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努力维护行业平稳有序运行 全力保障重点工作稳步推进——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详谈上半年协会重点工作进展

2024-08-08 10:19:00

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记者 徐可可 报道
记者 顾学超 摄影
 
  今年初以来,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出现阶段性失衡,短期内市场快速下行、大幅波动,钢铁行业运行呈现高产量、高成本、高库存、低需求、低价格、低效益的“三高三低”局面。面对行业运行的严峻形势,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主动担当作为,努力维护行业平稳有序运行,全力保障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围绕钢铁行业的热点、难点、痛点问题,上半年钢协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7月31日,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六届八次理事(扩大)会议期间,《中国冶金报》记者专访了钢协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
图为姜维
  关键词一:力促供需平衡
  《中国冶金报》记者:今年以来,钢材市场快速下行,主要原因在于钢铁供给强于需求。在这一背景下,钢协采取了哪些措施引导行业供需平衡,促进效益提升?
  姜维:为有效应对行业下行态势,引导行业供需平衡,钢协采取了两项主要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
  第一项行动是加强行业形势研判,全面反映行业诉求。
  今年初,钢协党委召开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何文波书记组织协会部门以上领导干部,针对行业当前运行的突出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局面,在前期重点企业巡回办公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广泛调研和深度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将会员企业的诉求转化为行业专业意见、将行业专业意见转化为政府的政策选项的工作要求,形成了《促进钢铁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十条政策建议》,并于2月份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13个部委分别报送了《十条政策建议》,将其作为今年钢协年度工作重点,努力跟踪推进。在今年4月钢协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召开的五方会商会上,《十条政策建议》均得到了上级部委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其中,部分建议已被有效吸纳,有的已发布或正着手制定配套政策。
  下一步,钢协将密切跟踪已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政策建议的实施效果,确保发挥预期积极作用;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协同,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方法,争取获得更多方面的认可、支持、采纳、转化。
  同时,今年以来钢铁行业下行态势也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为及时反馈行业运行情况,钢协在做好每月向发改委、工信部直报信息的基础上,加大了向国家有关部委的汇报力度和频次,积极反映行业运行态势及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上半年,先后向中财办、国务院参事室、国务院研究室、发改委(产业司、价格司、运行局、综合司)、工信部(原材料司、运行局)、财政部综合司等国家部委相关司局提供各类专题汇报材料,积极参与发改委和工信部组织的分析例会。上半年累计向各部委司局提供相关汇报材料50余份。此外,通过每月研究分析,形成《行业月度分析报告》,及时印发并提醒会员企业当期应关注的主要问题,受到相关部门和行业企业的高度肯定和赞赏。
  第二项是通过开展“春晓行动”,力促供需动态平衡。3月份以来,钢协在行业积极行动,组织开展了“春晓行动”,通过加强分析研判、开展自律倡议、加强舆论引导、树立优秀典型等工作,对稳定行业运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是发布《认清形势 保持定力 共同维护钢铁行业平稳有序发展》倡议书,从“认清形势,统一思想认识”“凝心聚力,促进有序发展”“保持定力,维护市场稳定”“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坚定信心,谋划生产经营”5个方面发出倡议,呼吁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控生产、降库存,实现供需动态匹配。
  二是召开宣传交流工作委员会专家会议,就加强重自律、稳运行宣传工作进行部署。通过推出评论文章、市场分析、典型企业案例、宏观经济和下游走向解读等专题报道和专家文章,呼吁全行业认清形势、积极应对,凝心聚力实现自律控产降库存。通过中国冶金报社论《自律控产降库存,应对当前市场形势的“良方”》和钢铁龙头企业负责人署名文章,提出应对当前市场要厘清的六个问题,呼吁企业加强自律、协同发展,积极践行“三定三不要”原则,努力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共同维护钢材市场平稳健康有序运行。
  三是组织工作组开展产量、库存、价格、利润研究,明确企业库存水平与销售利润率存在明显相关关系,针对当前企业库存处于历史同期高位,提出尽快降库存是当前行业保效益的首要任务。
  这一系列工作对稳定钢铁行业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行动是短期的、阶段性的。在钢铁消费逐年下降的新常态下,这一轮市场调整不同于以往上升态势下的周期性供需失衡,需要更有力的手段,建立退出通道,控制产能释放,促进供需动态平衡,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二:绿色低碳转型
  《中国冶金报》记者:作为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和消费国,中国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今年以来,在持续推进行业减污降碳,统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钢协做了哪些重点工作?
