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赵萍 摄影报道

图为会场
4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在京召开一季度部分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钢协党委常委、副会长唐祖君出席会议并做总结讲话,钢协副秘书长兼产业运行部主任陈玉千主持会议并介绍了一季度行业运行情况。钢协副秘书长兼市场调研部主任石洪卫、副秘书长兼科技环保部主任冯超、副秘书长赵金奎以及信息统计部主任刁力和规划发展部主任王滨出席会议并就与会企业关心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会上,中国宝武、鞍钢集团等17家重点钢企相关负责人交流了一季度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介绍了落实“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有关情况,分析讨论了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分享了为应对当前行业发展形势所采取的措施,同时对下一步行业形势进行了分析判断,并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会议认为,今年一季度,钢铁企业克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的挑战,积极践行自律控产,经营效益普遍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改善,绝大多数企业实现了“开门红”。但3月份个别企业在经营形势有所好转时又加大了生产力度,给接下来的行业运行带来一定压力。
对于后市,与会企业认为,在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的关税战等因素的扰动下,全球贸易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叠加钢铁贸易救济调查案件的增加,我国钢材出口尤其是间接出口面临较大挑战,国内供需矛盾或进一步加剧。同时建议国家和地方尽早尽快落地粗钢产量调控政策促进供需平衡,加强行业自律协同,积极落实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抵制“内卷式”恶性竞争。
唐祖君在总结讲话中分析了当前行业发展形势。他指出,钢铁行业一季度经营形势较好,经济效益同比实现较大幅改善,这一改善是行业自律控产共同努力的结果,不能有任何松懈,接下来行业发展之路仍较为困难,钢铁行业仍面临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可能前所未有,更要客观冷静研判市场变化,共同维护好市场稳定。
唐祖君指出,从外部形势看,美国、欧洲国家将钢铁行业视为维护经济主权和国防安全的核心领域,对钢铁产业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关税战、贸易战会影响世界钢铁工业格局变化。同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两个主角——中美之间的博弈是长期持久全面的,形势错综复杂,不确定性增加,影响可能会逐步升级扩大,钢企必须加强对市场变化的研判,顺势而为。
从内部形势看,国内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今年国内下游用钢行业需求或仍小幅下滑。尽管今年一季度钢企总体经营出现大幅改善,但这是建立在去年基数较低的基础上。当前,行业总体效益仍处于近年偏低水平,行业销售利润率仍远低于工业平均水平。因此,钢企仍须整体把握好生产节奏,落实好限产政策,避免供需矛盾的恶化。
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唐祖君认为,要坚持稳价格、降成本、增效益、促转型,扎实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钢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要体现在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率,更要体现在高效益上。没有效益,转型升级就没有支撑,行业就不会有竞争力,不会有未来。
首先,稳价格是稳运行的关键因素。他透露,钢协今年将积极贯彻落实《意见》,破除“内卷式”恶性竞争,把稳价格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建议钢企成立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价格治理机制领导小组,将完善价格治理机制作为应对当前形势挑战、提高经济效益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举措。价格治理要标本兼治,还要积极研究推进建立产能治理新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供需失衡的局面。
降成本是稳运行的基础。他介绍,通过近期钢协对钢铁行业成本的调研,发现行业降本仍有发展潜力。因此,面对钢材价格走低、利润空间压缩的情况,钢企要继续坚持对标挖潜的优良传统,眼睛向内看,练好基本功,推动成本管控精细化、系统化。
增效益是稳运行的核心。当前,钢铁行业正处于深度调整期,钢企要充分认识到行业调整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继续坚定不移落实“三定三不要”经营原则,切切实实提高效益,增加抵御行业下行期的抗风险能力。
最后,促转型是稳运行的保障。他指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钢铁产业体系庞大,市场空间大、潜力足,目前在转型道路上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部分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要继续坚定不移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
唐祖君最后强调,钢铁材料不可替代,钢铁工业不可或缺,发展成就不可磨灭,问题挑战不可忽视,转型升级不可动摇,发展前景不可限量,钢铁企业要充满信心、迎难而上,加快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

图为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