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当五星红旗在晨曦中冉冉升起时,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时刻!在此,祝愿我们的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更加幸福安康!同时,向所有为钢铁事业默默奉献的同仁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此时此刻,回顾75年奋斗史,相信每一个钢铁人都无比激动与自豪。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钢铁行业获得长足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从人均粗钢产量不够打一把菜刀,到连续28年雄踞世界第一;从只能冶炼100多个钢种、轧制400多个规格,到如今能生产上天、入地、探海等所用1000多个钢种、4万多个规格的钢材,几乎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全部需求;从初期的跟跑状态,到今天以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特色和钢铁材料、工艺技术的不断突破领跑世界钢铁。
尤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钢铁行业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端产品和技术应用日益广泛,不仅提升了钢铁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更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使生产流程更加优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则有效降低了能耗和排放,推动了行业可持续发展。
此时此刻,回顾75年奋斗史,我们深刻明白:钢铁一直成长在共和国领袖们殷切的目光中,感受着他们的温暖和力量。
从站起来时“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样东西就什么都好办了”的热切期盼,到富起来时“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的谆谆嘱托,再到强起来时“希望企业在科技创新上再接再厉、勇攀高峰,在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方面迈出新的更大步伐”的方向指引……无论何时何地,钢铁人从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从不辜负领袖们的期望。因为钢铁不仅是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还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可以说,75年里,钢铁行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不仅满足了国民经济建设的巨大需求,而且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了尊重。世界钢协总干事埃德温·巴松感慨:“中国钢铁已经干净到了没有任何一个其他国家可以做到的程度。”
此时此刻,回顾75年奋斗史,我们更加缅怀、铭记英雄的钢铁前辈们。
在75年的发展历程中,钢铁行业涌现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英雄事迹。无论是孟泰还是王崇伦,无论是李晏家还是孔利明,无论是雷锋还是郭明义;无论是马万水精神还是李双良精神、曾乐精神,无论是攀枝花精神还是铁山精神;无论是“鞍钢宪法”还是首钢承包制、武钢质量效益型道路、“邯钢经验”……他们都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钢铁精神”“钢铁灵魂”“钢铁文化”,为钢铁行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增添了十足底气。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弘扬这种精神,继续讲好钢铁故事,传承好红色基因。
此时此刻,回顾75年历史,钢铁的辉煌已经用事实证明: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是我们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底气和信心,也是我们应对一切挑战的根本保证。
钢铁的辉煌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钢铁的辉煌也让我们坚定地相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断深化改革、锐意创新,一定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定会跻身钢铁强国,一定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强大的钢铁力量。
今年7月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新的战略判断,新的蓝图擘画,让我们明白:摆在我们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要在新征程上再创新、再改革、再奋斗、再前进。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面对全球经济的深刻变革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必须不断创新思维,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持续发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钢铁引擎。
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于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加快推进钢铁强国建设步伐。
我们必须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树立“钢铁样板”。我们必须紧紧围绕“1231”行业发展目标,扎实工作,奋勇前进,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强、更优质、更绿色的钢铁精品。
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长征中创造新的更大成就!
就让我们在新征程上再奋进,共同书写钢铁行业新的辉煌篇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