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聚焦“双碳” | 智易时代赋能钢铁企业颗粒物污染监测

2021-11-29 09:30:00

  “十三五”期间,我国已实现大气污染和经济发展“脱钩”。2013年至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和能源消费量分别增长29%和17%,与此同时,颗粒物浓度下降50%,重污染天数下降85%,治理成果虽然显著,但是颗粒物污染问题依然险峻,钢铁企业颗粒物污染率仍占据较大比例。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早日实现“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在多种场合被多次提及,而推动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在2025年底前实现重点区域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基本完成,全国力争80%以上产能完成改造已成为目前环境治理的重要目标之一。
  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根据超低排放指标要求,制定钢铁企业改造技术路线,“因厂制宜、一企一策”,积极有效推进现有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时钢铁企业依法全面加强污染排放监测监控,如实向社会公开监测信息是各地政府及钢铁企业当前的重点任务。钢铁企业生产工序复杂,大致分为选矿、烧结、焦化、炼铁、连铸、轧钢、自备电厂、物料运输等工序,并伴有各种辅助系统,如:制氧、制氮、循环水系统、烟气除尘、煤气回收等,污染源和排放源多,治理监测起来难度较大。以上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污染物包含颗粒物、SO2、NO2、烟尘等污染物,其中颗粒物占比含量最高,因此针对钢铁企业实施超低排放改造、监测污染源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进行钢铁行业颗粒物污染监测。
  颗粒物按照粒径可分为PM2.5、PM10以及TSP,钢铁厂中产生的颗粒物大多为TSP。TSP又称总悬浮颗粒物,指粒径小于100μm的颗粒物,组分复杂且变化性强。对于钢铁行业中颗粒物浓度监测,智易时代选用扬尘噪声监测仪(TSP)、颗粒物浓度图像视觉检测系统以及智能抑尘控制系统搭配使用,旨在监测厂区各个产尘点颗粒物浓度,通过智能化高科技监测设备,实时监管场内颗粒物污染,精准溯源、精准抑尘,助力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转型。
  产品介绍
  扬尘噪声监测仪(TSP):
  扬尘噪声监测仪(TSP)是一款基于云数据平台的工业级扬尘在线监测仪,集成TSP、噪声、气压、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多功能参数,采用泵吸式进气方式,集成云计算技术,实时、远程、自动监控颗粒物浓度,可在电脑、手机、LED大屏等多个终端展示,实现精准数据测量,为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监、管、治一体化综合分析提供数据依据。
  颗粒物浓度图像视觉检测系统:
  颗粒物浓度图像视觉检测系统是一款智能型“图像视觉”传感器检测系统,采用独特的激光器驱动技术,配置大扭距精密云台,预置点定位精确,集监测、管理等功能于一体,可以进行数据连续在线采集、存储、传输等工作,有效记录钢铁企业中TSP浓度值。数据上传至系统平台时,后台系统依据物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将数据进行整合,通过图表将仪器监测到的TSP浓度值进行形象展示,将静态数据实像化,直观查看监测点位TSP浓度变化,了解钢铁厂内各监测点环境条件,分析区域内整体TSP污染情况,实现对热点排放区域整体监控、TSP扩散趋势推算以及排放源解析等功能。
  智能抑尘控制系统:
  智能抑尘控制系统由在线监测系统、中控系统、抑尘雾炮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在线监测系统采用颗粒物浓度图像视觉检测系统、扬尘噪声监测仪(TSP)等智能监测手段,实时反映钢厂产尘点颗粒物浓度及其分布情况。通过中控系统将监测设备、治理设备(包含:翻车机底层洒水、翻车机干雾洒水、堆场智能化洒水、大机干雾洒水、雾炮等)等环保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形成智能抑尘控制系统。后台设定颗粒物浓度阈值,当颗粒物浓度超过阈值时,洒水车、雾炮等治理设备自动洒水对该点位进行抑尘处理,提供管理工作效率。
 
  布点原则
  产尘点颗粒物监测设施的布点方式可参考《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技术指南》文件要求:含水率小于6%的物料转运、混合、破碎、筛分,及烧结机尾、球团焙烧设备、高炉矿槽、高炉出铁场、混铁炉、铁水预处理、精炼炉、石灰窑等主要产尘点,在收尘罩或抑尘设施上方设置TSP浓度监测仪,不得有外部风力影响。
  钢铁企业颗粒物污染排放源多、分布广、阵发性强,因此在建设监测治理过程中,要采取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和系统管控相结合的综合控制手段,利用成熟可靠的智能化技术和产品,实现钢铁企业颗粒物污染的智能化监管,提高钢铁企业颗粒物智能化、网络化监管水平。在“双碳”目标下,赋能企业加快升级改造,实现超低排放转型。
  现场案例:

来源:智易时代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