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钢铁行业EPD平台成为环境绩效披露领军者:EPD129份、用户4326人、下载超30000次

2024-07-15 10:21: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樊三彩 报道
特约通讯员 蓝义高 摄影
 
  “钢铁行业EPD平台已经成为环境绩效披露领域的领军者,是国内发布EPD数量最多、最具影响力的环境绩效披露平台。”7月9日,在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期间,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佩璇在介绍钢铁行业EPD平台进展情况时指出。
  自2021年11月启动建设、2022年5月平台上线以来,钢铁行业EPD平台在充分学习借鉴海外EPD平台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打下了一个个里程碑式的成长足迹:2022年11月EPD标签首发;2023年12月第100份EPD发布;截至2024年6月,发布EPD129份(钢铁产品EPD103份、矿石产品EPD21份、空分产品EPD3份、废钢回收服务2份);用户注册数达到4326人、EPD下载使用达30708次……   
  “这些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积累,而是象征着中国钢铁行业在环境影响的透明度和环境责任方面的坚定承诺,更意味着我们共同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体系。”张佩璇表示。
  目前,首钢、太钢的EPD已经获得了韩国SK集团、欧美用户的认可,鞍钢13份EPD报告已经受到宝马、大众、丰田、日产等国际知名汽车制造商的广泛认可。“这些成就不仅展现了中国钢铁行业EPD平台在全球钢铁行业的影响力,也预示着EPD报告将会成为钢铁产品绿色认证的重要标志。”她说道。
  据介绍,为确保平台的科学性和公允性,EPD平台根据ISO14025中III型环境声明的原则和程序,完成了GPI(平台通用规则)1.00到GPI2.00的升级,将PCR模板、数据采集表、LCA/LCI报告模板、验证报告模板、EPD模板等进行标准化。同时,建立了用户注册、业务运行、价格管理、抱怨管理、合同管理、数据安全、宣传推广、平台标识等层面运行制度,认证机构的管理细则、平台数据库的管理制度也将很快发布,促使EPD报告发布流程更加优化,报告质量也更高。
  PCR(产品种类规则)是环境绩效披露中非常关键的技术规范和指导原则。目前,钢铁行业EPD平台已累计发布9份以钢铁为核心的PCR,不仅涉及钢铁行业的普通钢及特殊钢、汽车用特殊钢、建筑用钢及钢结构制品3类,还有上游的天然和加工铁矿石等,以及下游的金属废料回收服务等,完善了钢铁产业链的产品标准。同时,进一步提升用户获取EPD信息的便捷性,还开发出了EPD标签。   
  在适应国际贸易、推动国际采信互认方面,钢协积极推进与日本、意大利、德国、美国等国家EPD平台的沟通交流与相互采信,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还在COP28等重要国际平台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向全球同行分享中国钢铁行业EPD平台积累的经验,促进了国际共识形成。截至今年6月份,EPD平台已成功吸纳22家国内外著名的认证机构,确保了独立验证过程的科学性和统一性。
  今年6月6日,《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2024)》首次公开发布。该蓝皮书真实记录了中国钢铁产品环境绩效现状,分析了不同产品的环境影响情况,并提出了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减排的建议。
  “经过两年多的积累,钢铁行业EPD平台已经成为一个以钢铁行业为核心、打通了钢铁产业链各个环节,满足了上下游用户环境绩效披露需求的平台。同时,EPD平台在其他产业链里也有所涉及,正逐步拓展到其他工业领域。”张佩璇表示。
  目前,在其他行业里也出现了EPD平台。对此,张佩璇呼吁:“EPD平台是公益性的基础设施,一个国家有一个就足够了,各方主动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是EPD平台不可或缺的要素。真诚地期望,各产业链共同参与EPD平台的建设,共享EPD平台的建设成果和经验,共同建立一个能够覆盖所有产业链的、全国统一的环境绩效披露公共服务平台,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她同时提出,要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环境产品声明标准体系,便于国际互认、增强国际贸易话语权,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支撑,共同推动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