  姜维:钢协在四个方面发力,持续推进行业减污降碳,统筹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第一,深入推进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公示工作。为加强先进企业的正向引导作用,钢协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高质量推进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升级,持续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公示相关工作;高度关注并跟踪公示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投资情况。截至2024年6月30日,共有140家钢铁企业(包括一家球团企业)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其中,99家钢铁企业完成了全工序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4.59亿吨;40家钢铁企业完成部分工序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粗钢产能约1.42亿吨。目前正在评审中的35家企业(46份公示材料),涉及粗钢产能约0.7亿吨。截至2024年6月底,所有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的企业吨钢平均投资约为466.36元,总体投资已超过2200亿元,完成全过程超低排放改造并公示的企业吨钢新增运维费用83.7元。2024年上半年,钢铁协会受理40家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公示申请;组织专家对评审材料进行形式审查575人次,现场调研复核74人次。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现有约220家电炉炼钢企业,电炉装备数量约为370座。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仅有17家短流程企业26座电炉(其中8家为协会会员单位)完成或部分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公示,涉及炼钢产能约为1524万吨,占比不高,需要按照国家要求,加快超低排放改造进度。
  第二,研究推进中国钢铁绿色转型一揽子计划。
  一是依托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推动行业节能低碳工作。今年3月开始,组织低碳工作委员会专家,在主任委员毛新平院士的带领下,开展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愿景及低碳技术路线图修订,确定了重点围绕技术清单、CBAM应对、低碳排放钢、碳市场、金融赋能低碳转型等内容的修订原则;向全行业征集技术清单,共收到11家单位的38条书面意见;4月和5月两次召开技术路线图修订研讨会,对技术路线图文及技术清单进行了全面修订完善,并在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4年年会上发布,获得行业内外广泛关注。7月9日,在钢铁行业低碳工作推进委员会2024年年会暨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研讨会上,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建设的钢铁低碳服务平台正式发布,将面向行业提供碳核算、资讯和生态服务,促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二是加强国际间节能环保技术交流。与日本铁钢连盟共同组织召开2024年中日节能环保技术专家交流会,围绕双方关注的双碳相关政策及低碳发展路径措施及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极致能效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来自中国宝武、鞍钢、河钢、首钢等39名中方代表及日本制铁、JFE钢铁公司、神户制钢等22名日方代表参会,会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是组织行业节能降耗对标竞赛,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6月7日,在北京召开“2023年度全国重点大型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评审交流会”,共选出9座冠军炉、32座优胜炉、33座创先炉,并进行交流。
  四是开展绿色转型金融研究。今年初,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钢协向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上报了《关于绿色金融支持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建议》。专门成立了钢铁行业绿色转型金融课题组,与人民银行研究局、货币政策委员会、河北省工信厅等多部门进行了研讨交流,并先后调研了北京建龙集团、河钢石钢、湛江钢铁、普阳钢铁、晋南钢铁、津西钢铁、纵横钢铁、首钢股份、首钢京唐等企业,形成了《关于钢铁行业转型金融阶段性调研工作的报告》和有关企业绿色转型及财税金融支持的专题调研报告。
