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刘经纬 报道
“滴——”随着一声清脆的鸣笛,一台满载土石方的无人矿卡驶离装载区域,加入无人矿卡的运输车流,而另一辆卸货返回的空车紧随其后倒入车位……100台无人矿卡正在紧张有序的作业,这是《中国冶金报》记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伊敏露天矿看到的场景。5月15日,全球首个5G-A百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华能睿驰”在这里正式投入编组运营。
图为投运仪式现场
“华能睿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由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携手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国网智慧车联网有限公司等组成的创新联合体共同研发,打造了全球首套零碳无人智能的露天矿运输系统。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该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图为伊敏露天矿无人驾驶矿卡作业现场
图为李树学
华能蒙东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树学在投运仪式上介绍,“华能睿驰”矿卡具备90吨载重能力,最高车速可达到50公里/时,单车综合运输效能达到人工的120%,可在零下40℃极寒环境中连续作业,创下全球无人驾驶电动矿卡领域最大吨位、最快运行速度、最低运行温度三项记录。其首创的分钟级更新、高清众包地图技术,实现了矿区运输全流程自动化,智能换电系统仅需6分钟即可完成一次电池更换,填补了行业空白。
该运输系统采用光伏绿电的用能方式,实现了运输环节零碳运行,百台“华能睿驰”每年可替代柴油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8万吨。同时,作为国内首个取消驾驶室的无人矿卡项目,该系统将人员与装备、恶劣环境隔离,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实现了本质安全。
图为张平安
“这次百台无人电动矿卡集群的投运,不仅是中国5G、云、AI、新能源等技术创新融合的灯塔,也是AI深入行业解难题、做难事的一次创新尝试。”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计算BU CEO张平安介绍,为实现流畅的车云协同,伊敏矿区部署了5G-A网络,对无人驾驶的行车线路进行精准网络覆盖,可实现500Mbps大上行与20毫秒低时延,为无人驾驶矿卡的高清视频回传和云端调度提供了坚实的网络支撑,伊敏露天矿也因此成为全球首个5G-A露天矿。未来,该技术还将在伊敏矿区支持300辆以上的无人驾驶矿卡实现24小时不间断生产,进一步助力矿区安全、高效生产。

图为“华能睿驰”无人驾驶电动矿卡
“无人电动矿卡在伊敏的成功应用,积累了成套的运维经验和人才储备。整套系统基于伊敏露天矿极软岩、富水、风雪周期长等环境因素开发,可适用于国内外绝大多数露天矿山,市场前景广阔。”华能伊敏煤电公司副总经理、伊敏露天矿矿长舒应秋介绍,该矿计划在未来三到五年,陆续将“华能睿驰”的应用扩大到300到500辆的规模,逐步缩减或者替代外围作业量。此外,拟将该成果复制到华能集团沙尔湖矿区,实现内部成果转化。在国际方面,力拓集团曾考察伊敏矿区,淡水河谷、美国铝业等也都有合作的意愿。未来,华能睿驰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同开启矿山绿色智能新时代,引领露天采矿业迈向更加高效、环保、智能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