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王胜刚团队在纳米晶304不锈钢板材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通过深度轧制技术制备的纳米晶304不锈钢板材首次实现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能的同步提升,为块体纳米金属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扫除关键障碍。
自20世纪80年代纳米材料的概念提出以来,纳米粉体和薄膜材料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应力与腐蚀交互作用导致纳米/超微晶金属结构材料在服役过程中力学和耐腐蚀性能难以同时提高成为纳米/超微晶金属结构材料难以产业化的关键因素。该团队通过控制轧制总形变量、每道次形变量和轧制温度,获得无马氏体和微观组织结构均匀的纳米晶304不锈钢板材,成为降低应力与腐蚀交互作用对其力学和耐腐蚀性能负面影响、提高力学和耐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与普通304不锈钢(TPC-304)相比,该不锈钢板材抗高温氧化、耐腐蚀和应变疲劳性能有所提高。
这一突破不仅解决了传统纳米材料力学与腐蚀性能难以兼顾的难题,其价电子结构理论还为材料科学提供了新研究范式。该技术已具备产业化条件,有望推动下游相关领域装备的轻量化、长寿化、绿色化发展。 (谢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