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中央电视台“3·15”晚会曝光了废旧钢筋黑色产业链。随后,广东揭阳、东莞、潮州等地立即行动,突击检查生产企业,一批企业被查处、不合格产品被查扣、多人被抓。
据悉,目前,广东揭阳已抓获犯罪嫌疑人27名,查封涉嫌生产问题钢材的4处场所,扣押涉嫌问题钢材约5600吨;广东潮州查处涉嫌销售问题钢筋经营单位11家、查扣涉嫌问题钢筋41.7吨。
据中国房地产报3月17日报道,山东济宁多个棚改及新民居项目被指涉嫌使用“瘦身钢筋”。当地一位行业人士爆料:一黑加工点“瘦身钢筋”流入济宁市任城区、兖州区、邹城市多个棚改、安居工程项目。该加工点在济宁已存在4年时间,一般昼伏夜出,把符合施工标准的钢筋从建筑项目或项目指定的钢筋市场拉回车间,经“瘦身”后供项目使用。

位于兖州区新驿镇246省道旁的瘦身钢筋建工点 图源:中房头条
报道还称,这是一条多方参与的闭环利益链条。建筑商送来的是标准尺寸和重量的钢筋,加工方只需要按钢筋长度返还。委托方不但不需要付加工费,反而还能“收贿赂”。小指粗的钢筋伸进拉丝机,从另一头出来的已经变成筷子头那么细。比如将10毫米的钢筋瘦身至9.4毫米,等长钢筋的重量会减少11.64%,1000吨钢筋就会截留116.4吨,这便是老板的“收益”。
3月17日,济宁市建筑钢筋质量联合调查组回应称,目前,调查组正在对线索逐一调查核实,相关问题一经查实、绝不姑息,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专项排查行动,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发生。
早在2011年,住建部就对钢筋质量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2017年,国家质检总局等多部门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钢筋质量监管严惩“瘦身”钢筋等违法行为的通知》。但是,不合规范的“瘦身钢筋”至今依然在市场上屡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