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新材料前沿

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看太钢电气非晶新材料产品研发如何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9-11-20 09:52:00

  本报通讯员 李青

  日前,太钢电气公司(以下简称太钢电气)自主研制生产的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带材顺利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供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和某外资品牌电动汽车电路元器件使用。
  随着全球非晶材料的产业化热潮,中国已成为研究非晶合金材料最多、生产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非晶合金是近30年出现的新型微观组织结构的金属功能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磁性、耐蚀性、耐磨性和良好的韧性。2011年,太钢电气按照太钢集团多元发展和向高精尖技术领域转型的战略部署,开始涉足非晶材料的研究开发,并于当年底投资建成了以生产铁基非晶、铁基纳米晶带材为主的百吨级重力制带试验线。
  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实践,通过追加投资,2014年,太钢电气建成了国际先进的真空冶炼、压力喷带、在线检测与自动卷取全套生产线,拥有了可靠的程序化热处理设备及先进的磁性能检测系统。2016年,该产线正式投产,生产的非晶超薄带系列产品被广泛用于制作逆变电源电感器、电流/电压互感器等电子元件的磁芯。
  加大市场调研力度 瞄准高端产品市场
  高端产品历来是市场竞争的制胜利器。对太钢电气来说,非晶软磁材料属于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全新领域,其生产制造过程与传统业务完全不同,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在这样的背景下,太钢电气举全员之力,充分整合内部资源,借助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平台研发力量,凭借多年来在合金冶炼和硅钢等磁性材料方面的技术沉淀,联合山西省内多所高校,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逐步攻克了非晶合金组分设计、关键工艺控制、设备设施改进、材料性能提升等诸多难题,为推动新型非晶超薄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对非晶材料的一无所知到组成专业的营销团队,太钢电气始终贯彻“全员营销”和“技术营销”理念,负责非晶项目的经理、厂长、营销员、技术员通过网络检索、电话沟通、实地走访、引进优秀下游企业进驻等方式,多渠道掌握信息,全方位拓展市场。
  在这期间,他们发现,随着汽车行业向新能源、智能化方向发展,非晶带材将是电动汽车、智能电器、手机无线充电等产品的首选材料。于是,在摸清市场脉络和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太钢电气最终瞄准非晶高端市场全力挺进,尤其是在环保节能、新能源汽车领域下足了功夫。
  目前,采用太钢电气非晶超薄带产品制造的互感器、共模电感、电抗器等电力电子元器件,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电源、家用电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电力电气等领域。
  加快新品研发步伐 力促装备升级换挡
  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是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和动力源泉。为满足高端产品市场使用要求,实现非晶超薄带国产化,太钢电气通过承担山西省政府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项目、加强与高校合作、成立内部研发团队等方式,自主开发了高品质抗直流系列非晶超薄带产品及相关生产工艺技术,通过合理设计非晶组分、精准控制微量元素等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常规非晶材料性能提升缓慢的难题,突破了高端非晶材料研发的瓶颈,形成了以1K107为基础,以107NC~107N5C为特色的抗直流产品系列。
  目前,太钢电气可生产的非晶超薄带产品厚度覆盖0.018毫米~0.026毫米,宽度覆盖2毫米~55毫米等规格。其中,抗直流产品解决了高饱和磁感下磁导率快速衰减的技术难题,磁导率线性段内的变化率小于10%,满足了智能电表和新能源汽车充电等高端领域的特殊要求,成功用于制造国内某知名自主品牌和某外资品牌电动汽车电路元器件。
  产品质量是赢得客户和市场的靓丽名片。为进一步提升非晶产品质量稳定性,太钢电气自主开发了高洁净度、低成本的纳米晶母液熔炼技术。与常规的非真空感应炉熔炼母液+真空炉重熔的两步法工艺相比,太钢电气采用BOF(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RH熔炼母合金+真空感应炉一步法熔炼纳米晶母液,显著提高了母液洁净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其中杂质元素含量由传统工艺的800ppm(百万分之一)降低至180ppm,合金生产成本降低400元/吨。同时,太钢电气采用非晶极薄带高效浇注技术,在常规浇注模式的基础上,通过采取滤渣式流钢槽、滤网式中间包和全自动稳流浇注等技术,解决了超薄带浇注过程喷嘴堵塞率高、带材厚度不均匀和韧性差等问题,成材率大幅度提高,实现了超薄带的高效化生产。
  此外,为拓展太钢非晶合金带材及磁芯在汽车行业的应用市场,太钢电气结合自身实际,按照《汽车生产件及相关服务件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非晶超薄带及其相关产品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太钢电气在非晶超薄带的品种开发和生产运营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完成了“十二五”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非晶、纳米晶带材及制品研发”的验收工作,“铁基非晶纳米专用中间合金及其冶炼方法”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承担了2018年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抗直流铁基纳米晶软磁合金材料的关键工艺技术研究”,“高品质纳米晶极薄带关键技术开发与产品应用”获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下一步,太钢电气将继续瞄准非晶产业前沿技术,全力发展非晶产业。
  《中国冶金报》(2019年11月20日 03版三版)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