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太钢:牢记嘱托再出发 接续奋斗谱新篇

2022-06-27 10:15: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申文丽 许青 报道
 
  2017年6月22日、2020年5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分别来到中国宝武太钢集团钢科碳材料公司和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考察调研。几年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激励着太钢人不断开拓进取、奋楫争先,在新时代书写新篇章。
  “我们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胸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融入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确保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打造世界一流伟大企业共同奋斗。”在今年5月12日,宝武举行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暨专题座谈会上,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说道。
图为中国宝武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对“手撕钢”产品进行装运
  攀高创新 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
  风正帆悬,潮头勇立。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进入难得的机遇期。中国宝武太钢集团钢科碳材料公司(下称钢科公司)前瞻发展趋势,抢抓市场机遇,以新材料尖端技术创新为己任,以创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碳纤维产业基地为目标,加速在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道路上激情奔跑。
  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钢科公司时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5年来,钢科公司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自主创新,立志产业报国,产品研发、技术创新捷报频传。
  “回想起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心潮澎湃。”2017年还是首席工程师的杨晗,如今已成长为钢科公司生产工艺部部长。“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在高端碳纤维产业化制备技术开发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初步实现了高端碳纤维产品品种规格多元化、系列化,满足了我国航空航天等领域日益增长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钢科公司时,对钢科公司与科研院所强强联合、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合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5年来,钢科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将先进实验室技术与卓越工程管理理念完美结合,快速实现了高性能碳纤维制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目前,该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及重点用户联合承担省部级科技重大专项18项,有力推动了国产高性能碳纤维的技术进步,为我国碳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钢科公司副书记苗晓回忆起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心情格外激动:“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钢科公司,我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5年来,钢科公司牢记嘱托,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跨越,做到了高端碳纤维品种规格全覆盖,自主知识产权全掌握,持续保障了国家重点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的急迫需求。”苗晓说,2017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钢科公司时,钢科公司二期项目年产500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线尚在建设中。该项目当年建成投产,实现了关键设备的百分之百国产化和核心制备技术的迭代。截至目前,钢科公司已建成3条全流程聚丙烯腈碳纤维生产线,高性能碳纤维年生产能力达到2400吨。先进复合材料项目各工序已陆续进入试生产阶段,碳纤维与复合材料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逐步形成。近年来,依托3个省级创新平台,钢科公司相继开发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强高模型等三大系列13个牌号高性能碳纤维产品,产品质量稳定,在航天、航空、新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满足了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项目材料急需。在举世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上,由钢科公司TG800碳纤维制作的雪车和雪车头盔精彩亮相,圈粉无数。下一步,两条年产2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的生产线和一条柔性试验线即将建成,到“十四五”末,该公司将实现年产6000吨高性能碳纤维,远期将达到万吨产能。
  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人才是第一资源,技术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钢科公司借助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势,积极打造一流的创新平台和优秀的科研技术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钢科公司时明确指出,要强化要素投入和政策配套,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把企业、科研单位特别是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出来,让他们既有科技创新的成就感,又有成果转化收益分享的获得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激发全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碳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钢科公司积极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拟引入战略投资,同步实施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计划,对研发人员和业务骨干实行股权激励,推进员工岗位创新和价值创造。当前,该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将于今年6月底完成。
