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杜笑 报道
康瑞鑫 摄影 中国二十二冶 供图

图为会场
为推广交流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为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引擎、发展新动力,4月8日—9日,以“促进产业协同 创新引领发展”为主题的首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在河北唐山召开。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张成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下称中钢协)副会长夏农;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集团)董事长陈建光等出席会议。
会上,陈建光,唐山市副市长刘浩峰致辞;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王珂,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增军,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张强、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级领导宋向党讲话;夏农、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武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原会长郝际平分别做主旨报告。23家单位代表分享了各自在钢结构建筑领域的创新成果,内容涵盖高性能高效能钢材、部品部件、钢结构加工、钢结构建筑设计、标准、建造、检验检测、房地产等。中钢协规划发展部主任王滨、中国二十二冶科技质量部副部长朱立雷分别主持了上、下午的会议。

图为陈建光

图为刘浩峰

图为王珂

图为翟增军

图为张强

图为宋向党

图为夏农

图为武振

图为郝际平
夏农表示,今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钢结构建筑具有跨度大、强度高、抗震性能优越、空间布局灵活、室内面积增加、装配便捷高效、施工污染减少、节能降碳突出、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很多方面契合“好房子”标准,能够适应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居住的需要。他指出,未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步伐加快,钢结构建筑面临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发展机遇。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今后一定会是我国建筑产业链提质升级的新赛道、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但也要客观面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目前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还存在短板弱项,如缺乏综合成本优势、上下游协同性不强、缺乏产业链龙头企业、钢铁材料标准与住宅设计用钢标准衔接不够紧密、专业人才不足、典型示范项目效果不够明显、政策支持不够具体有力等。
“为推动钢结构建筑高质量发展,国家有关部委正在积极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夏农强调,一是需要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出谋划策、改革创新、攻坚克难,补短板、锻长板,提升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质量和水平,为解决这些问题做出积极贡献。据调研,从钢结构建筑看,虽然已经形成钢材建材、钢结构、建筑设计、施工建造、运行维护等完整产业链,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以钢结构建筑终端产品——房屋出发,组织开展贯穿全产业链的沟通交流合作的活动偏少。钢结构建筑产业链缺少像整车制造企业一样的龙头企业,规范约束、整合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以钢铁材料为例,目前我国60%~70%的建筑钢材通过流通领域进入市场,供需双方不见面,更谈不上提供高质量服务、满足下游企业消费需求。二是推动创新成果应用,激发创新活力,以守正创新、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钢结构建筑特别是钢结构住宅发展瓶颈,引领钢结构建筑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他还特别引用中钢协党委书记何文波说过的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一切有力量、有高度的现代建筑和人工物体,无一不是钢铁的杰作。是钢铁支撑起这个世界,也是钢铁改变了这个世界。”他表示,中钢协将一如既往地做好产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继续与有关方面协作,每年在唐山召开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推广交流会,举办钢铁企业总工程师与建筑设计师峰会,组织“建筑设计师钢铁企业行”活动,在上海举办第二届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展览会暨百企论坛等,加快推进产业融合和协同创新,为建设“好房子”贡献钢铁力量。

图为王滨

图为朱立雷
与会嘉宾还指出,钢结构建筑具有绿色环保、施工周期短、空间利用率高等诸多优势,完全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新发展理念。此次会议是在优化钢结构建筑综合成本、相关新材料产品开发、技术突破、体系优化、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是促进钢铁行业稳定增长、扩大需求的重要举措,对构建钢铁产业协同创新生态圈,推进全产业链低碳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图为中建标协 董超《<钢结构设计标准>适用钢材标准情况及钢材抗力分项系数确定方法改进探讨》

图为宝钢建科 马树新《高强钢结构建筑实践案例分析》

图为钢结构中心 王月栋《耐候钢——建筑钢材升级的绿色解决方案》

图为中国二十二冶 张晓峰《“快·绿·智”中冶钢结构装配式“好房子”的未来建筑公式》

图为无锡同济钢构 殷诗宝《装配式劲性柱-钢梁框架结构的技术与应用》

图为铁木辛柯 景亭《面向建造需求的钢结构精细化设计与性能化设计》

图为香港理工大学 钟国辉《高强钢趋势和应用技术研究(690 & 960兆帕高强鋼在港澳特區的建築工程應用)》

图为首钢建设郭中华《首钢钢结构建筑产业链创新成果》

图为包钢股份 梁正伟《包钢新型稀土钢结构用H型钢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

图为马钢有限 陈辉《材料助力结构优化 创新提升绿色发展——马钢热轧H型钢在钢结构建筑中创新应用》

图为山冶设计 王士奇《异柱格墙内藏型工业化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

图为津西绿建 赵一臣《津西JST体系与模块化技术突破》

图为建谊集团 蒲育强《装配式钢框架-防屈曲钢板剪力墙结构建筑体系》

图为中国二十二冶 于畅《中国二十二冶钢结构数字化应用实践与探索》

图为包钢西创 付国忠《高强度稀土钢在大悬挑钢结构建筑中的应用技术》

图为上海宝冶 吝健全《智能建造助力钢结构高质量发展》

图为中冶钢构 吴春华《连续焊接高肋不锈钢屋面制作与安装技术》

图为中冶赛迪 沈琪雯《新型钢结构技术和材料工艺》

图为中冶京诚 李家富《增强约束钢管混凝土框架—筒体结构体系技术》

图为泰大创新 程俊《超级框架结构体系及相关降本技术》

图为北京首豪集团 徐春宝《绿色围护墙体新体系》

图为新宇彩板 干德琨《钢结构用涂镀钢板的技术成果及应用》

图为迁安商务局 王晓飞《迁安市钢结构产业招商推荐》
以上为23家分享创新成果单位代表
据悉,此次会议由中钢协、唐山市人民政府、中冶集团、装配式钢结构民用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中国二十二冶、河北钢结构行业协会承办,来自钢结构建筑产业链上下游相关领域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及施工企业等的代表约500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