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宏观经济

聚力重点产业链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2022-12-22 09:43:00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等具体举措。
  业内人士指出,会议对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了全面系统部署,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统筹补短板、锻长板,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狠抓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实现产业升级发展,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
  着力补强
  产业链薄弱环节
  近几年受多重因素影响,保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遇到挑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至关重要。
  会议强调“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对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作出具体部署,要求“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关键是要以守正创新方式办好自己的事。”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接受新华社等媒体记者提问时表示,我国拥有世界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潜力最大的内需市场,制造业规模占全球30%,是全球制造业的重要枢纽。这是应对风险挑战的坚强保障和最大底气。要坚守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这个根本,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抓紧补短板、锻长板,努力做到更好生存、持续发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规划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郝伟伟认为,在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加快补足关键短板、强化薄弱环节,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及抗风险能力的必然选择。要面向工业基础领域,以及高端医疗器械、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等重点产业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应用牵引、整机带动,提高产品质量、性能和可靠性。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区域间高度协同化。
  开辟引领
  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会议还提出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说,对于传统制造业,关键是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竞争力,使得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更加坚实。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是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开辟更多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赛道。
  “明年要继续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任务,顺应消费和产业‘双升级’的需要,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攻克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核心技术,增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带动力。”郝伟伟说。
  数字经济是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
  “数字技术正在广泛地向各个产业、各个领域渗透和融合,深刻地重塑和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和竞争格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所工业室主任付保宗说,要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深化数字技术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渗透。推动平台企业创新发展,加快新业态新模式的场景应用,壮大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互联网医疗等数字产业,进一步激发和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
  良性循环
  值得一提的是,会议提出“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在北京交通大学中国高端制造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明皓看来,我国产业政策正加快向强配置、重协同、促优化的方向转变,从而激发广大企业形成内生发展动力,主动融入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进程。不过当前,金融、科技、产业的脱节问题仍然存在。
  “根据会议的部署,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链、金融链与产业链的高效适配,构建融通创新循环生态。”朱明皓说,要梳理当前急需攻关、提前布局的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清单,构建自主、协同、开放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体系,避免创新资源投入浪费、产能过剩、低端竞争等问题。以产业为牵引增强金融主动供给,拓宽科技创新企业融资渠道,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和数字经济等支持力度。
  郝伟伟认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下一步要围绕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科技项目攻关,促进关键技术、人才、资本等多种要素的相互驱动。整合“政产学研用”等各方面资源,探索形成龙头企业、配套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协同联动的发展格局。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