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今日热点

着眼未来,中国版“低碳排放钢”标准重磅发布

2024-10-20 17:26:00

  2024年10月18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钢协)组织编制的“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中钢协团体标准在2024绿色发展数智供应链大会上正式发布。标准由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宝武)牵头,产业链44家单位共同参与、百余位行业专家合力完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副书记、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宝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费鹏,中国金属材料流通协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陈雷鸣,欧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吕军,中远海发副总经理俞震,中信泰富特钢集团科技部部长李锋,“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标准召集人、宝武中央研究院刘颖昊技术总监等出席会议并参与发布仪式。
图为发布仪式(人员左起:刘颖昊、李锋、陈雷鸣、姜维、费鹏、俞震、吕军)   
图为刘颖昊介绍标准相关情况
  刘颖昊报告时表示,当前,碳排放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新变量。越来越多的下游用户提出了低碳排放产品的采购要求,国际钢铁同行也在积极推广低碳排放产品品牌。然而,全球范围内低碳排放钢标准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尚未形成统一或互认的标准体系。据统计,全球有几十个机构或企业在研究低碳排放钢标准,包括第三方倡议组织、钢铁企业、金融机构和下游用户等。这种标准的不一致性给钢铁行业及企业带来了诸多困扰。在此背景下,“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标准的发布成为中国钢铁业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实现钢铁可持续发展及低碳转型、满足社会绿色产品供应需求的重要实践。在遵循国际规则的基础上,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标准编制组,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符合中国发展特征及资源能源禀赋的低碳排放钢铁产品评价方法。
  自2022年11月启动以来,历时两年的研究,经多方共同努力,“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标准最终于2024年9月29日通过审定,并于同年10月18日正式发布实施。这一标准的出台,凝聚了钢铁行业内44家企业和机构、逾百位专家的智慧与心血,依托于国内约3.5亿吨左右粗钢产能排放的大规模数据支持,成为了迄今为止全球同类标准中数据最为详尽、信息最为丰富的范本之一。在整个标准的研发过程中,标准编制组与国际主流的低碳排放钢编制相关机构保持了密切的沟通与合作,如国际能源署、负责任钢铁、德国低碳排放钢、落基山研究所等,并在世界贸易组织(WTO)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等多个重要平台上展示了研究成果。此外,在制定标准期间,也积极与下游产业如汽车制造、家用电器及建筑业等领域的代表进行交流,充分听取了终端用户的意见并将合理建议纳入到标准制定过程中,以确保其适用性和前瞻性。
  “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标准基于满足国家双碳战略和《巴黎协定》的目标要求,遵循生命周期评估(LCA)方法论,认可不同减碳工艺的脱碳贡献,并鼓励多种减碳技术的协同发展,设定固定的核算边界以确保数据可比性,可以实现粗钢或热轧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及温室气体排放等级(碳效等级)评价。“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的发布和实施,为钢铁企业发布绿色品牌、低碳排放产品以及下游用户开展绿色采购提供了一套科学且系统的依据,能够助力钢铁及上下游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低碳转型发展。正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姜维在会议致辞时所表示的,标准的正式启动发布,是中国钢铁低碳转型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准将成为链接低碳钢铁与下游行业绿色贸易的重要载体。
  “低碳排放钢评价方法”标准是集中国钢铁行业智慧提出的“中国方案”,不仅是中国钢铁业对于减排承诺的具体体现,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坚定追求,彰显了中国在全球钢铁产业绿色低碳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正在组织制定配套的工作办法,有序开展行业内的评估工作。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张雨恬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微信图片_20240117152632.jp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entons.cn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