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之美 驰而不息
本报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轧钢车间、在点检班组、在干熄焦班、在酸轧作业区、在智慧工厂、在科技攻关一线、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钢铁行业劳动者的身影总是让我们备受感动。
值此第132个“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我们特向奋战在钢铁战线的劳动者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向钢铁行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的先进集体、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先进模范人物献上祝贺和深深的敬意!
在这些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身上,闪耀着新时代的劳动之美。这份美用大爱、梦想、汗水、责任浇灌而成。读懂他们,就读懂了钢铁力量,读懂了行业使命,也读懂了我们所处的新时代。
从这些劳动者身上,我们感悟信仰之美。从六大行业精神到伟大抗疫精神、北京冬奥精神,再到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等等,我们的信仰旗帜从未缺席,这是引领一代又一代钢铁人勇攀高峰的重要指引。优秀的劳动者,从来都能够将自身抱负与家国责任、企业使命牢牢结合在一起,用炙热的精神信仰激发出磅礴的行动力:首钢冬训中心团队将团队梦想与冬奥梦、中国梦交汇,中国宝武马钢交材工人沈飞以技能报国的初心持续刷新着车轮技术的新高度,山钢日照公司职工赵世龙从一名学徒工蜕变为梦想中的新时代钢铁工人……这一切,都离不开信仰的驱动。个人梦汇入钢铁梦,钢铁梦融入中国梦。信仰之美,凝聚起转型升级之伟力。
从这些劳动者身上,我们礼赞奋斗之美。奋斗之美,朴实有力。观察这些优秀集体和模范人物,他们在家国使命面前,义不容辞;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逆行而上;在科技难题拦路时,不懈攻坚;当生产梗阻出现时,冲锋在前;在自身短板显现时,奋起直追……这样的奋斗者孰能说不美?他们不仅美,而且美得不可方物。他们身上凝聚着钢铁人勇于担当的干劲、顽强拼搏的闯劲、力求卓越的钻劲。在当前形势下,推进中国的钢铁强国事业、落实高质量发展新课题,尤其需要以先进为师、以奋斗为美,鼓励更多的钢铁人以主人翁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身钢铁实践,书写精彩人生。
从这些劳动者身上,我们品读匠心之美。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匠人者,有匠心。的确,倘若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有鞍钢股份线材厂轧钢主操作工、高级技师芦革,从技校毕业却拿下全国技能大赛冠军的“黑马”战绩;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有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兴澄特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研究院院长白云带领团队牵头制定多个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特殊钢领域国际标准;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有中阳钢铁设备处设备管理员岳晓明“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做到底,不改行”的敬业和专注……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匠心之美。在钢铁竞争愈来愈转向高端、绿色、智慧等领域的当下,下好科技创新、科技引领这步“先手棋”尤为关键。钢铁人唯有怀匠心、践匠行,脚踏实地、深入钻研,才能在发展大潮中谋求突破、赢得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优势。
新时代的钢铁行业劳动者,不仅要读懂劳动之美,更需驰而不息地行动。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和不确定,我国经济发展又同时面临多年未见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钢铁行业发展的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我们呼唤新时代劳动者,深入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昂扬奋进的面貌、舍我其谁的担当、改革创新的作为、力促发展的行动,争做钢铁行业发展排头兵,争做最美劳动者!
让我们一起加油!

图为《中国冶金报》五一特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