁十一局工人在川藏铁路拉萨至林芝段进行长钢轨无缝焊接作业。记者 觉果 摄
  2006年7月1日,建设了五年的青藏铁路开通。这是通往西藏腹地的第一条铁路,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标志着我国高原铁路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建设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很多突破性技术,从管理到卫生保障等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体系,解决了多年冻土、高原缺氧、生态脆弱等世界性难题。”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介绍说,青藏铁路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一大奇迹,具有辉煌意义。
  铁路织网、天堑变通途,中国铁路一次次刷新纪录令世界赞叹,奔驰于轨道上的火车也越来越先进:铁路技术装备快速升级,东风内燃机车、韶山电力机车、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等陆续登场……
  据统计,1997年至2007年,中国铁路先后进行了六次既有线大面积提速,将列车最高运行速度由原来的110公里/小时提高至250公里/小时,全面掌握了既有线提速至200公里/小时以上成套技术,既有线提速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7年,主要城市间旅客列车运行时间较1997年第一次大提速前压缩一半以上。
  这一项项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持续改革开放带来的动力。1984年,党中央决定铁道兵整建制“兵改工”,改归铁道部领导;1986年,铁路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即“大包干”。上世纪90年代开始,铁路行业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开始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动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改革。
  1992年,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铁道部《关于发展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铁路的通知》,明确了中央和地方合资铁路建设的发展模式。
  1993年,第一家股份制铁路公司——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并于1996年在香港和纽约成功上市。
  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国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2005年,铁路分局撤销,四级管理改为三级管理。
  2006年,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以路网核心主干线为公司主体的股份公司。
  ……
  不管中国铁路这辆列车如何“变装”,党建始终是红色“引擎”。郭思璐举例称,在大秦铁路653公里的铁道线上,最不缺的就是共产党员的身影,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保障,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策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发展可以说是阔步前行,各方面都呈现出飞速增长。”周伟总结称。

工人在中车青岛四方公司“复兴号”动车组生产线上忙碌。记者 李紫恒 摄
  高铁引领 铁路大国迈向铁路强国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铁科院”)永丰产业基地,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全国各条高铁线路上数千列高速列车的运行状况。今年7月1日前,复兴号将开进西藏,实现31个省(区市)全覆盖。
  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纵横交错,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不断涌现,电子客票等便民措施越来越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网规模和质量、技术装备水平、运输安全水平等重要指标进入世界前列,成为名副其实的铁路大国,目前正加速迈向铁路强国。
  “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引以为耻。”1909年,从北京丰台柳村至张家口、全长201.2公里的京张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
  100年后,几乎在同一时间、同一路径,作为世界上第一条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的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京张高铁开世界智能高铁之先河——车站自动发车、站间自动运行、到达车站自动精确停车、车门自动控制……

在万州北开往重庆北的C6407次列车上,旅客为母亲写祝福卡片。记者 黄伟 摄
  世界银行2019年9月发布的《中国高铁发展报告》评价说,中国已拥有世界先进的高铁集成、施工、装备制造和运营管理技术,实现了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角色转换。
  而此时,距离2008年我国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京津城际铁路通车运营,不过11年的时间。
  抚今追昔,方觉来路之多艰。我国对于高铁的探索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1990年底原铁道部出台了《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后续“先锋”“蓝剑”“中华之星”等国产高速列车研发面世。2003年10月11日,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高速铁路——秦沈客运专线竣工运营。
  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副馆长周伟介绍说,2004年中国引进加拿大、日本、法国和德国的高速动车组技术,此后在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上,相继生产出包括CRH380在内的“和谐号”系列高速动车组。
  为了进一步掌握关键核心技术,2012年由中国铁路总公司主导,铁科院技术牵头,联合中车集团和多家科研企事业单位,启动中国标准动车组研制工作。
  2017年6月26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率先在京沪高铁两端双向首发,9月21日又按时速350公里开始商业运营,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
从上海经沪苏通铁路前往江苏南通的旅客在上海火车站合影留念。记者 陈飞 摄
  在高铁飞速发展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连贯实施的规划政策,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200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提出了“四纵四横”高铁网发展框架。2008年、2016年,国家两次对《规划》进行调整,明确了“八纵八横”的新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后,持续推进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增强了铁路发展的内生动力。2013年3月10日,根据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的《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议案,铁道部实行铁路政企分开,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挂牌成立。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改制成立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铁集团”)。
  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铁路建设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固定资产投资连续6年保持8000亿元以上水平。“十三五”期间,高铁由1.98万公里增加到3.79万公里、翻了近一番,稳居世界第一,“四纵四横”高铁网提前建成,“八纵八横”高铁网加快推进。
  国铁集团董事长陆东福介绍说,目前我国高速、高原、高寒、重载铁路技术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高铁技术全面实现自主化,复兴号已经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系列化动车组。
  与此同时,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正在赋能中国铁路的方方面面,电子客票、移动支付、无感进站、网上订餐等便民利民服务不断优化完善。
  在周伟看来,中国铁路不仅让许多城市与地域陆续进入了“1小时通勤圈”“2小时生活圈”和“8小时交通圈”,使人们的出行更便利,更激活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实际上,未来15年乃至更长时间的铁路强国建设蓝图已经绘就。党的十九大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作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重大决策部署,先后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两个重磅文件,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铁路成都局重庆客运段的志愿者向旅客宣讲铁路安全知识。记者 黄伟 摄
  国铁集团2020年8月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明确,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国铁路网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全国1、2、3小时高铁出行圈和全国1、2、3天快货物流圈全面形成。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开局之年。作为世纪性战略工程和铁路建设的“头号工程”,川藏铁路建设加快推进。自2020年11月8日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开工建设以来,今年4月1日前雅安至新都桥、波密至林芝段相继开工建设。而拉萨至林芝段(拉林铁路)将于今年7月1日前通车运营,届时复兴号内电双源动力集中动车组将开进拉萨,往返两市的时间将从5小时缩短至3.5小时左右。
  在复兴号动车组运营范围扩大的同时,陆东福透露,“CR450科技创新工程”启动,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实现我国高铁更高商业运营速度,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周健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交通运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巨变,运营里程跃居世界第一。日趋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经成为畅通我国经济循环的大动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展望未来,新征程即将开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集结号”也已吹响,中国铁路正加速向前,继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澎湃动力。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