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冶金报 中国钢铁新闻网
通讯员 张俊 李龙梅 报道
近日,中国宝武新钢集团技术中心基层班组职工自己动手,用几十元解决了上万元的采购修复问题的故事,吸引了该公司基层大量关注。
将时间的指针拨回至故事的开端,6月上旬一天,该中心炼钢快分系统3号机器人机械手示教器与控制柜连接器接头使用过程中因故断开,导致钢二区与9号、10号高炉所有样品加工区域机械手停止工作,样品需人工取出,离线加工再送入仪器进行分析,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
时间就是效益。该中心炼钢化验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边向原检作业区借用备用机的示教器,一边与厂家工程师联系。厂家在得知实情后,反馈需更换整个示教器,加急发货至少需要3天时间。由于设备已超出维保期,示教器价格不菲,网上最低也要12000多元。显然,这笔账不划算。
为了省下费用、跟上生产节奏,班组长龙祥一声号召,全班开始总动员。该班技术尖子们立刻分头行动:有的扎进资料堆里“挖宝”,有的变身“淘宝达人”精挑细选。多方比较后,他们果断网购了关键的镀金插针和专用压线钳。材料一到手,真正的“侦探”工作开始了。大家围着控制柜,用上了“排列组合”的办法挨个接口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两天过后,困扰多时的机器人机械手“握手”难题就被解决了——控制柜和示教器终于成功“对上暗号”,机械臂又灵活地舞动起来了。
“这真是大姑娘坐轿头一回啊!”龙祥脸上笑开了花,“大伙儿拧成一股绳,这‘硬骨头’啃得漂亮,紧张是真紧张,可这成就感倍儿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