  5年来,钢科公司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作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引领干部职工把满足国家重大专项和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材料需求的使命任务扛在肩上,大力推进高性能碳纤维应用领域拓展和国产化替代,实现了生产规模由百吨级向千吨级迈进,行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关心关怀化作前行动力,信念信心为新征程壮行。今年,宝武战略迭代升级,太钢2022年—2027年战略规划开始实施。“太钢集团为我们提出的发展目标已经非常清晰,就是要我们做强做优做大,成为世界碳纤维产业引领者。”对于未来的发展,钢科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常春报充满信心。
  千锤百炼 把百炼钢变“绕指柔”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宝武山西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公司(下称精带公司)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每天进厂,走过习近平总书记到过的地方,精带公司首席不锈钢箔材工艺工程师廖席都特别激动。“前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在光亮线这儿给予我们亲切勉励。”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精带公司时,看着全球最薄最宽的不锈钢箔材,称赞道:“手撕钢”是高新技术,你们把百炼钢变成了“绕指柔”,很不简单!习近平总书记的赞许如同春日甘霖,激动人心,催人奋进。
  “‘手撕钢’的问世,将我国不锈钢箔材的制作工艺提高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中国制造提供了高端基础材料,为国际超薄不锈精密带钢发展指引了新的方向。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更是极大地鼓舞了员工的士气,促使我们凝聚更大的力量,共同为解决国家重大领域技术难题做出新的贡献。”精带公司研发中心主任段浩杰说道。
  “在不锈钢领域再接再厉、勇攀高峰。”时隔2年,言犹在耳,谆谆嘱托,重如千钧。“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我们开始重新定位企业发展方向,将研发重点确定为不锈钢材料领域企业已有优势产品和国内短缺、空白产品,根据不同方向,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7个攻关组,其中一个就是为了箔材的薄化。”廖席说。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后的仅仅3个月时间里,他们就将600毫米不锈钢精密箔材的厚度轧到了极限的0.015毫米,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年来,除了“手撕钢”方向外,其他6个小组全都在研发上有了新突破。“2021年5月份,我们实现了0.07毫米超平不锈钢精密带材、无纹理表面不锈钢精密带钢两项新产品全球首发,预计不久之后还会有两三个新产品全球首发。”廖席自豪地说,“我们的薄化、轻量化和高强化产品为更多行业提供了新的不锈钢材料解决方案,开辟了新的应用领域,也不断满足慕名而来的客户的定制需求。以市场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我们有信心和决心,补齐现在已知的被‘卡脖子’不锈钢材料产业链短板,实现更多材料的国产化,进一步促进产业自主可控。”
  如今,太钢可生产厚度从0.015毫米到0.5毫米,宽幅从3毫米到650毫米的不锈钢精密带钢产品,并正在瞄准氢燃料电池、5G手机、柔性显示屏、国产大飞机等新兴领域用钢需求,不断开发培育新产品,高效推进规模化生产。
  太钢“手撕钢”超平、超薄、超硬、超光滑的性能和新的应用领域带动了高端制造原材料的变革。在全力稳固现有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太钢还不断提高在不锈钢精密带材,特别是箔材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一方面,精带公司与国内知名企业合作,拓展精密箔材在重点行业的应用;深耕新能源领域,开发柔性太阳能电池衬底用钢、氢燃料电堆双极板等高端产品;凭借折叠柔性显示屏用系列产品,已与国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5G电子行业无磁新材料的研发正在加速推进。另一方面,在海外市场,精带公司积极稳定现有韩国、巴西、墨西哥等国家的汽车波纹管市场,同步开发印度市场,出口韩国等国家的药芯焊丝用精密带材销量大幅增长;电热管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用产品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
  作为国有科技型企业的优秀代表,精带公司2020年成为国务院国企改革专项工程“科改示范行动”试点企业。该公司对标行业标杆,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在公司治理、选人用人、强化激励约束等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打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企业原有的人才、设备、项目等创新资源基础上,他们成立了研发中心,并通过科技利润分享,使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利益收入相匹配,充分激发科研团队潜能,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段浩杰介绍:“新成立的研发中心聚焦国家使命、市场首发、高端制造方向,组建了3个攻关团队,以项目为载体,通过‘揭榜挂帅’,将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组成创新联合体,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再接再厉、勇攀高峰!”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成为太钢精带公司持续向行业世界难题发起挑战的强大精神动力。通过国家“科改示范行动”试点建设,打造一支自主创新尖兵,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动企业在“十四五”期间实现规模跨越式增长,把宝武太钢精密带钢打造成世界不锈钢特殊精密带钢行业引领者……精带公司每一位成员都信心满满!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