  第三,逐步完善并有序推进行业极致能效工程验收。结合行业极致能效工程工作基础,向发改委反馈《钢铁行业节能提效专项行动(2024-2025)方案》,得到发改委环资司和国家节能中心肯定;组织“部委极致能效工作进展汇报会”,向发改委、工信部汇报2023年极致能效工作进展与2024年重点工作;在行业内组织开展极致能效系列推进及验收活动,在上海召开“高炉喷煤实测热值与实际量对应解决方案”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智慧能源推动极致能效对接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启动会;发布能效标杆示范验收办法及2023版极致能效技术合作伙伴能力清单。在首钢京唐现场评审验收中,组织宝钢、鞍钢、河钢、沙钢等钢铁企业及行业相关单位,参与模拟验收、强化交流学习。探讨编制了《钢铁企业重点工序能效标杆评估规范》《能效标杆示范验收现场核查手册》《现场核查一问一答》,进一步明确了现场验收核查流程。已启动宝武湛江钢铁极致能效现场验收工作。目前极致能效工程得到企业积极响应和参与,并取得阶段性成果。钢协统计数据显示,1-6月份,重点统计的会员企业总能耗、吨钢综合能耗、吨钢可比能耗以及烧结、球团、炼铁、炼钢、轧钢等主要工序能耗均呈下降趋势。其中,烧结工序能耗同比下降0.84%,炼铁工序能耗同比下降0.71%,转炉工序能耗同比下降6.69%,电炉工序能耗同比下降2.6%,总能耗同比下降1.80%,吨钢综合能耗同比下降0.16%,吨钢可比能耗同比下降0.27%,吨钢耗电同比下降0.03%。
  第四,引领钢铁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行业EPD平台。
  一是组织召开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发布暨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编制发布了《钢铁行业EPD平台蓝皮书》,分析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形势,总结平台发展经验,并就重点产品和重点工序的碳排放数据进行了分析。会议还发布了2份钢铁行业PCR和64份EPD报告,并对钢铁行业EPD平台特殊贡献专家、PCR创新贡献专家、EPD开发贡献专家等进行了表彰。
  二是持续推动EPD平台建设。截至6月底,平台注册单位超过4300家,发布EPD报告129份,下载3万余次,招募国际和国内知名第三方机构24家,加强与国际EPD平台和相关机构交流,推动相互采信相互认可,促使平台影响力和权威性进一步提升。
  三是推动低碳排放钢标准编制工作。组织成立了由中国宝武刘颖昊首席担任召集人,产业链企业、科研院校等71名专家组成的编制工作组,召开了编制工作研讨会及数据填报培训会。目前,已完成标准模型建立和标准初稿,并进行了数据测试工作。其中,参与测试单位40余家企业近3.3亿吨产能,数据量是目前国际同类标准中最大的,为标准的权威性奠定了基础。同时,向商务部申报了《钢铁行业EPD平台为钢铁产业链提供规范科学的产品环境绩效数据要素》典型案例。
  关键词三:加强资源保障
  《中国冶金报》记者:资源保障问题是我国钢铁行业长期面临的痛点。在完善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钢协的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
  姜维:上半年,钢协从四个方面发力,在完善铁矿石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维护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钢铁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加快推进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工作。
  一是调研梳理国内重点铁矿项目审批建设进展情况。开展两次国内重点铁矿项目信息调研,组织实施主体企业更新完善铁矿项目审批和建设进展信息,详细、准确地列明项目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梳理汇总国内重点铁矿项目清单,为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委加快推进国内铁矿项目建设工作提供基础支撑。经汇总,目前国内重点铁矿项目由55项调整为63项,铁精矿产能合计达到1.91亿吨。
  二是促进部际协调工作机制持续发挥作用。积极配合发改委产业司组织召开部际协调机制工作会议,研究加快国内重点矿山项目建设工作。5月参与项目协调会,专题讨论了矿山项目建设过程遇到的困难问题,研究提出合理解决举措建议,持续推进国内矿山项目加快开发建设;6月参加了加快国内矿山项目建设工作视频会,总结前期工作情况,部署下步工作。两次会上,钢协通过调研,详细介绍了国内重点铁矿项目总体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约束性政策障碍,提出了有关工作建议,有力推动国内重点铁矿项目的审批和建设。
  三是及时反映国内铁矿资源开发存在的突出问题。针对尾矿库的审批建设这一铁矿项目最突出的“堵点”“难点”问题,配合发改革委产业司,梳理尾矿库审批流程、环节和需要办理的要件。会同冶金矿山协会,专题研究铁矿山尾矿库审批建设,完成《关于国内重点铁矿项目中存在尾矿库问题有关情况的报告》,明确提出了修订“尾矿库数量原则上只减不增”政策等有关工作建议,并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和国家矿山安监局等有关部委。
  第二,强化矿石市场监测,积极反映市场情况和行业诉求。建立并完善与钢铁企业、贸易企业及铁矿石相关单位日常沟通渠道,强化对海外主要矿山生产、发运及特殊事件的监测。针对当前铁矿石港口库存处于高位,但价格仍然居高不下等情况,深入分析国内港口库存、品种、权属结构的变化和铁矿石价格的关系,完成《关于近期铁矿石港口库存及价格的分析报告》,报送有关部门,并提供相关会员单位。利用铁矿石工作委员会平台,分享中矿研究院铁矿石日报、周报和季报等研究成果,促进信息交流共享。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市场和指数异动现象,及时搜集相关信息,提出措施建议,提供给国家有关部门。
