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新材料前沿

以钒定钢 不同凡响
——河钢承钢钒钛产业创新发展侧记

2021-01-20 08:54:00

  本报通讯员 田海霞 实习记者 马国君
  “钒铝合金产销量同比增长55%;高纯氧化钒月度销量环比增长100%;增材制造打印成品超过177件;钒储能示范项目落地并实现稳定运行……”1月12日,提起2020年河钢承钢钒钛产业取得的可喜业绩,河钢承钢钒钛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李兰杰如数家珍般和《中国冶金报》记者娓娓道来。
  2020年初以来,河钢承钢按照“以钒定钢”定位,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推进产销研用一体化进程,促进了钒铝合金、高纯氧化钒等一批高端产品提质增量,实现了钒储能示范项目、钛合金粉末示范项目等一批蕴含高精尖技术项目的落地,积极打造高端钒钛新材料产业基地,向着高质量发展大步迈进。
  “质”与“量”双双突破
  2020年12月22日16时30分,在河钢承钢钒铁作业区钒铝组,36岁的技术工人徐峰正在进行钒铝合金出炉操作。只见他将表层废渣清除后,取出饼状的钒铝块,进行破碎处理,闪烁着银白色光芒的钒铝合金终于露出了“真容”。
  徐峰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2020年以来,为了优化高端产品结构,实现钒铝合金提质增量,我们创新‘炉外法’冶炼工艺,优化生产流程,使钒铝合金成分稳定、无氧化面。目前,钒铝合金成品质量已经达到了医用级别,并实现直供终端用户。”
  此前,河钢承钢发挥技术研发优势,将电硅热法与电铝热法两种钒铁生产工艺通过技术集成与自动化控制,在同一场地实施一体化设计,建成了世界上单体最大的钒铁清洁生产线。技术人员将电铝热法冶炼产生的含钒废料通过硅热法冶炼回收,提高了钒收得率,全程无废水排放。
  李兰杰告诉《中国冶金报》记者:“2020年,河钢承钢在具备国标全系列钒铝合金生产能力,完全满足民用、军工领域使用需求的基础上,集结钒钛技术人员成立攻关小微团队,制订高效措施,加快推进钒铝合金设备和工艺优化,并通过优化混料工序,降低合金锭破损率、粉末率,使产品成分命中率和成品合格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钒铝合金产量由月产2吨提升至月产5吨水平,实现了质与量的新突破。”
  “产”与“销”屡创新高
  在《中国冶金报》记者采访中,河钢承钢钒钛营销人员李嘉辰兴高采烈地介绍:“2020年,99.6%高纯氧化钒销量大幅增长,全部直供环保涂料制造终端!”
  2020年以来,河钢承钢整合钒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力量,持续推进产销研用一体化进程,提升为终端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定制化产品赢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2020年,河钢承钢加大高纯氧化钒市场拓展力度,持续加大产品推介力度,新增高端客户数家,并实现批量供应。目前,该公司高纯氧化钒长期用于制造催化剂、无机颜料、航空材料等,畅销国内国际市场,销量屡创新高。
  高纯氧化钒的市场一片大好,却令产线压力山大。负责高纯氧化钒产线的河钢承钢钒钛技术专家祁健介绍说:“我们持续优化工艺,释放产线潜能。2020年产量同比增长显著,但仍在奋力完成客户持续增加的订单份额。”
  河钢承钢生产的化工级99.5%高纯氧化钒、能源级99.9%高纯氧化钒凭借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能够同时满足航空航天、新能源、环保、光学材料、催化剂及食品级高端颜料等多个领域需求。这些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才出现了河钢承钢产线开足马力满足高端客户加单,产销纪录屡创新高的火热局面。
  “速”与“效”并驾齐驱
  高纯氧化钒生产线从自研发设计、项目建设到产品量产,仅用时8个月;钒储能示范工程自建设到项目投用,用时5个月;河钢承钢增材制造服务示范中心从建成投用到打印出首批航天钛合金产品,仅用了4个月……这就是河钢承钢速度。
  “钒钛产业不同于传统冶金工业的只需材料成分或外形改变就成就一件新产品,而是需要繁复枯燥的技术开发、颠覆传统的工艺创新、锲而不舍地流程再造,才能实现一个项目的贯通投用,实现新产品的研发成功。”李兰杰形象的描述,刷新了记者对钒钛新材料开发的认识。
  2020年以来,河钢承钢依托钒钛研发中心,发挥河北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钒钛新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河北省钒钛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国家级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创新平台作用,持续致力于钒钛新材料短流程、低成本、高效率、清洁化生产工艺的研究,开辟了高纯氧化钒绿色化制造的先河,实现了河北承德首个钒储能示范项目投用,创建了河北承德首个钛合金粉末示范产线,为延伸钒钛新材料应用和高端制造产业链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河钢承钢坚持持续提高高端产品创效能力。李兰杰告诉记者:“创新是为了更好地创效,我们高纯氧化钒产品每吨可增效1.5万元以上;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实现了光伏发电、钒电池储能经设备转化为直流和交流电,应用于产业园区避峰就谷照明,节能效果显著;钛合金粉末产品将直接用于增材制造中心,极大地降低增材制造成本。”
  不仅如此,河钢承钢投运的世界首条亚熔盐清洁示范产线经过优化工艺流程,实现了工业园区的钒泥再利用,吨钒成本降低超50%,产成品每吨实现降本增效4万余元。
  《中国冶金报》(2021年1月20日 03版三版)

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

编辑:宋玉铮

版权说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电话:010—010-64411649
品牌联盟
  • 燃烧装置2.gif
  • 湖南华菱集团.jpg
  • 山东钢铁集团.jpg
  • 1_看图王.png
  • W020190430461031429831.jpg
  • 首钢.jpg
  •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logo1.jpg
  • W020130618825601874406.jpg
  • W020130618825602778336.jpg
  • W020130618825603702632.jpg
  • W020130618825617201098.jpg
  • W020130618825606679805.jpg
  • W020130618825607505186.jpg
  • brand04.png
  • brand06.png
  • brand05.png
  • brand03.png
  • brand02.png
  • brand01.png
    read_image.gif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010)64442120/(010)64442123 传真:(010)64411645 电子邮箱:csteelnews@126.com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010-58137252 13501065895 Email:guisheng.yang@dachenglaw.com

    中国钢铁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京ICP备07016269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3228