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心系水务,响应政策,改善民生”——中冶京诚助力钢铁废水资源化提质升级

2021-04-23 01:18:00

  今年初,国家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了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的重点领域包括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业农村污水三个方面,并提出要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火电、石化、钢铁、有色、造纸、印染等高耗水行业项目具备使用再生水条件但未有效利用的,要严格控制新增取水许可。
  钢铁行业用水综观
  钢铁行业作为能源、资源密集型的用水大户,水耗占工业总水耗10%左右,废水排放量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4%。近年来,在政策和经济双重影响下,我国钢铁行业废水回用率有较大提高,但从钢铁企业地域分布上看,钢铁行业内水资源保障任务仍然艰巨。
  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为10.65亿吨,废水产生量约为1.6m³/吨,全年共产生废水16亿多吨,一年按照8000小时计算,每小时产生20多万吨废水。从钢铁企业地域分布上看,钢铁集中度高的津冀地区,2020年粗钢产量约为2.5亿吨,而津冀地区属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在此类区域的钢铁工业发展用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节水即治污,治污即开源
  《意见》原文:秉持“节水即治污”的理念,坚持节水优先,强化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将污水资源化利用作为节水开源的重要内容。
  针对钢铁行业,如何落实国家水资源战略,中冶京诚凭借主持编制《钢铁企业节水设计规范》(GB50506)等多项国家标准的技术实力和丰富工程经验,提出了解决方案。在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背景下,钢铁企业内的废水资源化应主要瞄准全厂综合废水(主要包括钢铁企业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生产工序浊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和冷轧、焦化等经单独处理后达标排放的废水)回用。综合废水具有量大而且污染程度轻的特点,水量可达企业新水用量的40%,花不大的成本即可将这些废水资源化利用,可大大提高企业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吨钢新水用量,性价比较高。在2000年以后,钢铁企业综合废水处理项目建设大幅增速,现基本已成为钢铁企业必备设施。2019年,中冶京诚为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了污水处理工程,投产后实现年处理工业废水850万m³,全厂综合废水实现了100%回收、循环使用,改善了企业环境,节省了排污费用,提升了供水安全性,为企业开辟了可靠的“第二水源”。工程凭借出色的技术经济指标,荣获2020年度冶金行业优秀设计一等奖,树立了行业典范。
河南济源钢铁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工程
  关注重点区域,定制解决方案
  《意见》原文:根据本地水资源禀赋、水环境承载力、发展需求和经济技术水平等因素分区分类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差别化措施。
  整体上看,钢铁行业废水回用率指标逐年提升,良性发展,但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性。绝大部分钢铁企业废水回用率都能达到50%以上,缺水地区钢铁企业废水回用率往往达到90%以上。之所以不同企业回用率不同,其实是受工业用水成本的影响较大。对缺水地区的钢铁企业来说,完善废水回用设施可以较大的节省用水开支。以京津冀地区为例,2012年,工业用水就已经接近8元/吨,但如果把综合废水深度处理后回用,成本也就3元-4元/吨。针对水资源匮乏,用水成本高,地方政策严苛,取水定额不足的情况,中冶京诚为企业配备综合废水深度处理与回用设施。2012年,为天津钢铁综合废水处理工程设置了“MF+RO”深度处理设施,2014年又增设了RO浓盐水再利用设施,全厂综合废水经处理后,部分作为天钢生产用水和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部分再经过深度处理后作为一级除盐水供至全厂高品质用水点,水处理过程中剩余的浓缩液通过渣处理全部消纳。
天津钢铁综合废水处理工程
  推进产城融合,补给工业用水
  《意见》原文:以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
  《意见》在指导思想部分提出,城镇污水资源化的利用以工业利用和生态补水为主要途径,正反映了钢铁行业近些年实际在做的产城融合相关工作。2019年我国城镇污水排放量约750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量尚不足100亿立方米。对钢铁行业来说,城市污水/再生水具有水量水质稳定的特性,经适当处理可制备生产新水、软化水、除盐水,是钢铁企业理想的“新水源”。早在2009年,中冶京诚设计的河钢唐钢污水处理中心项目就分别建有两个序列,其中一个序列是处理全厂的综合废水并回用;另一个序列就是将城市污水厂的再生水直接接到厂里,然后经过厂里处理后,作为全厂新水的补充水。钢铁行业利用城市污水/再生水起步并不晚,已在很多地区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
河钢唐钢污水处理中心项目
  加强精细管控,加大多元协同
  《意见》原文: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提高重复利用率。推进园区内企业间用水系统集成优化,实现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地方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
  对标《意见》要求,钢铁行业废水资源化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够精细的地方。十四五期间,中冶京诚将助力钢铁企业以“精细管控+多元协同”为发展方向,全面提升钢铁企业废水资源化水平,“精细管控”以基于水质精准解析的膜污染控制和多级水循环系统的智能管控为关键点,“多元协同”从企业内的废物资源化协同处置、企业间的废水资源化协同和产城间的水资源协同三个维度进行实施,通过升级、优化用水方案,促进钢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钢铁行业最迫切需要改进、升级优化的是如何在生产中科学的把浓盐水有效又经济地消纳掉。这是一个过程性难题,是钢铁企业进一步提高废水回用率的瓶颈。中冶京诚将针对钢铁企业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一企一策制定浓盐水资源化利用方案,为企业建立全厂的盐平衡管控。结合地域和企业具体情况,设计蒸发类末端处置设施、实施RO膜污堵的精准管控或通过微藻人工湿地等低成本高成效的处理方式,拓展区域生态补水资源化路径。
  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园区内企业间废水梯级利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意见》中提出,有条件的工业园区统筹废水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建立企业间点对点用水系统,实现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和分级回用。推进园区内企业间串联用水、分质用水、一水多用和梯级利用。中冶京诚认为,废水资源化利用首先要把各类废水看作一种资源进行管控,并在钢化联产园区内,积极推广将浓盐水进行膜法分离、分质提浓后用作化工生产原料。2019年,中冶京诚联合海外公司完成了钢化园区浓盐水综合利用中试。
钢化园区浓盐水综合利用中试
  《意见》还要求工业企业开展企业用水审计、水效对标和节水改造,推进企业内部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完善工业企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运营管理水平,确保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中冶京诚在2015年便建立了工程数字化中心,以设计为先导,以智能化为目标,为工程注入数字化基因,实现工程建造全生命期信息的数字化交付,通过为钢铁行业注入数字化新动能,助力企业开展工业废水再生利用水质监测评价和用水管理,推动地方和重点用水企业搭建工业废水循环利用智慧管理平台。
  中冶京诚响应政策、关注民生、助力企业发展,多年来以出色的技术赢得政府、社会、企业多方认可,2019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工信部钢铁行业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称号。以发展绿色钢铁为己任,争当杰出社会企业公民,中冶京诚踏实进取,永不停息。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陈灿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