  第三,统筹推进废钢资源利用工作。为提高和规范废钢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反映行业诉求,解决废钢回收“第一张票开票难”的问题,2月,钢协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送了《统筹推进废钢资源利用的建议》,就建立部际协调机制、废钢回收企业所得税率核定、废钢加工企业增值税票源等方面提出5条政策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4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反向开票”有关事项的公告》,对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报废产品出售者可由资源回收企业向其开具发票。这一政策规范了资源回收企业行为,降低了虚开发票风险,推动了废钢铁回收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自2023年12月底启动《再生钢铁原料》国家标准修订以来,钢协组织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充分调研企业和市场需求,加快标准修订稿研究,目前已完稿并广泛征求意见,8月将召开审定会。
  第四,积极促成焦煤长协保供降本。今年,钢协进一步优化与煤炭协会“2+4+4”煤钢季度交流机制,加强两个行业间运行情况分析研究与认知,通过钢企与煤矿的直接对话,促进中长期合同行稳致远和钢铁行业采购保供降本。今年上半年国内焦煤产量下降、进口增加,经过协调两个行业龙头企业充分交流与沟通,上半年国内冶金煤中长期合同价格累计下调200元/吨,部分品种实际下调幅度超过200元/吨。
  关键词四:推进科技创新
  《中国冶金报》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钢铁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我们看到,上半年钢协以科技创新为关键抓手,扎实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为行业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了重要贡献。您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进展?
  姜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核心,打造发展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构筑行业新优势。这为钢铁行业技术创新既指明了方向,又明确了方式。今年以来,钢协多措并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扎实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升级。
  第一,支撑国家科技政策研究制定,争取资金政策支持行业科技创新。一是配合工信部开展新材料首批次保险目录调研,促进新材料下游用户应用;参与研究钢铁行业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明确更新方向并提出资金政策支撑诉求;开展2024年原材料工业先进适用低碳技术遴选工作,开展钢铁行业先进适用技术调研工作,推广新技术新工艺。组织行业向生态环境部研究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重大科技创新需求。配合国家发改委组织实施相关重大项目,推荐湖南钢铁等4家单位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经费支持。二是组织行业积极申报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推荐钢研集团等6家单位专利申报。三是推动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建设,起草“关于建设国家钢铁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引领中国钢铁工业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建议”政协提案,并报送科技部等部委,争取国家建立支持钢铁行业低碳共性技术研发的政策。四是组织冶金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跟踪世界低碳技术发展进展和政策动态,按月编制《国际钢铁技术动态》,目前已发布10期,为协会会员单位掌握国际政策、技术动态,科学有序制定低碳发展战略提供参考和支撑。
  第二,组织召开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推进会,启动行业“十五五”技术预测。一是组织召开科技创新工作委员会年会暨钢铁行业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推进会。会议总结了2023年科技创新工作,研讨部署了2024年工作计划,还就高炉煤气精脱硫、稀土耐蚀螺纹钢筋、热轧钢板桩、光伏镀锌铝镁钢边框等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工作进行了总结和研讨,并针对钢渣资源化利用、数字化研发等共性技术协同研发新建议进行路演。在钢协组织下,各项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取得积极进展,如高炉煤气精脱硫投资成本最高降低近50%,热轧钢板桩推广参与企业2023年销售量增加9%。二是正式启动钢铁行业“十五五”技术预测工作,按工序分组成立了技术预测专家组,部署了技术预测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度。同时,受科技部委托,组织行业调研钢铁材料领域2025-2030年关键产品和技术,开展“材料领域2025-2030年前沿技术体系战略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系统谋划“十五五”钢铁行业技术发展方向。
