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大国经济发展环环相扣,产业链供应链是其中的重要支撑点,在关键时刻绝不能“掉链子”。如何以合谋赢,已成为产业链上下游共同面对的课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作为全球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及上中下游配套协作关系。特别是我国建成了全球最完整、最齐全的现代化钢铁工业体系,具备了完备的钢铁设计、建设、生产、经营、配套能力,形成了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技术自主性较强的产业优势。
这两年,钢铁产业链上下游取得了不少合作成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不可分。钢铁与船舶、核电、建筑、家电行业多次召开供需座谈会,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巩固了上下游行业沟通交流机制,还为钢铁行业打造更具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探索了路径、提供了样板。钢铁行业还积极探索与汽车、工程机械行业开展上下游对接活动,协同解决供需衔接及风险管控问题,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健康稳定发展,成为推动以合谋赢的生动实践。
然而,产业强、产业链弱的问题依然突出。产业链上的部分环节较为薄弱,缺乏竞争力和创新力,制约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融合发展,叠加当前部分国家推行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甚至大搞“脱钩断链”,给钢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带来极大风险。这些都充分说明,只有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合作模式,结成上下游命运共同体,才能实现共赢发展,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
以合谋赢,要固底板。70多年来,中国钢铁行业上下同心,为我国经济稳定运行发挥出“压舱石”作用。长期以来,钢铁行业利润率低于工业平均水平,极大地支撑了下游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同时,下游行业的转型升级也持续推动钢铁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升级。在以强大产能支撑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钢铁行业练就了抵御市场风浪的强大本领,具体表现在“五大方面的10个最”,即拥有最大、最活跃的内需市场,最全、最完整的产业体系,最多、最丰富的人才资源,最新、最先进的技术装备,最快、最及时的客户服务。这是我们的“底板”,是钢铁行业面对全球经济深刻变革的定力所在,也是钢铁行业稳步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基础。钢铁行业与上下游行业要珍惜并巩固合作优势,稳固产业链合作基础,加强协同发展。
以合谋赢,要补短板。短板决定着产业链的韧性。“十四五”以来,中国钢铁产品质量明显提升,多项产品实现全球首发首用,高铁用钢等产品稳步进入世界第一梯队,但仍有一些高端钢种依赖进口,主要集中在特钢领域。钢铁企业要紧紧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用好产业链上下游优势资源,加速构建创新生态圈,与上下游形成合力共同攻克关键技术材料。
钢铁企业要与下游重要用户建立上下游协同攻关机制,打通“需求—研发—生产—应用—改进”的创新链。面对行业前沿技术问题,钢铁企业要建立政、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机制,设立共性课题,从而降低行业共性技术创新成本,不断强化与下游行业的深入合作。
此外,我国资源瓶颈约束依然趋紧,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问题仍突出。虽然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国和消费国,但在铁矿石定价机制上长期缺乏话语权,产业链大部分利润被海外矿商攫取。钢铁产业链各方要携起手来,继续加快推进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工作,在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方面协同发力。
以合谋赢,要促长板。作为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链主”居于产业链核心地位,既是产业链供应链的“领头羊”,又是产业链“长板”的重要载体。钢铁行业目前已经涌现出一批区域性“链主”企业:中国宝武太钢担任山西特钢材料产业链“链主”、陕钢担任陕西钢铁深加工产业链“链主”、晋南钢铁担任山西氢能产业链“链主”、酒钢东兴铝业担任甘肃铝产业链“链主”……这些成为钢铁企业积极建圈强链、推动以合谋赢的缩影。
毋庸置疑,“链主”企业对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掌控力是不可或缺、不能替代的,不仅能促进产业链抱团取暖,还能强化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促进全产业链发展。钢铁行业要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让“链主”企业和“链属”企业、钢铁“链主”企业和上下游“链主”企业加强支撑、畅通合作,提升钢铁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整体地位。
以合谋赢,要锻新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如今的产业链早已不再是“单链”,跨领域合作、各环节融通是重要趋势。
钢铁企业要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重要抓手,抢抓大规模设备更新 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遇,积极对接下游新需求,加快技术创新,打造新产品、培育新产业、形成新优势。钢铁产业链既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又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新赛道、构筑新优势。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钢铁行业要与上下游一道,厘清产业链薄弱和缺失环节,在延长“短链”、连通“断链”、增粗“细链”、加强“弱链”等方向协同发力,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钢铁产业体系,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钢铁场景”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