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直击钢协六届二次理事会】何文波:未来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要抓住三个突破点

2020-07-31 10:59: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徐可可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摄影  

 

  7月31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二次理事(扩大)会议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召开。此次会议以“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主题,在“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替的重要时间节点上,畅谈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聚焦钢铁行业面临的新形势,定位新的创新发展目标和任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在会上指出了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的方向。

  

                    (图为何文波)

  何文波指出,我国钢铁工业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标准、专利、产品和技术开发等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成绩,但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创新短板依然突出。原创性技术成果不足、基础理论产业融通技术研究还有待加强、一些前沿技术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缺失、资源能源限制严重、智能化仍需深入等问题还存在,一批急需的关键高端产品仍需进口。特别是由于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积累下来的深层次矛盾,迫使我国钢铁工业在面对国际技术飞速进步和市场环境深刻变化时,需要更加重视科技进步。这些都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从钢铁大国迈向钢铁强国必须解决的问题。

  何谓钢铁强国,我想就是在数量第一的基础上,进一步体现我们的大国态度和大国责任,从创新上说就是要有能力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科技发展潮流,要有能力研发先进产品保障下游产业发展需求,要有能力保持钢铁工业持续发展能力,要有能力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这是我们这代钢铁人和科技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需要我们以自主可控为战略基点,以绿色化和智能化为核心主题,瞄准关键短板发力,构建创新生态圈,走好科技创新之路。”他说。

  何文波认为,下一步中国钢铁工业科技进步要抓住三个突破点。

  第一,将核心技术攻关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指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最大隐患,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自立更生。 2019 年,我国进口钢材 1230 万吨,占国内钢材消费的比例为1.4%,多数为正常贸易行为,远低于世界钢材进口占消费 24%的平均水平。进口钢材中,仍有约 20%尚未实现自主可控,虽然量只有200多万吨,但多用于国内重点工程、重大装备、国防军工等关键领域,极易受制于人。此外,我国在低碳冶金、近终形制造、智能制造等技术方面仍处于跟随状态,部分核心检测和控制装备仍依赖进口。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钢铁仍将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防腐、耐蚀、成型、焊接等应用技术与钢铁材料发展结合不紧密,限制了钢材应用范围。

  展望未来,钢铁工业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世界钢铁工业的跨越,要从根本上将科技创新“补短板”“强基础”“促提升”统筹推进,既要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钢铁材料和核心技术,又要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还要通过前瞻性、原创性的创新成果提升产品开发、产业升级的先发优势和后续劲头。 下一步,我们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还要瞄准科技前沿,最终实现核心技术的迭代升级与引领。

  第二,将绿色化和智能化作为科技发展的两大主题2019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历史最高的9.96亿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将保持较高水平。在高质量发展理念下,如何保持甚至拓展钢铁工业未来发展的空间,已经是钢铁工业必须面对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绿色化、智能化将是钢铁工业创新发展的两大主题。

  钢铁行业是我国排放工业烟气、消耗资源、产生固废的主要行业之一。根据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的公告”(公告2020年第 33 号)数据显示:2017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 82.31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 143.42 万吨,颗粒物排放量 131.12 万吨,分别占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的 15.56%、22.20%、10.32%。目前,我国钢铁生产仍以传统高炉流程为主,电炉短流程比例不足10%。“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面落实钢铁行业超低排放,但是在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相关技术储备不足、现有技术投资运行成本高昂、忽视非常规污染物等问题。2015 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明确提出,中国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60%-65%。同时,在全球最严格的钢铁环境保护标准倒逼下,我国已经掌握了部分世界领先的节能减排技术。

  面对并存的机遇与挑战,需要钢铁工业顺势而为,力争引领世界钢铁工业绿色发展。一方面,钢铁企业要围绕烟气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节能降耗等重点领域自主 开发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要合理提升电炉短流程比例,研发低碳冶金新技术,拓展节能减排新途径,实现钢铁工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智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发展,对产业发展、分工格局和推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带来重要影响。无论是德国工业 4.0,还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都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制造业未来竞争新优势。但目前我国多数钢铁企业还停留在“两化融合”阶段,生产过程中大数据 等智能化技术未能充分应用,存在重智能硬件基础建设,轻智能系统集成升级,以及企业智能提升动力不足等问题。钢铁工业需要充分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产业革命契机,将智能传感器、第五代移动通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智能化技术融入钢铁制造和运营决策过程 中,全面培育钢铁发展新动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打造我国钢铁行业竞争新优势。

  第三,将创新生态圈建设作为科技发展的切入点钢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拥有了不同类别的创新资源,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创新体系也已基本建成。未来,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以“育主体、建模式、 造环境”为重点,逐步建成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高效配置的创新生态圈。

  一是要培育和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目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不高,创新资源分散,研发整体能力偏弱,需要专业化企业或大型钢铁企业在创新中发挥主体作用,加强科技创新投入,加强企业间、上下游用户、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形成合力,为产业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并通过兼并重组,资本运作等方式提升创新资源集中度,逐步解决创新载体分散,资金、设备、人才等创新资源重复配置问题。

  二是要构建协同创新模式。从创新资源调配角度看,创新生态圈要着力突破单个资源能力限制,推动创新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变。特别是要利用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集中创新资源,高效、有序提升重点钢材产品和产业关键技术的供给和支撑能力。

  三是营造宽松有序的创新环境。建议政府及企业还需要重点在改善政策、法制环境和创新氛围上多下夫。在国家重大工程上,优先选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钢材产品和技术装备,加快成果转化。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防止侵权得利的“劣币驱逐良币”乱象。要不断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和考核机制,赋予科技

  人员更大的创新空间和积极性。要强化标准引领,完善标准体系,按照标准先行的理念,坚持科技研发、标准研制和产业发展一体化推进。既要坚持深挖国有企业创新潜力,又要发挥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快灵专”特点;既要发挥政府集中力量干大事的制度优势,又要发挥社会资本的市场配置作用;既要保证自主创新, 又要坚持开放合作。

  何文波强调,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将继续发挥好政府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坚持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的职责定位,要依靠企业,依 靠会员,努力做好工作,为推动钢铁工业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钢铁作出新贡献。

  一是要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和政策研究,形成核心技术清单和具体措施,作为指导我们行业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二是要组织开展行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与研发。针对一些行业普遍关心的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应用技术基础,通过国家项目集中行业力量和研发资源,重点攻克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协会也计划推 进建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项目,鼓励产业间开展原创和跨学科的自主创新研发,探索行业共性技术协同创新机制。三是要加强技术转移与成果产业化推广工作,建立行业成果项目库,搭建技术转移与孵化平台,推进技术市场的发展。四是要推进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强化行业试点与示范联 盟培育工作,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鼓励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持续创新,引导科技工作者发挥“工匠精神”,建立行业科技工作者和优秀团队表彰制度,在行业内构建积极的创新氛围。

  回顾中国钢铁工业发展,我们当前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创新的道路从来不会是一片坦途,我们必然会面临各种重大挑战。希望全行业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钢铁由大到强转变,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何文波最后表示。

                 

                (图为会议现场)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徐可可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