  第三,启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一是召开2024年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联盟年会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启动会。会议正式发布了《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指南》《2023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报告》《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方案》,开启了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工程三年行动。会议重点对指南以及《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进行了宣贯解读,就三年行动方案实施要点及步骤进行细致分解,提出明确行动目标,即到2026年底,实现“四三二一”总体目标,即推广应用40个行业优秀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打造30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数字化车间、20个数字化标杆示范工厂以及5-10家达到“数字化生态引领”、推动数字化转型生态圈建设的企业。二是组织召开“2024年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估启动会”。对2023年数字化转型评估结果进行了解读,针对评估体系进行了宣贯,对指标设计目的、填写要求、参考要点等重点事项进行了现场解答,参会人员还共同探讨了体系完善和指标调整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下一步工作优化建议。三是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专家行”活动。组织行业资深专家,赴普阳钢铁等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及调研,帮助企业从整体规划到生产制造流程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层级的数字化现状进行集中诊断。
  关键词五:钢结构推广
  《中国冶金报》记者:当前,业内已基本形成“钢材消费总量已达峰,总量下降是必然趋势”的共识。为培育钢铁材料新消费场景,钢协提出了以钢结构推广为主的“钢铁材料应用领域拓展计划”。请问今年上半年,钢协在促进钢结构推广应用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姜维:为了加快推广应用钢结构建筑,钢协重点做了三方面工作:
  第一,开展促进钢结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等课题研究。为促进钢结构推广应用和摸清建筑领域用钢需求,钢协牵头组建“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和建筑领域用钢需求调研”工作专班,在系统整理国家及山东、浙江、海南、广西等典型地方推动钢结构住宅发展的政策措施和执行效果情况基础上,先后拜访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广东省住建厅、上海黄浦区建管委等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以及相关企业单位,交流钢结构住宅推广应用进展情况,研究起草《关于促进钢结构推广应用的报告》《关于促进钢结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课题报告,研究形成《关于促进钢结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报告,呈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生态环境部,力争将课题成果转化为国家相关政策。
  第二,开展建筑领域用钢“普查清单”研究。建筑领域用钢“三张清单”工作涉及钢铁、建筑两大产业,任务艰巨,是一项开创性、长期性、连续性工作。上半年,钢协工作专班先后赴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等单位实地调研座谈交流,查阅国家统计局、住建部、水利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体育总局等部门发布的年度数据,以及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民用机场协会等多家行业协会的研究报告,扎实推进各项基础性工作,初步梳理提出了建筑领域各行业含钢最小构件单元,形成全景图“眉目”,起草《关于开展建筑领域用钢需求调查情况的报告》,组织开展房屋住宅、桥梁、铁路、光伏等4个领域钢材消费专题研究。
  第三,打造全产业链无缝对接、协同发展交流合作平台。为促进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5月,钢协与马钢举办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供需对接会。会议聚集钢铁、钢结构、建筑、勘察设计等行业优势企业,围绕产业链热点问题,分组开展“点对点对接暨揭榜挂帅式座谈”,析痛点、解难点、疏堵点,为钢结构建筑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建言献策。积极筹备首届钢结构产业链展览会暨论坛,以解决跨行业供需衔接不畅为重点,打造钢结构全产业链各环节无缝对接、协同发展的交流合作平台。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